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鑰】

【人生之鑰】締結婚約 堅守心願接奇緣

作者:泰源
一諾千金為婚姻奠定穩固的礎石。圖為清院本《清明上河圖》之婚禮娶親場景。(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2786
【字號】    
   標籤: tags: , , ,

婚姻是人生大事,對女子一方來說,更是大中之大。尋良人結良緣,是尋常人生的大願,但是好事一般都不會輕易如願。來看看兩個古代例子,古風悠悠,穿透古今,溫度猶存。

自願嫁殘疾人為妻的奇女子

清朝時,南豐縣(現江西省東部、撫州市南部)縣令余某,廣西人,妻子已死,只有一個兒子。後人不知這個兒子的姓名,這裡就稱他余男。

余男幼年就患癱瘓,行動需要人來幫助,也長到二十歲了。余某四處央人做媒,沒有一家人肯將女兒嫁給殘疾男子。同鄉有個補缺的官員,他的獨生女聽說了這個事,竟主動請求嫁給余男。她的心意異常堅定,父親勸也勸不了。於是,余某就給她家下了聘禮。

一年後

余某因為辦案過失而受到處分,受罰戍守新疆。余男因殘疾不能同行,唯有託寄在岳家,但岳母早逝,未婚男女生活在一家中起居不便,便讓他倆提早完婚了。

不到半年,岳父亦過世。家中日漸蕭條,缺乏財物,也沒有什麼積蓄,連吃飯也成問題。余男的妻子就取出父親遺留下來的命相、占卜、術數等書讓余男攻讀,自己則作針線活維持生計。

經過一些時日,余男學成了星命、術數的學問,開始在門前謀生。每天早晨,余男的妻子抱出余男,讓他坐在桌前幫人占算,待算夠了一天的生活費用就收攤閉門。開始算時,一人收數十文錢,後來算準了很多人後,則一百文算一次。余妻善於經營和儲蓄,夫婦倆用所得的收入,漸漸添置了房屋和傭僕,還生了幾個兒子,過上富裕的日子。

二十年後

帶罪戍守新疆的余某喜逢皇上大赦,終於得以返回家鄉。他心裡惦記兒子,想先找到他,帶著他一同返回廣西家鄉。於是余某回到兒子的岳家所在的豫章(江西建制後的第一個名稱),但沒有人知道兒子的下落。他想找家旅舍先住下,再找人打聽。

住進旅舍,老闆告訴他:「余老,有人等你等大半天了。」
余某一頭霧水,但見等他的好像是一個僕傭。
那人對他說:「老爺您到了,少爺讓我到這裡迎接您哪!」

原來,余男通過術數占測,已經算得父親的歸期。他事先讓家人修繕房屋,縫製衣裳,準備迎接父親回來。並派家僕在這一天到那家旅舍去迎接父親。一切的發展果然如其所占、所算的。

當初,余某被遣往新疆時,一直憂慮著兒子的生死,想不到兒子竟能自立,媳婦善持家,眾孫子圍繞膝下,家庭和樂。於是就在江西安居樂業,不再作回鄉之想了。

宋代市集上的算命舖子。圖為宋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公有領域)

姚雄許親 一諾千金

北宋末期武將姚雄(字逸夫)初次出任將領的時候,和一守寨的將領議定親事,結兒女親家,為自家的女兒訂了親。

人生無常,守寨的將領意外死去,他的妻子和兒子都淪落天涯,不知去向。姚雄家一直等著對方來議定婚期,等著等著一直等不到人,婚事就一直懸著。

後來朝廷任姚雄為守邊境的主帥。有一次姚雄回京師上奏大計,呼來了一老婦幫他洗衣服。言談之間,姚雄感到這老婦有士人的家風,不是一般的鄉婦,就稍稍問起她的出身。

老婦說:「以前,我的丈夫官守邊寨,有位姓姚的將領,將女兒許給我的兒子。如今我的丈夫死了,生活無法維繫,兒子開始賣糕餅維持生計。」

姚雄聽了心中有底,繼續問道:「你記得姚雄的外貌嗎?」
老婦說:「這一向漂泊外地,窮困失意,生活艱難,我已經不記得了。」
姚雄說:「我就是姚雄也。自從將我女兒許給你家之後,就不再答應他家的說媒提親,日日盼望著女婿登門來娶親,豈會因為女婿的父親死了就毀婚約呢?」
老婦聽著流下了淚泣不成聲,久久說不出話來。

