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500彩票网 - App Store

奧運漫談:神賜予的榮耀 橄欖的傳說

文/章閣
橄欖樹上的橄欖受到大量日曬和害蟲攻擊,為了保護自己,裝備了強大的抗氧化物質。(Shutterstock)
橄欖枝象徵神賜的榮耀。(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1192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在古希臘藝術中,女神手持橄欖枝,頗為常見。在古代奧運會中,為賽會的優勝者加冕的橄欖冠,被視為至高的榮耀。那麼橄欖的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和傳說?

克羅普斯(Ce-crops)國王統治阿提卡半島時,雅典這座山城還沒有名字。智慧女神雅典娜(Athena)、海神波塞冬(Poseidon)都想成為這座城的保護神。為調解紛爭,眾神達成協議:誰能為人類提供最有價值的東西,誰就能成為那座山城的保護神,並獲得為之命名的榮耀。

波塞冬率先來到山城,在衛城上投下了他的兵器三叉戟,形成了一眼泉,他又用神通將海水從井裡噴出,向諸神展現他的神力。雅典娜來到這裡,在井旁只栽種了一棵橄欖樹。

人類需要的不是戰爭,而是和平,於是眾神裁定,雅典娜獲勝,擁有山城主權,因此,這座城被命名為雅典。後來,阿提卡半島出現了茂盛的橄欖樹林。雅典人認為那些橄欖樹都是從衛城上雅典娜所賜的那株橄欖嫁接而成。

據西方「史學之父」希羅多德(Herodotus)的記載,雅典衛城的埃列克鐵烏斯神廟裡有一株橄欖樹。公元前五世紀波斯王薛西斯(Xerxes)一世入侵希臘,下令焚毀了神廟,那株橄欖樹也被燒毀。在橄欖樹被燒毀的第二天,雅典人去神廟獻祭,驚奇地發現,從焦枯的橄欖樹上長出了嫩枝。人們認為這是雅典城不滅的徵兆,那新枝意味著雅典娜沒有遺棄他們,依然是他們的保護神。雅典人信心倍增,以此為支撐,抵禦波斯的入侵轉敗為勝,最終戰勝了波斯。

橄欖經女神之手移植到人間,受到古希臘人的喜愛。這是橄欖出現在希臘的版本之一。因其來源與神有關,所以橄欖在世間也有了美好的寓意,被視為帶給人類力量和福祉。

希臘神話《書庫》說,古希臘人「有急難時持橄欖枝逕至廟宇或人家,放在祭壇或灶上,請求保護,其人即應受庇護,不可侵犯」。《希臘,所有榮譽歸於橄欖樹》則介紹,古希臘時期,「孩子的成年禮儀式上,都要種下一棵橄欖樹」;「許多希臘人生病的時候,會把衣服掛在橄欖枝上」,以禳災辟邪。

古希臘詩人赫西俄德(Hesiod)的長詩《神譜》,開篇說到女神繆斯指導他寫作:「從一棵粗壯的橄欖樹上摘給我一根奇妙的樹枝,並把一種神聖的聲音吹進我的心扉,讓我歌唱將來和過去的事情。」女神以橄欖樹打開了靈感的源泉,讓他思如泉湧,自由頌唱。

橄欖還有庇護英雄、使家庭團聚的寓意。古希臘神話故事中,特洛伊戰爭後,倖免於難的希臘英雄先後返回家鄉。奧德修斯(Odysseus)經過了漂泊,精疲力竭。他在河邊發現了兩株茂密的橄欖樹,可以遮蔽他的身軀。於是他躺在樹下沉沉地睡去,忘卻了一切磨難。回到家鄉之前,雅典娜給他指示路的方向,告訴他港口處有棵橄欖樹,以此為標誌,奧德修斯終於回到了家,與妻子團聚。但由於二人分離太久,妻子不敢冒然相認,於是用搬移床鋪試探他。奧德修斯說出夫妻間的祕密:當年結婚時,他們砍掉了一棵巨大的橄欖樹,在樹墩上固定婚床,因此那張床不可能移動。他以此向妻子證明了自己的身分。

古希臘文化視橄欖是和平的信物,橄欖冠是至高的榮耀。公元前一世紀的古羅馬詩人維吉爾(Vergil)於《埃涅阿斯紀》描繪到,埃涅阿斯站在船尾上,雙手持橄欖枝,以此為信物昭告天下:特洛伊人和他的首領願意休戰,締結和平。所以,以橄欖象徵和平,傳承至今。

在久遠的年代,對於人類的功業和榮耀,古希臘人認為皆源於神助和恩賜。也就是說,一個人能夠獲得成功,贏取榮譽,離不開神的庇護。古希臘人崇尚英雄,推崇和仰慕奧林匹克競技賽的優勝者,認為他們是勇士,是受到宙斯寵愛的勇士。由於橄欖是神所賜,因此為優勝者加冕橄欖冠象徵著至高的榮耀。

