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双色球网上购买- 线上博彩全攻略
閨閣雅趣系列(6)

【閨閣雅趣】採桑女傳奇:別樣林下風(下)

作者:蘭音
《列女圖》之「羅敷採桑」,清改琦繪。(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695
【字號】    
   標籤: tags: , , , ,

接前文:【閨閣雅趣】採桑女的傳奇:別樣林下風(上)

最智慧——未卜先知的神祕杜三娘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孔子在陳絕糧的故事,其實在孔子適陳之前,還發生了一個有趣的小故事。話說孔子帶著弟子們從衛國出發去陳國,在途中也遇到了一位儀態優美的採桑女。孔子見了她忍不住吟唱:「南枝窈窕北枝長。」

採桑女對曰:「夫子行陳必絕糧。」一個村野女子竟然一眼看出面前的人是誰、要去哪裡、命運如何,難道是神仙下凡?孔子沒有在意,繼續徐步前行,誰知採桑女又說了一句暗藏玄機的話:「九曲明珠穿不過,回來問我採桑娘。」

採桑的杜三娘不僅儀態優美,還幫助孔子解除危難。圖為清 胡錫珪《採桑女》。(公有領域)

果然孔子在陳國被困絕糧,而陳國國君有意為難孔子,拿出傳國寶物「九曲明珠」,讓他想辦法把線穿過,才能放行。因為珠子內的孔道不是直的,繞了九道彎,就是心靈手巧的姑娘都犯難,更別說孔子一行人了。這時,孔子想到採桑女的話,不正是預見了他此時的困境嗎?他立刻派子貢原路返回,尋找那位神祕奇女子。

子貢來到偶遇採桑女的地方,早已不見人影,卻見桑樹中堆了三堆一尺多高的泥土。聰明的子貢用心思索,桑樹代表「木」,泥代表「土」,合起來是個「杜」字;這三堆泥,是不是代表她排行第三?他很快解出採桑女設的謎題,逢人便問「杜三娘」的下落。

依照當地人指引的方向,子貢果然尋到杜三娘的住處,也見到了三娘本人,立刻恭敬地道明來意,請教三娘穿過明珠的方法。三娘莞爾一笑:「這也不難。你們把絲線塗上油,再綁上一隻螞蟻,讓螞蟻慢慢往珠孔裡鑽。如果不動,就用煙燻它。」子貢拜謝離去,孔子等人按照杜三娘的法子,果然把絲線穿過了明珠,陳國國君也只好放行。

孔子和採桑女的故事,還有另一個版本。當時孔子遇見的是兩位女子,被困後派顏回和子貢返回尋人。採桑女給他們出了另一個難題,讓父母出面,把一枚瓜果送給兩位弟子。子貢看了看,靈機一動說:「瓜籽(子)在內也。」既然籽尚在瓜中,那麼老人家的女兒肯定就在家中了。採桑女見難不倒子貢,便現身傳授穿珠之法,助孔子脫離險境。

這兩個故事分別收錄在《墨客揮犀》和《衝波傳》中,共同塑造了未卜先知又善良聰慧的採桑女。這樣的女子怎麼可能是普通的村婦呢,一定是仙女化身前來為孔聖人指點迷津的吧!

最機敏——錦心繡口才貌無雙的秦羅敷

漢樂府中有一首美麗的敘事詩,詩中有一位絕代佳人,她的名字甚至成為後世美人的代稱,她就是《陌上桑》中的秦羅敷。

據崔豹《古今註》記載,羅敷是邯鄲人,是邑人千乘王仁的妻子,後來王仁做了趙王的家臣。有一天,羅敷在路邊採桑,登台遠望的趙王一見傾心,就想把她據為己有。羅敷知道了,自作一支《陌上桑》表明心志,趙王聽罷也就識趣地知難而退了。羅敷以絕妙的才智創作流傳千年的詩篇,更維護了夫妻間的緣分和君臣間的道義。

《畫麗珠萃秀》冊之「秦羅敷」,清赫達資繪,梁詩正題。(公有領域)

這首詩以羅敷的日常生活開篇,虛構一位愛慕美色的太守,既保全趙王顏面,又委婉地表達自己不懼權貴、忠於婚姻的志向。而在字裡行間,羅敷又用輕快、詼諧的調子,把一個嚴肅沉重的話題,變成一齣充滿戲謔意味的喜劇,讓人在笑意中越發地敬重羅敷這位美麗而高貴的女子。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秦羅敷亮麗出場了。因擅長養蠶,這一天她的工作就從採桑開始。這位採桑女,不僅容顏俏麗,手中的竹籃、身上的衣飾,無不透露著她對美的雕琢和追求。

你看羅敷,用青色絲帶做籃子的絡繩,用桂樹枝做提鉤,把常見的事物修飾成了精美的藝術品。再看她的妝扮,頭髮梳成時興的墮馬髻,耳畔垂著璀璨的寶珠,紫色綾子的短襖搭配淺黃絲綢的長裙。無論是樣式還是配色,都別具巧思,哪怕人們不看她的容貌,都知道這是一位美人了。

