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知勉行—徐明義畫集8—雨中行(彩墨)

作者:徐明義
困知勉行—徐明義畫集8—雨中行(彩墨)(局部)。(圖片來源:徐明義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11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雨中行(彩墨)

陰雨綿綿,淅瀝淅瀝下個不停。

所有大地上的樹木、遠山、屋宇、天空都灰濛濛、濕淥淥一片,連綿不斷的雨幕讓人分不清前景、後景。

大雨滂沱的當下,這一家子正在冒雨回家。男人撐著傘,護著女兒,女人身著黃色雨衣,一家人都小心地躲著雨呢。

困知勉行—徐明義畫集8—雨中行(彩墨)70×70cm。(圖片來源:徐明義提供)

Walking in the rain/ink and color painting

Continuously raining, pounding and pounding non-stop.

All trees, mountains, buildings on the ground and the sky are gray and wet, continuously raining makes no foreground or the background difference.

At the pounding rain moment, one family is heading home. One man is holding an umbrella to protect his daughter and the woman is wearing a yellow raincoat, families are carefully sheltered from the rain.@

點閱【徐明義畫集】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昌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斑鳩最大特徵就在牠們的脖子的背後有一條黑帶,帶上綴著白點,像珠玉一樣,很好看。牠們尾羽的末端是白色的,飛起來時尾羽張開如扇,亮麗耀眼,是很可愛的台灣野鳥。
  • 喜愛美術的徐明義,師範學校畢業服務期滿後,在報考大學時,因擔心學美術無法過活而填中文系,畢業後教了一輩子國文。爾後,進修考取文大藝術研究所甲組碩士,因緣際會,在退休前轉為美術老師。如今,出版個人畫集7冊、散文集1冊;徐明義善彩墨畫,用色濃烈瑰麗,允為個人特殊之畫風,擅長山水、花鳥;偶亦展布流沙畫,以黑沙流淌於紙上而成,為極特殊之畫風畫法。
  • 晚上,一彎上弦月出來了,烏雲在月亮四周湧動,月兒時而露臉,時而被遮掩,天空頗不寧靜。
  • 在桃園縣大溪、龍潭甚或是新竹縣的關西、竹東一帶,因為臨近中央山脈,且都是丘陵地,地形多變,美景處處。往往此時看是一景,繞個彎卻又是另一處截然不同的景色,令人目不暇給。
  • 我差不多每天都會去桃園市蘆竹區的鄉下散步,經常看到有些愛花人士在他們家的前院栽種各類花草或小灌木。
  • 李白詩:「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傍晚,我從山上走下來,月亮伴隨著我,跟我回家。
  • 梯田很好看,很入畫——看它們有秩序地一字排開,由上而下,整齊的橫向排列,農田間點綴些許的農作物或一些草綠色的稼作,頗真是「豐草‧鮮美」。尤如在春天引水灌田之際,田間波光瀲灩,銀白色的水田被細小鐵線條似的田埂隔開成大小不同的塊面圖案,更是賞心悅目。
  • 在台灣近代詩書畫藝壇,黃水文一生低調,作無形之畫--詩,畫有形之詩--畫,在詩書畫中自得其樂。他的畫作存留甚少,但在精不在多,得到典藏,也曾作為郵票之畫發行;他的詩句得到故鄉諸羅山水共鳴,常被桃城(嘉義)後人選來吟唱;他的書法以隱名的姿態留存於嘉義市中山公園尊師亭。綜觀其人一生平凡中有不凡。
  • 夜曲Nocturne這個名詞來源於拉丁文,有「夜神」的意思。夜曲最早出現於十八世紀的意大利,是主要供鋼琴演奏的一種浪漫情懷的的特性小品。它和小夜曲(sérénade,傍晚演奏的聲樂曲或是器樂曲),以及多樂章組曲的「嬉遊曲」(divertimento,器樂曲)是相同的風格,都是適合夜晚以及戶外演奏的曲風。
  • 台灣美術界在1950後期到1970前期爆發傳統國畫與本土膠彩畫路線之爭,黃水文不願捲入爭議, 從1960年至1980年二十年間退出省美展,因此在全台逐漸失去知名度。在1960年至1970年的十年間,他開始將水墨融入膠彩畫中。他的書蹟留在嘉義公園尊師亭上依然可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