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數篇】清大臣出生有異象 去世時大星隕落

作者:泰源
font print 人氣: 3156
【字號】    
   標籤: tags: , , ,

曾國藩(西元1811~1872年),初名子城,譜名傳豫,字伯涵,號滌生,清朝湖南長沙府湘鄉白楊坪人,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

曾國藩出生於嘉慶十六年10月11日晚十時左右。那晚七十歲的曾祖父曾競希剛剛睡著,忽然夢見有神蟒蜿蜒從天而下,停在中庭,頭靠在梁上,尾巴盤在柱子上,鱗甲斑斕黃燦燦,令人不敢近看。

曾祖父驚嚇醒來,家人正好來報添了曾孫。曾祖父很高興,將曾國藩的祖父曾玉屏、父親曾麟書召來,告訴他們剛才的夢,並說:「這個孩子將來必定會使曾氏門楣生輝。要好好教養這個孩子。」曾家是鄉村務農的家庭,父親一輩子讀書將近五十歲才考上秀才,對這個來歷不凡的孩子寄予厚望。

出生偏鄉小山村的書生曾國藩,二十多歲中進士在京師任官,十年內七遷連升十級。37歲時曾國藩已經是二品官,任禮部侍郎。逢母喪辭官返鄉守喪。復出後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兩江總督。同治年間封一等毅勇侯,諡文正。他是清朝以文官練兵打仗封勇侯的第一人。

曾國藩進京任職前,請求祖父教訓。祖父曾玉屏告誡他要謙虛厚道,「滿招損謙受益」,做人做事一定不能傲氣;還說「曉得下河,須曉得上岸」,告誡他一定要有遠見,給自己留好後路。得知曾國藩被欽點翰林時,家鄉人歡欣鼓舞,祖父曾老爺子教誨家族子孫「吾家以農為業,雖富貴,勿失其舊。彼為翰林,事業方長,吾家中食用無使關問,以累其心」。祖父殷切寄望他報效國家,家中大小事不要讓他牽掛;家中人依然務農持家,不因富貴而失了做人的準則。這使得曾國藩任官作事無後顧之憂。

神蟒轉世

曾國藩一生境遇不凡,和他賦有使命而來的夢兆豈是無關?就在他曾祖父夢見神蟒蜿蜒從天而下的這個月,曾家宅地上長出了一株蜿蜒盤屈的青藤,形狀非常像他的曾祖父夢中所看見的神蟒。這棵青藤伴著曾國藩而來,青藤的枯榮,預示著曾國藩的人生起落榮敗的境遇。

曾國藩畫像。(公有領域)

在曾國藩考取科舉、升官、作戰大捷時,當年青藤枝葉繁茂;當他父母去世,或他被太平軍擊敗,生命幾次面臨險境時,那青藤也萎頓得像要枯死一樣。曾國藩的家鄉人都能詳細地講述這青藤的事,年年無差錯。

饒州知府張灃翰善於看相,他觀察曾國藩的相屬於癩龍。他說曾國藩端坐注視,張開手指梳理鬍鬚就像癩龍一般。曾國藩身上患癬,他每天清晨起來必定要下圍棋,下棋時眼睛注視棋盤,兩手也不斷地搔皮膚,一會兒皮屑就布滿了一桌子。

曾國藩還有其它的不同尋常的事。親家郭慕徐道員說,曾國藩喜歡吃雞肉,但又害怕雞毛,這好像很難解釋。一遇到插有雞毛的緊急文書,就不敢用手去拆,這是怎麼回事呢?同治十年十月,曾國藩赴上海閱兵。接待室的桌椅等陳設已經布置齊備,有個座位後面插著雞毛帚,曾國藩的隨從前導先到,看到了雞毛帚趕快叫人拿走,說曾大人討厭見雞毛帚,但不知是何原因。

有書中說長蛇巨蟒嗅了焚燒雞毛的氣味就會死掉,蚊蟲和毒蠍也害怕燒雞毛的氣味。這讓人解惑,原來曾國藩是神蟒轉世真有其事,所以害怕雞毛。

相傳宋朝的文天祥是吉安潭中的黑龍降生。文天祥殉難當天,吉安潭風雨大作,有人看見黑龍又回到潭內。這與曾國藩為神蟒轉世的記載相類似呀。

曾國藩書法。(公有領域)

