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甘肅省涇川縣發現一處綿延百里的「石窟長廊」,由分佈在涇河兩岸涇川段山壁上的五百一十二個石窟和五眼窟中石井所構成。由於石窟已有千年歷史,外觀看去僅是些不起眼的小石洞,加上石窟多鑿於岸邊的懸崖峭壁上,因此人跡罕至、保存完好,具有高度考古與歷史研究價值。
據新華社報導指出,甘肅涇川發現的「百里石窟長廊」最早遠至北魏時期,其中支提窟(塔廟)屬西印度佛教初創時期所有,當時有像有畫的石窟尚未出現,這點可以證明涇川縣石窟周邊,是佛教傳入大陸最早的地區之一。
據考證,長廊石窟分為王母宮、千佛寺、羅漢洞、太山寺、丈八寺、南石窟共六大石窟群,另有吊吊塔(倒吊涇塔)石窟群;其中南石窟和王母宮是北魏石窟、羅漢洞石窟群共有窟龕近兩百個、丈八寺有丈八佛及七個至今無法攀入的洞窟,吊吊塔石窟更是神秘莫測。
大陸考古專家指出,長廊石窟構件極具特色,以豎石井作為通道十分罕見,一旦要進入各層石窟,還必須從石井攀援而上,或從山頂入井再下到一、二、三、四層。至於鑿在十公尺以上懸崖的高層石窟,更得靠攀爬棧道才能進入,其中許多秘窟層層疊疊、一口連多洞,在人力難以攀入的情形下至今保存完好,具有高度的考古價值。
(中央社 2002年7月16日)(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