所以呢,行人要放下擔子注視她,年輕人忍不住重新整理儀容,耕者忘了自己在犁地,鋤者忘了自己在鋤地,以致耽誤了農活。一出場就成了萬眾矚目的明星,難怪駕車路過的太守忍不住停下來,打聽羅敷的名姓和芳齡,還深情地邀她同乘車駕,帶她回家。

「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羅敷毫不猶豫地回絕,直接道明自己有夫之婦的身分。接下來,她用大篇詩詞來盛讚丈夫的威儀、仕途和品貌,以尊貴的身家和顯赫的聲名,讓太守自慚形穢。

羅敷說,丈夫在東方做官,隨從有千餘騎。他騎著白色駿馬,黃金做籠頭,青絲拴馬尾;腰間配帶鹿盧劍,價值千萬錢。他的官運更是顯達,從十五歲作小吏起,二十歲做大夫,三十歲做侍中郎,四十歲已是一城之主。白面微鬚的他,從容地邁著方步,真真一位翩翩君子,難怪與他交往的數千人,都稱讚他與眾不同。

詩歌唱完了,羅敷對丈夫的一片真情,還有對趙王含蓄而堅定的諷諫也完美地表達出來。我們知道,現實中的王仁是趙王的下屬,並不像詩中所寫那樣出眾,但是有什麼關係呢?在羅敷心中,丈夫就是她的天,就是她遇見的最好的男子。趙王見他們夫妻情深似海,又何必橫刀奪愛、自討沒趣呢?

幽幽桑林處,款款林下風。幾千年來,那重重疊疊的碧影中,數不盡的女子在這裡勞作,留下了一段段動人的故事。時至今日,不知那桑林中是否還有素手採桑的風姿,再現那嫻靜堅貞的才德?@*#

點閱閨閣雅趣】連載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秦氏有好女, 自名為羅敷。 羅敷年幾何, 二十尚不足。 十五頗有餘, 使君謝羅敷。 寧可共載不, 羅敷前置辭。 使君一何愚, 使君自有婦, 羅敷自有夫。
  • 粉底,眼影,口紅⋯⋯當今的化妝品種類琳瑯滿目,層出不窮,哪個女孩的梳妝台前不是瓶瓶罐罐擺了一大桌?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古代女子們用的什麼化妝品,效果又怎麼樣呢?我們就從號稱「古代百科全書」的《紅樓夢》裡面找找答案吧!
  • 愛美之心,從古到今都未改變。哪個女孩子不希望擁有濃密烏黑的長髮?中醫還認為,頭髮是血之餘、腎之華,一頭秀髮不僅能為美貌加分,更是健康的象徵。古代女子雲鬢花顏,青絲如瀑,她們的頭髮又是如何打理的?
  • 庭院深深深幾許,古時候的女子,真的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嗎?她們除了讀書識字、紡織刺繡,有沒有什麼盛大的娛樂活動?一年之中,女子們最盼望哪些日子,她們又會做些什麼?那麼,在歷史悠久的古代中國,是不是有更多專屬於女子的美好節日呢?我們就從一年之初,慢慢道來。
  • 古時候,的確有節日被直接冠以「女兒節」的,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就是其中一個。女子在這一天有兩大重要習俗,一個是小女孩要打扮得像小仙女一樣美麗,一個是已婚女子要回家省親。正如明《宛署雜記》所載:「五月女兒節,繫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研,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
  • 清明節和寒食節這兩個節日在古代經常被放在一起討論,也一起過,那它們的共通點和區別都有哪些呢?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兩個節日的起源是什麼,除了掃墓之外還有什麼別的習俗,那今天咱們就把這些問題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清代高鼎《村居》)微風和紙鳶是春日裡的絕配,它有喚起人們兒時記憶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嗎,風箏其實已經有二千四百年的歷史了,它一開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風箏的歷史。
  • 年少時看過一副對聯,一下就記住了。對聯說:「不生事、不怕事,自然無事;能愛人,能惡人,方是正人。」而這下聯就出自於《論語》本章。不過,「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這九個字,仔細琢磨,內涵極深,令人感慨。
  • 一隻巨型鴿子雕塑去年10月起現身紐約曼哈頓的高線公園(High Line),約16英尺(4.9米)高。創作這件藝術品的藝術家Iván Argote認為鴿子是紐約的標誌動物之一。另一角度看,鴿子其實是多年前從歐洲移居到美國的「移民」,也從另一角度講述了紐約的移民歷史。無處不在的鴿子,見證著這座城市的過去與現在。
  • 事實上,孔子往往是仁知兼言。仁者有知,而知者亦向仁。孔門教人「三達德」,要「智、仁、勇」並修。故而,此處應將仁知貫穿、融合理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