《藝苑名人傳》:偉大的畫家、建築師拉斐爾的一生(12)

喬治‧瓦薩里(Giorgio Vasari)著 嘉蓮譯
拉斐爾,《嘉拉提亞的凱旋》(The Triumph of Galatea)局部,濕壁畫,約1512年作,295×224 cm,羅馬法爾內塞別墅嘉拉提亞敞廊。(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392
【字號】    

(接前文

普賽克敞廊的「諸神大會」

拉斐爾是個非常多情的人。當密友阿戈斯蒂諾‧基吉(Agostino Chigi,註1)委託他為府邸的第一敞廊作畫時,拉斐爾出於對情人的眷戀,沒能太專注於創作。阿戈斯蒂諾為此費盡周章,才使作品得以完成。拉斐爾為這項創作繪製了所有草圖,並親手為壁畫中的許多人物著色。

在天頂上,他描繪了「天神大會」(Council of the Gods in Heaven),從諸神造型中可以看到許多衣飾和線條臨摹了古典藝術,格調優美,畫工超群。他以相同樣式繪製了「普賽克的婚禮」(Marriage of Psyche),朱庇特(Jove)麾下群臣在列,美惠三女神在席間撒下鮮花。(註2)

拉斐爾及工作室,《諸神大會》(The Council of Gods),1517—1518年作,濕壁畫,羅馬法爾內塞別墅。(公有領域)

在一面面拱肩牆(拱頂側牆)上,他繪製了許多場景,其中一幅是持長笛的墨丘利(Mercury),飛翔的身姿宛如從天而降;另一面牆上,帶著天神威嚴的朱庇特親吻著伽倪墨得斯(Ganymede,註3);更低處是維納斯的金車、美惠三女神,以及將普賽克帶向天界的墨丘利;其它側牆上還有出自詩篇的許多場景。

在拱肩牆之間,拱門上方的一個個球面三角形中,畫家用前縮透視法描繪了許多形象美好無雙的嬰孩,他們持各式神器在空中飛旋:朱庇特的雷霆閃電,瑪爾斯的頭盔、利劍和盾牌,伏爾甘的大錘,赫丘利的木棒和獅皮,墨丘利的神杖,潘神的煙斗,還有維爾圖努斯的耙子。(註4)所有這些形象都有匹配其特徵的動物相伴;整件作品如詩如畫,美不勝收。

在這些場景周圍,他讓喬凡尼‧達‧烏迪內畫上編織成束的琳瑯滿目的花卉、綠葉和果實作為邊框,可謂盡善盡美。

拉斐爾為基吉家的馬厩作了建築設計,又在人民聖母教堂(S. Maria del Popolo)內,為前面提到的阿戈斯蒂諾設計了禮拜堂。在那裡,除繪畫外,他還安設了一座令人歎為觀止的陵墓,委託佛羅倫薩雕塑家洛倫澤托(Lorenzetto)創作了兩尊人像——如今還藏於他在羅馬的馬切羅‧德‧科爾比(Macello de’ Corbi)的府邸。但在拉斐爾過世後不久,阿戈斯蒂諾相繼去世,於是這項工作就交給了塞巴斯蒂安諾‧威尼齊亞諾(Sebastiano Viniziano)。

拉斐爾,《嘉拉提亞的凱旋》(The Triumph of Galatea),濕壁畫,約1512年作,295×224 cm,羅馬法爾內塞別墅嘉拉提亞敞廊。(公有領域)

之前拉斐爾已達到如此崇高的地位,良十世命他在上層的大禮堂(Great Hall)工作,他開始著手,在那裡繪製了組畫「君士坦丁的勝利」(Victories of Constantine)。

拉斐爾工作室,《十字架顯聖》(Vision of the Cross),濕壁畫,梵蒂岡使徒宮之「君士坦丁廳」。(公有領域)
拉斐爾工作室,《君士坦丁獻土》(Donation of Constantine),濕壁畫,梵蒂岡使徒宮之「君士坦丁廳」。(公有領域)

拉斐爾掛毯與底稿

與此同時,教宗還想用金線和絲絨線編製一些富麗堂皇的掛毯,於是拉斐爾依照精確的形象與尺寸親手畫出所有底稿,並為之上色,這些圖稿送到佛蘭德斯編織,掛毯完成後又被帶回了羅馬。

拉斐爾,《捕魚奇蹟》(The Miraculous Draught of Fishes),存世的七幅「使徒行傳」織錦掛毯圖稿之一,倫敦維多利亞艾伯特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拉斐爾設計的織錦掛毯之一《捕魚奇蹟》(The Miraculous Draught of Fishes),梵蒂岡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這些作品完成得極其出色,無論誰看到都不由驚歎,想知道人物的鬚髮怎麼可能編織得如此細緻、僅用絲線就營造出肌膚的柔軟;且掛毯中的動物、水景和建築都彷彿不是織機所製,而是真正用畫筆繪成,與其說這是人類的藝術作品,真不如說是一樁奇蹟。此項創作花費了7萬克朗,至今保存在教宗禮拜堂(註5)。(待續)

