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天定.撥開迷霧

【定數篇】另外空間受賞金銀 真實人生一一兌現

作者:泰源
font print 人氣: 2455
【字號】    
   標籤: tags: , , ,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號真隱居士,南宋大臣、詞人,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人。 宋紹興十四年(1144年)進士,曾任建王(後來的宋孝宗)的東宮教師。宋孝宗即位,升任參知政事、右丞相。

史浩登進士時,他將近四十歲了,歷任紹興餘姚縣尉、溫州教授,受到郡守器重。任滿,除太學正,升國子博士。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曾經間接建議皇上(宋高宗)在(兩位養子)普安郡王(趙昚)、恩平郡王(趙璩)二王中宜擇一位以繫天下之望,得到高宗讚賞:「浩有用才也」,於是兼任二王府的教授。

紹興三十年,普安郡王被立為皇子,進封為建王。史浩權任建王府的直講教授,皇太子對教授史浩很尊重,認真敬學。一日史浩在講《周禮》的膳羞制度時,說到「世子(天子的嫡子)膳羞可以不會,世子飲酒不可以無節也。」建王謝他說:「我會謹記這教訓。」三年後,建王即位,就是宋孝宗,非常重用史浩,幾度欽點他擔任丞相。

史浩奇夢

史浩在沒及第之前,父親英年早逝,家境極為清貧。有一年的除夕,家中一杯酒一片肉也沒有,他盡力準備了一些食物祭拜祖先,祭罷後便入睡了。睡夢中他好像人在京城裡,突然有兩個皇宮中的貴人騎著馬前來宣召他,催促他快快前往,史浩就跟著他們來到一個大殿下。

大殿的廳堂兩旁各擺設一几案,上面擺滿各種金銀器皿,亮晶晶很耀眼。廳堂正中坐著帝王模樣的人,左右兩邊站立著服飾華麗、儀容端莊的侍從,場面很盛大。兩個貴人帶著史浩上前叩見帝王,拜見的禮節,跟人間皇宮的朝拜儀式相似。

不一會兒,殿上的侍從傳話,說奉聖旨賞賜給史浩金器多少,銀器多少,共計是四百七十件。史浩慌亂而又驚異不敢接賞,此時有兩個青衣人拽著史浩的胳膊讓他下拜,史浩這才跪下拜謝。拜謝下了朝,兩個貴人又帶他往回走,途中有一條大河,史浩剛踏上河上橋走了幾步,便失足掉落河中,這一下把他驚醒了。

第二天,正是新年元旦,史浩把夢境中的事講給妻子聽,妻子笑著說:「昨天晚上是大年夜,家家戶戶魚肉瓜果祭拜、圍爐,而我們家連一杯酒一片肉也沒有,哪裡會有那麼多金銀財富?不過是鬼魂惡作劇取笑你罷了!」史浩也因為做這個夢而發笑。

做了這個夢不久,史浩進士及第,又過了十五年,史浩擔任祕書郎同時兼任皇太子建王的直講教授。由於這個機緣,建王登皇位後,史浩受到重用。史浩在朝中首言趙鼎、李光無罪,申辯岳飛受冤太久了,宜恢復他的官爵,加錄其子孫,都得到皇上採納。

史浩宅心平恕,當了丞相後,熱心推薦人才。他曾經打算推薦陳之茂,皇上知道陳之茂曾經非議史浩,問他:「卿是以德報怨嗎?」史浩說:「臣不知有怨,若心抱著怨而以德報之,那是有心。」還有一次,他推薦莫濟。莫濟詆毀史浩的言詞更是厲害,皇上說:「莫濟不是非議你的人嗎?」史浩答說:「臣不敢以私害公。」這就是史浩的寬厚胸懷,皇上從內心讚賞他,賞賜他許多財寶。

後來,算算他一生中先後得到的賞賜,恰好是夢中得到賞賜的數目——四百七十件,不多也不少。每次得到獎賞之厚,遠遠超過他人。有關史浩受賞賜的記載出自當朝洪邁的《夷堅志》。洪邁是和史浩同期的進士,也是宋代極享盛名的學者,博覽群書,過目成誦,對史浩的事情知道得很清楚。(《夷堅志》和《容齋隨筆》都是洪邁畢生精力完成的巨著。)

史浩顯貴後,捐錢成立鄉里義田、義學,幫助鄉里中賢能人士的後代,那些得不到撫養無法自立的後人。(乾道四年 ,他任紹興府知府,「捐己帑,置良田,歲取其贏,給助鄉里賢士大夫之後,貧無以喪葬嫁遣者,附以學而以義名之」。)鄉人把史浩和沈煥、汪大猷三人之像,畫在莊所表示敬意和謝忱。史浩於89歲時去世,諡「文惠」,後追封為越王,改諡「忠定」。 史浩第三子史彌遠,侄孫史嵩之均為南宋大臣,史浩家族「一門三丞相,四世二封王,五尚書,七十二進士」。

