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常聽到一些招福的吉祥祝賀詞,雖然通俗,個中則含有悠久的文化底蘊,反映了中華民族非常深奧的睿智哪! 常聽說的「五福臨門」就是其中一個。
五福臨門!「五福」齊降,五種幸福一同降臨家門,真是鴻福齊天!那麼,有沒有想過「五福」是哪五福呢?或是把它當作幸福的代名詞呢?
中華文化久傳五福典故
「五福」古來就傳說,晉代洛陽宮閣中就有以「五福」命名的建築,稱「五福堂」[1]。
漢代的著作《史記》、《漢書》中就已經出現「饗用五福」之說。《史記.宋微子世家》有言「饗用五福,畏用六極」;《漢書.谷永杜鄴傳》也傳載:「經曰:『饗用五福,畏用六極。』」可見「五福」在漢代之前就記載在經典之中了。
那麼,「五福」的具體內容是哪五福呢?是出自哪一本經典呢?
「五福臨門」的內涵來自春秋時代的經典《尚書》,在其中的《周書.洪範》說到「五福」:一壽,二富,三康寧,四攸好德,五考終命(*考終就是善終)。
「壽」就是長命;「富」就是足財,財富充足;「康寧」就是健康沒有疾病;「攸好德」就是好德修善(攸是發語詞,沒有特殊意義);「考終」即善終,「考終命」就是人的一生能善終,對上能奉養父母,對下能養育子女至其婚嫁成家,對上對下都能盡到責任而無遺憾。
(宋代《胡氏尚書詳解》這麼解釋「五福」:「一曰夀永年;二曰富足財;三曰康寧無疾病;四曰攸所好德;五曰考成終命,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
好德招福
五福之中「好德」最是關鍵,「好德」是通向享福之道。《尚書.周書.洪範》說:「『予攸好德』,汝則錫(賜)之福。」心中存善念、潛修善德,就會得到上天的賜福,五福中的其它四福——長壽、富有、康寧、善終,都可以因為「好德」而招來,所以說「好德」是五福之中的關鍵,透過修德能讓福祉源源不絕。
如果不好德,得到福氣之後,也會轉而招來災禍[2],《尚書.周書.洪範》中稱為「六極」。「六極」之災和「五福」是相對的,它們分別是:一凶、短、折(*不能長壽),二疾,三憂,四貧,五惡,六弱(*不能自主、無法自拔)。
《西遊記》中也有「五福堂」一景:「五福堂前,豔豔千條紅霧遶。」從春秋傳到今,不論是在經典、文學作品中或在人間,大家喜愛「五福臨門」,可以見到中華文化的悠久深厚;但是,許多人已經不知道,「好德」是招來五福臨門的關鍵,而且主權就掌握在自己身上!好德修善就是招福的方法!

-註-
[1]《太平御覽》汲引《晉宮閣名》:洛陽宮有則百堂、螽斯堂、休征堂、延祿堂、仁壽堂、綏福堂、含芳堂、樂日堂、椒華堂、芳音堂、顯成堂、承先堂、五福堂、嘉寧堂。
[2]《尚書.周書.洪範》說:「無好德,汝雖錫(*通「賜」 )之福,其作汝用咎(*災禍)。」
@#
-點閱:【成語數來寶】系列-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