拉斐爾,《聖彼得治癒跛足》(The Healing of the Lame Man),掛毯圖稿,倫敦維多利亞艾伯特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譯註:
【註1】錫耶納富家子弟,羅馬銀行家,藝術贊助人,其府邸即羅馬的法爾內塞別墅(Villa Farnesina)。
【註2】丘比特愛上了國王的女兒普賽克,卻不能讓她看到面容,於是只在晚上來與她相會。普賽克歷經艱難考驗,眾神之王朱庇特賜予她永生,並允許她與丘比特成婚。拉斐爾將普賽克故事的結局描繪在拱頂的兩幅寬幅畫中,宛如花環間的掛毯,人物群像似古代浮雕一般展開,從而避免了為在天頂表現天庭幻境而使用極度的「前縮透視」。右側畫面描繪諸神大會:朱庇特決定接納普賽克進入神界,墨丘利遞給她不老藥;左側畫面描繪婚禮慶典。
【註3】希臘神話中年少貌美的特洛伊王子,被宙斯(羅馬神話中為朱庇特)劫掠到天上做諸神的侍酒官。
【註4】瑪爾斯,戰神;伏爾甘,火與工匠之神;赫丘利,羅馬英雄,融入了希臘神話中赫拉克勒斯的形象;墨丘利,飛行速度極快的眾神信使;潘(又譯潘恩),半人半獸的牧神;維爾圖努斯,四季更替與植物生長之神。
【註5】即西斯廷禮拜堂。

原文Life of Raffaello Da Urbino, Painter and Architect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點閱【《藝苑名人傳》:偉大的畫家、建築師拉斐爾的一生】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806 年,約翰‧卡羅爾(John Carroll)成為美國第一位天主教主教。他的家族在美國建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卡羅爾還親眼目睹了新國家第一座大教堂的開工。這座教堂是美國早期傑出建築師本傑明‧亨利‧拉特羅布(Benjamin Henry Latrobe)偉大的傑作之一,如今稱為巴爾的摩大教堂(Baltimore Basilica)。
  • 杜倫大教堂(或譯達勒姆座堂,Durham Cathedral)位在英格蘭東北方,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座大教堂是著名的諾曼式建築(Norman architecture),由法國諾曼人在11、12世紀時建造的英格蘭羅馬式風格(English Romanesque style)。
  • 威爾第(Verdi)的歌劇作品《馬克白》(Macbeth),於2007年薩翁林納歌劇節(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領域)
    隨著美國革命的消息傳遍歐洲各地,訴求個人自由或民族主義的思潮,衝擊著社會各個領域,連藝術界也不例外。古典音樂從上一個時代的形式規範過渡到充滿無限可能的浪漫主義時期(1830—1900年)。歌劇,尤其體現當代潮流。
  • 韓德爾創作了許多著名的歌劇,而《阿里歐唐德》(Ariodante)或許是他最歷久不衰的傑作,展現他豐富的音樂表達結合戲劇性敘事的能力。
  • 美國在製作絎縫被(quilt)方面有悠久傳統,但絎縫藝術可以追溯到歐洲和亞洲的中世紀。英文「quilt」一詞最早出現於13世紀,與拉丁文「culcita」(意為「墊子」)有關;當時製作絎縫被是為了基本生活所需、慶祝特定人生大事、彰顯針線技藝,以及作為政治宣傳。
  • 洗手壺(aquamanile)是中世紀歐洲社會的常備用品。aquamanile源自拉丁語aqua和manus,分別為「水」與「手」之意。洗手壺在宗教和世俗場合都會用到,神父在做禮拜時會用它倒水洗手;貴族和富商在宴會上也會擺放華麗的洗手壺給客人洗手。
  • 欣賞漢普頓宮廷仕女八幅肖像系列(Hampton Court Beauties),震撼於那融合美麗、端莊、高貴、內斂與莊重的畫作之餘,可能會以為這些畫作來自一位18世紀中後期的藝術家。然而,這些肖像畫卻是在更早一個世紀之前由戈弗雷‧內勒爵士(Sir Godfrey Kneller,1646─1723年)創作的。他是一位德裔英國畫家,公認是英國最傑出的巴洛克肖像畫家。
  • 很多人會在一月份做年度計劃。每年我都會擬定兩個大的創新方案,我會按季節規劃:春夏兩季照料我的果菜園;秋冬兩季學習一項藝術或手藝,今年是學女裝裁縫。
  • 捷克共和國的捷克克魯姆洛夫鎮(Cesky Krumlov),距捷克、奧地利、德國三國交界處不到50英里,是該地區建築遺產的傑出代表。小鎮歷史文化中心的街道布局和許多普通建築,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了;更大型的建築,包括兩座宏偉的修道院在內,更為小鎮增添了美感和歷史氣息。
  • 克拉約瓦藝術博物館(Craiova Art Museum)是羅馬尼亞的[ascii]著[/ascii]名景點,收藏著該國一些最重要、最精美的繪畫和雕塑,時間跨度從中世紀到現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