從上述記載中可看到,人一生的命運是定好的,史浩丞相在最困頓時,上天便託夢告之他日後的福祿富貴,他和妻子當時還不敢相信,以為鬼魂惡作劇拿他們開玩笑。誰知過了幾十年後,點算自己一生享用過的福祿,與當年夢中所示的分毫不差也。

人一生該享的福祿多少也是註定的,過去有一種說法:「食祿盡則命盡」,如果一個人過早地享用完自己命中應有的福祿,隨之而來便是夭亡。可見,錢財不是越多越好,要和自己的命相匹配,否則便會帶來禍害或夭亡,試看今天中國的大陸,動輒貪腐上千億元,簡直比和珅還厲害,你可得要有個千億元的命才能承受得了,否則,收監、禍害和夭亡是必然的,財多身弱皆是禍也!而且算計、陷害他人,得到不義之財的同時也造了大業,造了業就得還,這一世還不完,以後的生生世世都得繼續還,何時才能還盡?

渭水亭亭柳,春柔可綰衣。(shutterstock)

附錄史浩之詩一首

《柳帶得歸字》

渭水亭亭柳,春柔可綰衣。煙添染黛色,風束舞腰圍。

對影同心在,攀條解賜歸。行人繫不住,結綬上王畿。

資料來源:《宋史》,《夷堅志》,《宣室志》,《嘉泰會稽志》(宋元方志叢刊本)卷一三、《寶慶四明志》卷一一。

@*#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朝時期,有師徒地師倆人,踏著山脈去尋訪吉地,一直從陝西追到四川。到了四川某縣,他們果然找到了,可是找到的吉穴在無意間卻又失於旅店主之手。後來,他們三家人竟然都能從這個吉穴分沾福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羅浮山在廣東惠州府,靈異的現象一向就很多,真正修道的人常常住在那裡。有一增城人,又窮又病,常進羅浮山採藥。有一天,他採藥來到一座山,巧遇兩個修道人現身,他無意中聽到一席話。兩個修道人觀星的預言竟然應驗了。真實情況是怎麼回事?
  • 未來的事情難以預料,如果以眼前的處境來推斷一個人的終生,那可能會失之千里。岳家嫌女婿變窮悔婚,而女兒守婚約,終得好結果。
  • 一幫馬賊在大白天搶劫了朝廷的官銀。名捕的妻子追上了馬賊。婦人嗓音清亮,順風向馬賊呼喊道:「我是保定府某名捕的妻子,為了追回官銀,特地找你們索要。你們趕快把官銀放下,否則就要吃我的彈丸了!」後況如何呢?
  • 兩個年輕人都意外地娶了個「老婆婆」,後來,一個失財逃家,一個迎來嬌妻美眷又得財,結果大不同,其轉機的關鍵為何?是機運或另有其他原因?
  • 清朝初期,江蘇揚州地區的寶應縣,有個捕快叫韓五,經常窮得揭不開鍋,不能供養老母。他想,自己常常捕捉響馬,何不試下自己當響馬,也可能搶得幾個錢?買些糧來供母親食。結果差點丟了命,然而,結局又出人意表。
  • 清代秦晉配的傳奇。蔣生的姐姐說:「現在正有一事為難。弟媳已經準備做阿婆了,但她還是垂著頭髮作女兒的打扮,讓她改變裝束,她不同意。現在我弟弟有幸歸來,事情應該怎樣辦?」這一對夫妻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不尋常的故事……這一天花燭高燒,蔣生、秦娘拜堂在前,兒子、媳婦拜堂在後。觀看的人都拍手叫好,認為這是一件從來沒有過的盛事。
  • 他把自家、妻舅家的財物揮霍一空,又借來的錢也揮霍殆盡,這時的他遍身長膿瘡,童僕紛紛逃去,只落得與一位乞丐住在破廟中。這樣的他又怎能轉變為河道總督呢?
  • 清朝時,宜昌縣有一許翁,年輕時,家裡一貧如洗,以擺渡為業。清文宗咸豐年間許翁突然致富,人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其致富背後當有不可告人之處。許翁孫女出生,是在搭他船的客人死去當年,她難道就是那個客人轉世投胎來的嗎?
  • 一個普通女子怎樣挽救了自己的丈夫和家庭?她的人生給後人什麼借鏡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