品達在《獻給卡瑪里那城的普騷米斯的頌歌》中記載,西西里島有一位貴族名叫普騷米斯。他心地純潔寬容,熱情接納四方賓客,致力於締結城邦和平。公元前452年,他參加奧林匹亞競技賽,在賽車一項中獲得冠軍。他作為優勝者,被加冕了橄欖冠。

橄欖冠是由血統純正、道德沒有污點且父母健在的純潔少年編製。他們到宙斯神殿後的神聖區域,用金鐮刀割取橄欖枝,編製成精緻的花冠。然後放到宙斯神殿的授獎台上。在隆重的授獎儀式上,由奧運會最有聲望的長老,即主祭司,為優勝者加冕。

在古希臘人的信念中,勇敢被視為第一美德,榮譽為最高獎賞。據希羅多德的《歷史》卷八記載,有幾個希臘人來自阿卡狄亞(伯羅奔尼撒半島中部山區),他們被帶到波斯國王面前。國王問他們:「希臘人現在正在做什麼?」他們回答說,正在舉行奧林匹亞祭,運動比賽和賽馬。

波斯官員問,那麼比賽的獎品是什麼?希臘人回答:「是橄欖冠。」波斯國王一聽奧運賽事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贏得金錢,吃驚地說道:「哎呀,瑪爾多紐斯(Mardonius,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的女婿)啊,你率領我們作戰對抗的是怎樣的一些人啊,他們相互競爭是為了榮譽,不是為了金錢啊!」古希臘人崇尚美德,珍視榮耀,讓只知追求功利的波斯國王大為震動。

伴隨著史詩般的神話、激動人心的競技和尚美德、重榮譽的時代,橄欖在古希臘的土地上紮下深根,並融合為希臘文化的一部分,從飲食醫藥到文史著作,甚至在鑄幣、繪畫、雕塑上都留下它的千秋靚影。皆因神之手「神傳」之故,橄欖攬獲了千載榮光。@*#

參考資料:
《奧林匹克運動》
[古希臘]希羅多德著,《歷史》卷8
《外國詩歌基本解讀》(古希臘卷)
[德國]施瓦布著,《希臘神話故事》第27章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賞賜有禮—清代文獻中的天子禮物」特展,展期至至6月8日。
  • 齊國有個姓國的人,因「盜」發家致富,宋國有個窮人向氏跟國氏請教秘訣,卻因「盜」而遭殃入獄。他們兩人的「盜」術為何有這般天壤之別呢?
  • 一個「志於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壞事。當然,他在修養仁德的過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過錯誤,做過錯事,但他心裡是明白的,是願意改正的,最終會做一個好人的。宋儒說,「苟志於仁,未必無過舉也,然而為惡則無矣。」
  • 蘇東坡(清玉 繪圖/大紀元)
    從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為一談,代代歡歌與悲語的記憶在此時空延展,生死交織的特殊時空在此時交敘。蘇東坡(蘇軾)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虛擲,四時之變,無如此節者」。東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節中的有哪些令他難忘的生命腳印呢?讓我們從他的詩集中尋去。
  • 清明節和寒食節這兩個節日在古代經常被放在一起討論,也一起過,那它們的共通點和區別都有哪些呢?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兩個節日的起源是什麼,除了掃墓之外還有什麼別的習俗,那今天咱們就把這些問題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清代高鼎《村居》)微風和紙鳶是春日裡的絕配,它有喚起人們兒時記憶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嗎,風箏其實已經有二千四百年的歷史了,它一開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風箏的歷史。
  • 年少時看過一副對聯,一下就記住了。對聯說:「不生事、不怕事,自然無事;能愛人,能惡人,方是正人。」而這下聯就出自於《論語》本章。不過,「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這九個字,仔細琢磨,內涵極深,令人感慨。
  • 一隻巨型鴿子雕塑去年10月起現身紐約曼哈頓的高線公園(High Line),約16英尺(4.9米)高。創作這件藝術品的藝術家Iván Argote認為鴿子是紐約的標誌動物之一。另一角度看,鴿子其實是多年前從歐洲移居到美國的「移民」,也從另一角度講述了紐約的移民歷史。無處不在的鴿子,見證著這座城市的過去與現在。
  • 事實上,孔子往往是仁知兼言。仁者有知,而知者亦向仁。孔門教人「三達德」,要「智、仁、勇」並修。故而,此處應將仁知貫穿、融合理解。
  • 可以說,堯、舜禹、湯、所形成的倫理與政治傳統,是孔子「仁」的歷史源頭。而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所繼承、弘揚、創制的禮樂文化,則是孔子「仁學」的直接來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