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649中奖规则 - 体育

文禎元:中國的精神貴族在哪裡?

文禎元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11月4日訊】《世紀中國》10月30日發表文禎元的文章,現摘要轉載如下:現在的中國是一個沒有文明沒有道德的國家,中國實在沒有什麼可以令人自豪與驕傲的精神和品質。

中國人是善吃的民族,所謂民以食為天。但如今的中國充斥著世界上最多的假煙、假酒、假藥;中國更充斥著世界上最多的毒米、毒面、毒油、毒飯。本來豬肉注水、雞肉中塞沙子、大米中攙石子是我在國內時屢次品嘗領教的早已不足為奇,但前一段時間的南京大毒殺和近來報導的廣東”餿水油”,中國人的愚蠢自私和害人已無所不用了。一個對食物都不放過施毒、造假的民族還能再可恥到什麼程度?還能再渺小到什麼程度?還能再可恨、可憐到什麼程度?

人類社會除了法律和習俗外還有良心這個自然又是最基本的道德約束。中國人能在民以之為天的食物中下毒、造假而且屢見不鮮,中國人的良心和道德是多麼敗壞可想而知了。中國人的這種渺小、鄙瑣的道德比納粹的道德更低下更可憎,因為這種渺小和卑劣是純粹的渺小和卑劣,其中一絲一毫的高貴都沒有。談到中國人,大家總喜歡用勤勞、智慧、勇敢來自欺欺人,卻不知道這樣道德水平的民族怎麼可能是勤勞、勇敢和智慧的?中國人是勤勞的但必須在鞭撻之下;中國人智慧嗎?五千年的”文明”中國對世界的科學與進步有什麼值得一提的貢獻?中國人當然是勇敢的,在中國的大街上到處橫行的是一些赤裸著上身、叫囂聚毆的無畏無賴們,但當蒙滿的鐵騎和日本的鋼槍挺進中原時,中國除了一潰千里的逃跑英雄就是卑躬屈膝的白髮漢臣,這樣的勇敢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也是絕無僅有的奇景。

中國的民眾是愚昧的更有許多是刁鑽的,說他們刁鑽因為再屑小的自私自利他們都絕不放過,說他們愚昧是因為這樣極端的自私自利把整個民族變成危巢卻於危巢之下求自私之完卵,當然是愚蠢的。刁民固然是可惡的,中國的文人更應當指責。在中國少有真正的文人而多是犬儒。大家都說荊柯是壯士、英雄,我看他也就是燕丹太子門下的一個犬儒或犬俠而已。所謂士,無論是強盜還是流氓一旦掌權都是效忠的主子。給骨頭要效忠,不給骨頭也要效忠,被主人棒打也要逡巡乞盼所謂狗打不離家。文人如蔡邕者尚不能免俗,更無庸說二十幾年的右派,一旦解放,不是討回公道而是到處辯稱”母親錯打了孩子,孩子怎麼能怨恨母親?”,終於受賞識而富貴了,但這不是犬儒又能是什麼?在中國不需要公平也沒有獨立,中國人只需要被寵幸被賞識,十億中國盡邀寵,能有幾個是男人?

在中國沒有真正的貴族精神更沒有真正的精神貴族。作為一個有貴族精神的貴族,為了國家可以犧牲個人,這是一個貴族對國家的基本態度,這是貴族對國家的擁有感和責任感所致,也正因為如此,在英文中愛國主義源於貴族。作為一個貴族,應當崇尚高級和優雅,應當崇尚禮讓和文明,應當在文明上作社會的典範。在西方的文明發展中貴族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無論是西方的文明、禮儀還是民主、憲政都是西方貴族愛國主義的體現,而華盛頓則是貴族的典範。中國是一個鮮有貴族而又消滅貴族的國度。在中國宋太祖是一個貴族,但他被消滅了,斧光燭影千古疑案,宋太祖的子孫被屠戮壓迫,中國在權力上禮讓甚至是兄弟之間的禮讓在趙宋以後就只有一個孫中山,而其禮讓出國民政府大總統還廣受指責。一個沒有精英階層、沒有精神貴族階層的國家是沒有文明和精神可言的。精英與貴族是不媚俗的,但中國無論是哪方面都在媚俗,社會的整體素質因媚俗而越來越俗。中國的媚俗從新年聯歡晚會到張藝謀的電影等。在中國優雅和高級是沒有市場的。如果說中國的封建社會還鼓勵對讀書人的起碼尊重、還有一點點對高級的嚮往的話,那麼工農兵政策使社會的價值與道德趨向完全低俗、徹底倒退。