於是,姚雄留下老婦,並找人把她兒子喚來,給他換上新衣。然後,把兩母子都載回他鎮守的地方。緊鑼密鼓準備婚事,讓小倆口終於完成人生大事。

婚姻,緣也、信也,缺一不可。古人一諾千金,今人難望其項背也!誠守信諾,誠守心願,耕耘譜寫幸福的篇章!不畏苦難的付出,上天也會回報甘美的果實。
@*#

資料來源:《諾皋廣志》、《能改齋漫錄》

─點閱【人生之鑰】系列─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俗話說人生際遇的福份:「一德、二命、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若說好風水能蔭命,那麼改動風水的後果又如何呢?來看真實的故事。
  • 箏娘十七歲時,已為父親掙得幾萬貫家財,可以與鄉中的富戶匹敵,婚嫁事亦提上了日程。老父考慮到那些大家子弟自家攀附不上,對鄉村農家又不願低就,於是就想出了一個特殊的方式來擇婿。就這樣,箏娘父親意外地給她找到了一門「好人家」……。
  • 一個仕途不展的讀書人,棄科考而從商,在發達之後又得到四品官的職銜,然而他衣錦榮歸後,卻不能和妻子團圓,到底是什麼原因?
  • 明朝時期,有師徒地師倆人,踏著山脈去尋訪吉地,一直從陝西追到四川。到了四川某縣,他們果然找到了,可是找到的吉穴在無意間卻又失於旅店主之手。後來,他們三家人竟然都能從這個吉穴分沾福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羅浮山在廣東惠州府,靈異的現象一向就很多,真正修道的人常常住在那裡。有一增城人,又窮又病,常進羅浮山採藥。有一天,他採藥來到一座山,巧遇兩個修道人現身,他無意中聽到一席話。兩個修道人觀星的預言竟然應驗了。真實情況是怎麼回事?
  • 未來的事情難以預料,如果以眼前的處境來推斷一個人的終生,那可能會失之千里。岳家嫌女婿變窮悔婚,而女兒守婚約,終得好結果。
  • 一幫馬賊在大白天搶劫了朝廷的官銀。名捕的妻子追上了馬賊。婦人嗓音清亮,順風向馬賊呼喊道:「我是保定府某名捕的妻子,為了追回官銀,特地找你們索要。你們趕快把官銀放下,否則就要吃我的彈丸了!」後況如何呢?
  • 兩個年輕人都意外地娶了個「老婆婆」,後來,一個失財逃家,一個迎來嬌妻美眷又得財,結果大不同,其轉機的關鍵為何?是機運或另有其他原因?
  • 清朝初期,江蘇揚州地區的寶應縣,有個捕快叫韓五,經常窮得揭不開鍋,不能供養老母。他想,自己常常捕捉響馬,何不試下自己當響馬,也可能搶得幾個錢?買些糧來供母親食。結果差點丟了命,然而,結局又出人意表。
  • 清代秦晉配的傳奇。蔣生的姐姐說:「現在正有一事為難。弟媳已經準備做阿婆了,但她還是垂著頭髮作女兒的打扮,讓她改變裝束,她不同意。現在我弟弟有幸歸來,事情應該怎樣辦?」這一對夫妻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不尋常的故事……這一天花燭高燒,蔣生、秦娘拜堂在前,兒子、媳婦拜堂在後。觀看的人都拍手叫好,認為這是一件從來沒有過的盛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