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300問】

為什麼「柳營」成了軍營的代稱?

作者:容乃加
font print 人氣: 2373
【字號】    
   標籤: tags: , , ,

《詩經.采薇》詩篇中以故鄉的楊柳對映行軍戍役的艱苦,後來以「柳營」代稱軍營,還有一則讓人打心底稱讚的典故。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句抒發了依依不捨的離人之情,對映著艱苦的邊塞戍卒生涯,這是《詩經.采薇》篇的片段,以楊柳依依的形象代言了遠方戍卒思鄉之情。《采薇》詩篇中的楊柳與行軍戍役有關。往後的世代,「柳營」也和軍隊有著縷縷連繫。

西漢文帝後元六年冬天,匈奴三萬騎入侵上郡,三萬騎入雲中。漢文帝命令幾名將軍鎮守防禦,其中河內太守周亞夫拜將軍屯兵於長安西邊細柳這地方。

文帝親自一一到各個軍營勞軍,他到了霸上和棘門軍營,將軍派騎兵出入迎送,皇上車駕和車騎列隊直馳而入。然後,文帝到了細柳軍營。那裡軍士被掛著甲冑,拉滿弓弩備戰,軍紀森嚴。

天子的先驅導駕到了營門,營門卻不開。先驅導駕說:「天子要來了!」守軍門的都尉答:「軍中只聽將軍之令,不聽天子之詔。」一會兒,皇上的車馬隊到了,軍營的門還是不開,把皇上擋在門外。於是,皇上遣使持符節和給將軍詔書,傳達「吾欲入勞軍」。這時,周亞夫才傳令開營門。

進營門時,守門士兵又告訴從屬車騎說:「將軍有約,車馬隊不得在軍中驅馳。」於是,文帝就改騎馬且勒住馬繮徐行。到了軍中主營,周亞夫作揖說:「介冑之士不行拜禮,請容許以軍禮見皇上。」文帝就讓周亞夫坐式車(*古代車前有橫木的車),方便他不行拜禮,可在車上俯身行禮。文帝遣使稱告:「皇帝敬勞將軍。」

文帝完成勞軍禮離開,出了軍門,群臣對文帝的寬容大度感到震驚。文帝讚道:「這是真將軍啊!那霸上、棘門的軍營門禁鬆弛有如兒戲,可能被襲被虜。至於亞夫的軍營,豈能得犯呀!」日後,文帝還稱讚了許久。這事之後,文帝拜周亞夫為防守京師的中尉(同執金吾)。到了漢文帝將離世之時,他告誡太子說:「如社稷有緊急之時,周亞夫真可任將率兵。」文帝崩後,周亞夫被提升為車騎將軍。

由於周亞夫守衛細柳的這則典故,後代就以「細柳營」或「柳營」比喻模範軍營,後來也以「柳營」泛指一般的軍營。例如,隋代明餘慶《從軍行》寫「風卷常山陣,笳喧細柳營」;唐代盧綸詩句「羣鶴棲蓮府(*美稱官署的幕府、幕僚),諸戎拜柳營」,都融入了這文化典故的涵義。

資料來源:

《史記.卷五七.絳侯周勃世家》
《漢書 .卷四十.張陳王周傳第十》
《史記三家注》
《史記索隱》

@*#

──點閱【中華文化300問】系列──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天象奇觀常常引起觀星族的興趣,也引得關心天象與世運吉凶者的關注,「七星連珠」就是其中一種!你可知「七星連珠」、「五星連珠」從遙遠的時代以來,就是極受古代中國重視的天文現象,古來有句成語叫「珠聯璧合」,就是指這個天文現象。「七星連珠」是什麼意思呢?中國史上第一次七星連珠發生於何時?「七星連珠」是吉兆還是惡兆呢?
  • 俗話以「呆若木雞」來形容人愚笨或受驚嚇發愣的樣子。其實古代「呆若木雞」意指人怎樣的心理精神狀態呢?在歷史上,有精彩的故事,呆若木雞戰勝強敵,我們來看看。
  • 元宵節是個天上人間交會的美好日子。一說到元宵夜,誰能不想起賞花燈呢,宋朝詩人一翦梅盧炳說「燈火樓台萬斛蓮」,元宵花燈照亮天人之間,一夕如晝,更少不了「燈謎」共歡伴,還有那元宵「嘉夜煮浮圓」讓元宵的記憶更深印人心!你可知道這些元宵節俗的來源嗎?嘉節當前,讓我們一起來猜一猜、追一追元宵節俗的時空背景。
  • 儒家認為揖讓之禮「屈己敬人」的精神是君子之心的表現。而《易經》的哲理則以為屈己敬人的「謙謙君子,利涉大川」,就說謙退有益於人突破環境限制向四方發展。這些都是中華文化重視揖讓的精神所在,而具體表現在生活中的主要場合就是見面的揖禮。
  • 黃帝夢中之人轉生老子?印度人和希臘人同宗?一陣大風帶來的奇跡,真實的歷史,超越你想像。
  • 民間有「做七」習俗,「做七」意指在親人往生後每七天舉行超度法事,「做七」習俗行之久矣,由來為何?為甚麼不行作「五」、作「十」的習俗,而是做「七」呢?做「七」的理據為何呢?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了解。
  • 王勃從滕王閣高處臨觀秋景,所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滕王閣序》)瑰偉絕特的景色就來自初唐上元二年(675年)九九重陽日。共賞九九重陽詩詞的名篇佳句。
  • 可知古今有兩個「中秋」?它們各以「月夕」和「夕月」為名,表現了「中秋」豐富多元的特色與內涵。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 中秋節的月亮與嫦娥的傳說迢遞人間幾千年,是最古老的中華民俗傳說中的一個,啟發人修煉成仙、返本歸真的追求,也顯示給人往上飛昇的關鍵。月餅加進了月亮與嫦娥故事中扣響人間的中秋組曲,傳送著濃厚的團圓情味。宋代學者邵雍《梅花詩》吟:「蕩蕩天門萬古開,幾人歸去幾人來。」道出了天人之間的幽微相通,嫦娥可不就是引路的仙子?!
  • 有一種植物從中國的《詩經》產生的年代以來,就和一家的主婦發生了關聯,從而衍生出一些代稱母親的名詞。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名詞也是代指母親的,是什麼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