反思中國的道德沉淪,究其原因大體上有兩點。首先中國社會從來是一個勢利或說功利主義的社會。用功利來衡量社會的價值則文明、道德都是廉價的。專制制度本身就是勢利和功利主義的。方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奪取政權,所謂”某業所就孰與仲多?”對專制者而言,國家是他們榨取的對象而非愛護的對象,民眾是他們役使的奴僕,所以對國家和民眾中國的統治者是從來赤裸裸地蔑視的,盡管有愛民如子和為人民服務做招牌。中國人是陰暗的,因為專制必然造就陰暗、陰謀、內鬥和狡詐。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所有文明和道德都被摧毀了。而為人民服務的招牌則將僅存的一點優雅也徹底拋棄,不和最土、最落後的民眾打成一片是毛澤東定義的資產階級的明顯表現。所以文化大革命中國沒有女人只有武妝,所以王光美的勃子上被掛上乒乓球作的項鏈以諷刺她和劉少奇等出訪東南亞各國時候的妖嬈。這大概也是劉主席在延安首先喊出毛澤東思想時所始料不及的。

中國人道德匱乏的另一個或許更重要的原因是沒有仁愛和可以約束社會道德的宗教。在中國,人們敬畏人多於敬畏神,而一個敬畏人的民族要麼無法無天,要麼就趨炎附勢,這兩點都在中國體現得很充分。

中國要發展,就必須要學習西方的文明和制度,就必須要徹底拋棄中國早已不存在的實際上是野蠻的所謂”中國特色”的文明。文明是人創造又是為人服務的,固守所謂文明本身就是愚昧的,更何況中國早已沒有文明可言。中國要學習西方首先就要有一批具備西方貴族精神的精英。中國的民主制度必須要由中國的精英來建立,只有這樣的民主政治才是穩定、文明、和平的。靠以暴易暴的土匪式人物是建立不了真正的文明和民主制度的,中國的近代史再明白不過地論證了這一點。中國需要精英、中國更需要一批認同精英的民眾。中國,要把民眾從犬儒和刁民的思想禁錮中解放出來再培養出一批真正具有愛國主義的貴族,從這種意義上說,中國的民主自由之路還很遙遠。

看中國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此章孔子深嘆世人不知所以為仁之方。為仁之方,主要在己心之好惡。己心真能好仁惡不仁,則當其好惡之一頃,而此心已達於仁矣,焉有力不足之患?常人雖知重仁道,而多自諉為力不足,此乃誤為仁道在外.不知即在己心之好惡。
  • 幽默風趣今人愛,古人也愛。以下是近兩千年前的笑話,出於邯鄲淳(約132—221,東漢末到三國時代)編輯的《笑林》。古人的笑談說了些什麼?晶瑩閃亮的光彩是什麼呢?
  • 這是儒家心性修煉之關鍵處。某種角度講,這也是孔門教人勇敢的地方——直面人生。不管人生道路是通途還是布滿荊棘,都在其中成就自己。
  • 齊國有個姓國的人,因「盜」發家致富,宋國有個窮人向氏跟國氏請教秘訣,卻因「盜」而遭殃入獄。他們兩人的「盜」術為何有這般天壤之別呢?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賞賜有禮—清代文獻中的天子禮物」特展,展期至至6月8日。
  • 一個「志於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壞事。當然,他在修養仁德的過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過錯誤,做過錯事,但他心裡是明白的,是願意改正的,最終會做一個好人的。宋儒說,「苟志於仁,未必無過舉也,然而為惡則無矣。」
  • 蘇東坡(清玉 繪圖/大紀元)
    從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為一談,代代歡歌與悲語的記憶在此時空延展,生死交織的特殊時空在此時交敘。蘇東坡(蘇軾)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虛擲,四時之變,無如此節者」。東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節中的有哪些令他難忘的生命腳印呢?讓我們從他的詩集中尋去。
  • 清明節和寒食節這兩個節日在古代經常被放在一起討論,也一起過,那它們的共通點和區別都有哪些呢?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兩個節日的起源是什麼,除了掃墓之外還有什麼別的習俗,那今天咱們就把這些問題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清代高鼎《村居》)微風和紙鳶是春日裡的絕配,它有喚起人們兒時記憶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嗎,風箏其實已經有二千四百年的歷史了,它一開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風箏的歷史。
  • 年少時看過一副對聯,一下就記住了。對聯說:「不生事、不怕事,自然無事;能愛人,能惡人,方是正人。」而這下聯就出自於《論語》本章。不過,「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這九個字,仔細琢磨,內涵極深,令人感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