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香港Rapp
【中華文化300問】

「寒露」由何來?悠活深秋美麗長壽有妙方

作者:容乃加
font print 人氣: 1866
【字號】    
   標籤: tags: , ,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為黃曆的「九月節」,落在每年10月8日前後三天裡,反映深秋的季候現象。

黃曆九月是季秋,即秋天的最後一個月;「寒露」形象反映了深秋黃曆九月氣溫下降的現象。秋分開始,天地之氣轉向陰盛陽衰,氣候也逐步由暖和向寒冷靠近,寒露和霜降在秋分之後接續而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說了黃曆九月節報到,夜裡天氣冷了,露氣凝結成寒露,也解明了「寒露」此一節氣名稱的由來。

有些關於寒露的民間諺語,都鮮活有趣地描繪了寒露的特色,也提醒人注意季候的轉變,例如:

「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吃了寒露飯,單衣漢少見」,都提醒人要注意全身的保暖了,尤其是平時比較容易忽略的雙腳。腳有整個人體的經脈穴道反應區,雙腳受涼,全身都連帶受涼,會導致人體抵抗力下降。所以「寒露一到腳不露」,是基本的保健要點。中國南方的廣東一帶民間俗諺語「寒露過三朝,過水要尋橋」,說了寒露三天後,水底下氣溫明顯下降,就要遠離水中活動了。

一些可愛的花朵兒都怕寒風,然而「壽客」花卻是凌陰挺秀,那就是菊花。

《禮記》中說「季秋之月,菊有黃華。天地草木皆華於陽,獨菊華於陰。寒露節氣裡,天地草木飄搖,然而菊花卻在此時茂茂盛盛地開,圓圓滿滿光華耀眼,而且花期很長經霜降還不凋,也因此而得到「壽客」的封號,具有長壽的象徵義涵。魏文帝曾賜鍾繇秋菊表祝賀長壽的心意:「謹奉一束,以助彭祖之術。」 唐代時有「君臣秋登慈恩浮圖(*佛塔 ),獻菊花酒稱壽」的禮制(《唐書》)

寒露菊花開,宣告一年花事的尾聲了,然而我們也有辦法,可以把菊花的美麗、長壽存下來一些。古人就以菊花入枕、入茶、釀酒,採擷菊花的精華、不怕陰冷的活力,來活絡人的身心、美化容顏和肌膚。

明代養生家高濂《遵生八箋.起居安樂箋下卷》提到「菊枕」,「以甘菊作囊盛之,置皮枕、涼枕之上,覆以枕席,睡者妙甚。 」就是把甘菊裝袋放到枕頭上、枕席下,即直接放到枕頭套裡接近頭部的一側,可以助人一夜好眠。

以菊花入茶、入浴、釀酒,是古人的保健美顏方法之一。菊花是美顏聖品,「黃菊入藥,白菊入茶」,美顏要用杭白菊,佐以枸杞,每天泡上一壺枸杞菊花茶,長期飲用能起到「和顏悅色」的作用。據中醫講,菊花枸杞茶能保護眼睛,對緩和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都有好處,對老年人保健也很適宜。一泡菊花茶用量:杭白菊10克、枸杞10克,放入茶壺內,加入沸湯燜10分鐘,就成了美顏菊花飲。在沖泡時加入幾枚大棗,可以加強健脾胃的功能,為滋補加分。以菊花入浴、泡澡,也可以使人皮膚更具有年輕光澤。

明代醫學家李時珍《本草》說,菊花酒有「治頭風,明耳目,去痿痺,消百病」的功能,「用甘菊花煎汁,同麴、米釀酒。或加地黃、當歸、枸杞諸藥亦佳。」釀菊花酒講究醞釀的時程需要一年,西漢時《西京雜記》就記載,在菊花開時,採得花和莖葉,加上黍米釀造,到來年九月九日才可以飲用。從今年九月節到明年此時,讓人充滿期待的好心情。

另外宋朝王懷隱《太平聖惠方》記載了補髓「延年益壽耐老方」的菊花酒作法:「菊花五斤、 生地黃五斤、 枸杞根五斤,上三味都搗碎,以水一碩(*等於十斗),煮取汁五斗。炊糯米五斗,細曲(*麴)碎,同拌令勻,入甕密封。」

寒露來,天地奏起深秋樂章,「菊月」九月天,怎麼慢活?怎麼追溯文化?「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寫到黃花韻更高,墨池秋水染鵝毛」……賞菊飲菊花,祛百慮,悠悠然暖暖身,儲存活力準備迎暖冬! @* #

──點閱【中華文化300問】系列──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清代高鼎《村居》)微風和紙鳶是春日裡的絕配,它有喚起人們兒時記憶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嗎,風箏其實已經有二千四百年的歷史了,它一開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風箏的歷史。
  • 年少時看過一副對聯,一下就記住了。對聯說:「不生事、不怕事,自然無事;能愛人,能惡人,方是正人。」而這下聯就出自於《論語》本章。不過,「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這九個字,仔細琢磨,內涵極深,令人感慨。
  • 一隻巨型鴿子雕塑去年10月起現身紐約曼哈頓的高線公園(High Line),約16英尺(4.9米)高。創作這件藝術品的藝術家Iván Argote認為鴿子是紐約的標誌動物之一。另一角度看,鴿子其實是多年前從歐洲移居到美國的「移民」,也從另一角度講述了紐約的移民歷史。無處不在的鴿子,見證著這座城市的過去與現在。
  • 事實上,孔子往往是仁知兼言。仁者有知,而知者亦向仁。孔門教人「三達德」,要「智、仁、勇」並修。故而,此處應將仁知貫穿、融合理解。
  • 可以說,堯、舜禹、湯、所形成的倫理與政治傳統,是孔子「仁」的歷史源頭。而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所繼承、弘揚、創制的禮樂文化,則是孔子「仁學」的直接來源。
  • 月全食發生時,月球表面若呈現暗紅色或紅銅色,在西方稱為「血月」(blood moon),西方《聖經·啟示錄》以血月預言末世的一件大事,和人人相關。中華文化中也早有對此現象的觀測,但用字不叫「血月」,多以月赤、赤氣覆月或月如血光來形容,是屬於天文異象中「月變」的一種,在歷朝歷代的天文志中留下很多歷史記載。西方和中土對此天文異象的記載雖然用字不同,但是都指向同類的概念,那是什麼呢?
  • 孔子針砭時弊,言簡意賅,這裡講的三種情況,都是身邊事,人人都能遇到的。要講修養,要講禮,就從這三點做起,實實在在的,那麼人就會不一樣了,社會風氣就能好起來。
  • 「六代樂舞」之首,就是黃帝的《雲門大卷》。據《史記》等典籍記載,黃帝以「雲」命名百官,軍隊也稱為「雲師」。 雲門即是天門,世上人都來自天上,《雲門大卷》有著極其深刻的內涵。
  • 在商紂王時代,殷商朝廷和各諸侯國都設有禁獄,只西岐才有畫地為牢的事出現。這是因為管理西岐的文王是位聖人,他通曉先天八卦,知道法律的設置本質是為了規範人心。
  • 《論語》中,退隱的賢人不少,如「楚狂接輿」,如「長沮」和「桀溺」,如「荷蓧丈人」等。但是,只有儀封人對孔子完全認同,知道孔子的歷史使命所在,可以說是孔子的千古知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