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百 富 娱乐- 线上博彩全攻略

【藝術家小故事】野牛草

作者:史多華
安娜‧科倫普克為好友羅莎 波訥兒繪製的肖像畫。(Anna Klumpke - Portrait of Rosa Bonheur),1898,大都會博物館收藏。(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38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1890年代,善畫動物的法國寫實主義女畫家羅莎·波訥兒(Rosa Bonheur,1822─1899年)正瞅著她的一幅素描煩惱呢。這是一幅描寫一群野牛為逃離大火迎面奔來的壯觀場面。如同往常,畫家非常忠於解剖地把這群壯碩動物描繪得真實且充滿生命力,但是始終無法令她滿意的是前景的草地。事實上她對北美大西部的草原長什麼樣完全沒概念。

羅莎‧波訥兒(Rosa Bonheur),法國攝影師André_Adolphe-Eugène_Disdéri攝於1861─1864年間。(公有領域)

幸好,她聽到一位仰慕者(也是年輕的女畫家)——安娜‧科倫普克(Anna Klumpke,1856─1942),告訴她即將前往美國旅行。羅莎見機不可失,就託付安娜這件重要任務,就是找到「野牛草」並帶一把回來。

《在尼委訥的耕種》(Labourage nivernais),羅莎‧波訥兒於1849年繪製,畫布油畫,133 × 206cm,奧賽美術館藏。(公有領域)

這個使命可不是想像的那麼容易,因為這種草都長在人煙罕至的平原上。但安娜決定信守承諾,使命必達。於是,藉著一次長途火車旅行,途經中西部草原時,安娜要求火車司機暫停,休息一下。司機的反應是:「停下火車讓你撿一把草?別想啦,小姐!」

失望的安娜只好解釋:「這是一位法國的畫家的願望。」由於波訥兒在美國已經享有盛名,那位司機一聽之下態度一百八十度轉變,馬上改口說:「是為了她的話,讓火車停哪兒都行!」

於是火車真的停留足夠的時間,讓安娜跳下車採集野草。可惜的是,她的野草郵包並沒有完成使命,中途竟被郵局寄丟了。

然而安娜的努力也沒有白費,為了回報她,羅莎接受了安娜為她繪製肖像的請求,當了她的模特兒。兩個女畫家從此成為忘年之交,安娜與她一同生活並照顧羅莎直到她過世。@#

《馬市》(The Horse Fair);1852─1855年;大都會美術館藏。(公有領域)
安娜‧科倫普克為好友羅莎·波訥兒繪製的肖像畫。(Anna Klumpke – Portrait of Rosa Bonheur),1898,大都會博物館收藏。(公有領域)

——轉載自《藝談ARTIUM

(點閱【藝談】系列文章)https://artium.co/index.php/zh-hant/node/179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悲傷的聖母不但顯得年輕美好,而且表情相當平靜,並未像一般喪子的母親那樣涕淚縱橫、號啕大哭。除了不破壞美感,米開朗基羅同時也藉此表現了聖母超然的神性。
  • 米開蘭基羅在完成大衛像之後不久,一位收藏家安喬羅·東尼表示希望能擁有一件米開蘭基羅的作品來充實自己的收藏。於是米開蘭基羅便著手繪製一幅圓形構圖的蛋彩畫《聖家族像》。
  • 1475年3月6日晚間8點左右,在佛羅倫斯誕生了一個男嬰。孩子的父親路多維克.迪.雷奧納多,確信自己在這個嬰孩身上發現了超乎常人的聖質,於是在神的啟示下,為他取名為《米開蘭基羅》(意為米榭爾大天使)。孩子的星相圖中,水星和金星落於木星座的位置,預示了他的心和手注定要創造出偉大美好的藝術品。
  • 鮮于樞早年曾向張天錫學習書法,常為不能超越前人而愧憾。有一次偶而漫步郊野,見兩人車子陷於爛泥中,坎坷難行,才了解到寫字要有奇態橫生的趣味。他與趙孟頫和康里夔,互爭雄長,當時許多人都曾向他請教過書法。
  • 從小莫扎特的家庭充著滿音樂氣氛,父親雷歐波德.莫扎特在薩爾茲堡大主教的宮廷內擔任管弦樂的副隊長,也是一位音樂教育者,他的著作《基礎小提琴演奏法》至今還佔有一席之地。雖然,後世對莫扎特的父親揠苗助長的栽培方式有所責難,但是不可否認的,如果沒有這位父親的慧眼和用心,莫扎特也不一定能成為莫扎特。
  • 雷歐納多·達·芬奇的多才多藝經常為人所樂道,他身兼藝術家、科學家、發明家、音樂家、工程師於一身,是文藝復興最具代表性的全才人物。不過,多才多藝也可能成為一個缺點。人生有無數的選擇,而人的生命有限,要做什麼才是最重要的?這一點,即使天才如達芬奇者,也不一定能掌握得好。我們可以從達芬奇一些生平事蹟來看看他怎麼對待自己的才華。
  • 古代的風景畫或人物畫中有建築物的構圖,依賴界尺將建築物的飛簷、樓閣、楹椽等畫得唯肖唯妙,這種有直線的畫,稱為「界畫」。
  • 在台灣近代詩書畫藝壇,黃水文一生低調,作無形之畫--詩,畫有形之詩--畫,在詩書畫中自得其樂。他的畫作存留甚少,但在精不在多,得到典藏,也曾作為郵票之畫發行;他的詩句得到故鄉諸羅山水共鳴,常被桃城(嘉義)後人選來吟唱;他的書法以隱名的姿態留存於嘉義市中山公園尊師亭。綜觀其人一生平凡中有不凡。
  • 夜曲Nocturne這個名詞來源於拉丁文,有「夜神」的意思。夜曲最早出現於十八世紀的意大利,是主要供鋼琴演奏的一種浪漫情懷的的特性小品。它和小夜曲(sérénade,傍晚演奏的聲樂曲或是器樂曲),以及多樂章組曲的「嬉遊曲」(divertimento,器樂曲)是相同的風格,都是適合夜晚以及戶外演奏的曲風。
  • 台灣美術界在1950後期到1970前期爆發傳統國畫與本土膠彩畫路線之爭,黃水文不願捲入爭議, 從1960年至1980年二十年間退出省美展,因此在全台逐漸失去知名度。在1960年至1970年的十年間,他開始將水墨融入膠彩畫中。他的書蹟留在嘉義公園尊師亭上依然可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