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二日下午,曾國藩偶爾遊覽署中花園,公子在旁邊服侍。曾國藩忽然連聲說:「腳麻,腳麻。」一笑就沒氣了。公子與家人急忙將他扶回房間,他已經死了。

當時南京城中官吏趕來看他,望見西面火光照紅了天空,整城的人都看得見。江寧、上元兩縣的知縣都以為水西門失火,急忙派差役趕去救火。差役到了那裡卻發現城裡很安靜,到處詢問居民遠近有無失火。隨後道員龐際雲從清江浦來,游擊成天麟從泰州來,都說初二晚上看見大星從西邊隕落,光芒如月。那天正好是曾國藩去世的日子。

曾國藩是神蟒轉世等的記載,在當今受唯物論、無神論影響下長大的人中,引起很大的爭議。他們都認為這是杜撰的神話,認為中國人總喜歡把一些靈異之事附會到大人物身上,認為這些都是迷信,編出來的東西,且用盡挖苦、諷刺口吻來評論這些自己無法理解的事情。

他們自以為在無神論、進化論幾十年的教育下,取得的那麼一點點皮毛知識就是真理,用他們這點皮毛知識去衡量那無窮無盡的空間,無窮無盡的事物,無量無際的宇宙。用自己那麼一點對事物有限的觀點,去看待那無限世界裡的事物,這就是造成此等人在真正的事物真相面前妄自尊大的原因。

@*#(待續)

參考資料:《清朝野史大觀》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箏娘十七歲時,已為父親掙得幾萬貫家財,可以與鄉中的富戶匹敵,婚嫁事亦提上了日程。老父考慮到那些大家子弟自家攀附不上,對鄉村農家又不願低就,於是就想出了一個特殊的方式來擇婿。就這樣,箏娘父親意外地給她找到了一門「好人家」……。
  • 一個仕途不展的讀書人,棄科考而從商,在發達之後又得到四品官的職銜,然而他衣錦榮歸後,卻不能和妻子團圓,到底是什麼原因?
  • 明朝時期,有師徒地師倆人,踏著山脈去尋訪吉地,一直從陝西追到四川。到了四川某縣,他們果然找到了,可是找到的吉穴在無意間卻又失於旅店主之手。後來,他們三家人竟然都能從這個吉穴分沾福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羅浮山在廣東惠州府,靈異的現象一向就很多,真正修道的人常常住在那裡。有一增城人,又窮又病,常進羅浮山採藥。有一天,他採藥來到一座山,巧遇兩個修道人現身,他無意中聽到一席話。兩個修道人觀星的預言竟然應驗了。真實情況是怎麼回事?
  • 未來的事情難以預料,如果以眼前的處境來推斷一個人的終生,那可能會失之千里。岳家嫌女婿變窮悔婚,而女兒守婚約,終得好結果。
  • 一幫馬賊在大白天搶劫了朝廷的官銀。名捕的妻子追上了馬賊。婦人嗓音清亮,順風向馬賊呼喊道:「我是保定府某名捕的妻子,為了追回官銀,特地找你們索要。你們趕快把官銀放下,否則就要吃我的彈丸了!」後況如何呢?
  • 兩個年輕人都意外地娶了個「老婆婆」,後來,一個失財逃家,一個迎來嬌妻美眷又得財,結果大不同,其轉機的關鍵為何?是機運或另有其他原因?
  • 清朝初期,江蘇揚州地區的寶應縣,有個捕快叫韓五,經常窮得揭不開鍋,不能供養老母。他想,自己常常捕捉響馬,何不試下自己當響馬,也可能搶得幾個錢?買些糧來供母親食。結果差點丟了命,然而,結局又出人意表。
  • 清代秦晉配的傳奇。蔣生的姐姐說:「現在正有一事為難。弟媳已經準備做阿婆了,但她還是垂著頭髮作女兒的打扮,讓她改變裝束,她不同意。現在我弟弟有幸歸來,事情應該怎樣辦?」這一對夫妻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不尋常的故事……這一天花燭高燒,蔣生、秦娘拜堂在前,兒子、媳婦拜堂在後。觀看的人都拍手叫好,認為這是一件從來沒有過的盛事。
  • 他把自家、妻舅家的財物揮霍一空,又借來的錢也揮霍殆盡,這時的他遍身長膿瘡,童僕紛紛逃去,只落得與一位乞丐住在破廟中。這樣的他又怎能轉變為河道總督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