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买彩票app

【撫典識慧】為什麼說交友須交張千載

文/孫書香
一直走到小溪的盡頭,也沒有看見經常與我相對而視的青山。圖為明 唐寅《山水人物冊.臨溪眺覽》(公有領域
示意圖。圖為明 唐寅《山水人物冊.臨溪眺覽》(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660
【字號】    
   標籤: tags: , ,

朋友發達時,不攀權附貴,朋友遭難時,盡心鼎力相助,他籍籍無名,忠義貫千載不絕。

張千載是南宋人,字毅甫,號一鶚,出生於吉州廬陵,就是今天的江西吉安富田鎮,與文天祥乃是同鄉好友,他們從小就在一起讀書,老師視他們為「雙璧」。

文天祥20歲時做了狀元,回家辦酒宴,張家還是座上嘉賓。但兩個人命運不同,張千載一直是個舉人,文天祥顯達後,知道張千載非常有才華,曾多次推舉他出來作官,但張千載不願「攀龍附鳳」,多次堅辭不受,繼續在家鄉種田讀書。

青苗法規定,地方州縣各等民戶,在每年夏、秋兩收之前,可以到地方官衙借貸現金或糧食,以此作爲耕種的補助。圖為《耕織圖冊.插秧》,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張千載不願「攀龍附鳳」,繼續在家鄉種田讀書。圖為《耕織圖冊.插秧》,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1278年,文天祥抗元失敗,被俘後北上被押往大都。張千載聽說文天祥大難臨頭,變賣了所有家產,在文天祥的押解途中等他。

見了文天祥,張千載痛哭道:「我跟著您!」他跑去上下打點,請求一起去大都,以便照料文天祥。元軍統帥敬仰文天祥的忠義,就應允張千載跟隨。一路上,張千載天天服侍被縛的文天祥,給他餵飯,幫他洗漱,就像一個忠心的僕人。

張千載從江南一直跟到大都,文天祥入大牢後,張千載便在附近租房住下來,每天給文天祥送飲食。文天祥在獄中寫的一些詩文,也由他帶出收藏保管。如此盡心盡力,張千載服侍了文天祥三年多,直到文天祥臨刑。

文天祥在獄中寫的一些詩文,也由他帶出收藏保管。(羊妹/大紀元製圖)

張千載用木匣盛了文天祥的首級,將他的手稿書卷匯集在一起,背著木匣和包袱,千里迢迢,將朋友送回廬陵老家歸葬。

後世為紀念張千載,便將朋友間的至高情誼稱為「生死交情,千載一鶚」。朋友發達時不攀附,朋友遭難時,盡心鼎力相助,這種生死之交,其忠義貫千載不絕,所以就有了這句話:交友須交張千載。@*#

參考資料:

李贄《焚書‧卷五‧讀史 張千載》
《橫塘張氏譜》

點閱【撫典識慧】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供養天女
    明代張誼的《宦遊紀聞·抱佛免罪》裡記載了一個「臨時抱佛腳」故事,過去我也認為這都屬無稽之談,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怎麼能管用?但現在看來,佛法的無邊確實遠超現代人的想像。
  • 五代周文矩《西子浣紗圖》西施 伍子胥 千金小姐
    伍子胥千金報德史貞女,就是漢語中「千金小姐」一詞的來歷。現在把大戶或官宦人家的未婚女子恭稱「千金小姐」,意為出身名門、富貴顯赫,大謬其意啊。
  • 莊子 莊周 夢蝶
    兩條相濡以沫的魚,沉浸在相互依附的滿足中,黏膩得彷佛誰也離不開誰,這種相親相愛固然感人,但魚兒應該清醒:它們不過是泥濘境遇中的暫時聚湊。
  • 南宋 梁楷《布袋和尚圖》,絹本,上海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紅樓夢》裡的妙玉,自稱「檻外人」,因她最喜范成大的一句「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而且,《紅樓夢》裡的「鐵檻寺」、「饅頭庵」,也都來源於此,那麼「檻外人」是什麽意思呢?
  • 現代人往往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說成「男人喜歡追求漂亮的女人」,身材苗條的女子被說成了「窈窕淑女」,這都與其真正涵義相差甚遠。
  • 識時務者為俊傑,常被解釋為:順應形勢、認清時代潮流的人,才是英雄豪傑。此語現在多用於規勸告誡,甚至被用來勸降,意思是人要現實一些,不要過於理想,時代已經這樣了,不要一味堅持自己的想法,要順應時代潮流。現代人也常常說,為了你的前途、事業、家庭、子女等等考慮,你就應該「識時務」。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處在春分之後,此時節萬物清潔明淨,所以得「清明」之名也。戰國時代屈原《楚辭》說:「陽氣發兮清明」。公元前的京房《京氏易傳》云:「三月清明節在戌」。由此可見中國古人早在二千年以前對「清明」這個節氣就有了深入的認識。那麼清明節什麼時候變成掃墓節呢?
  • 天象奇觀常常引起觀星族的興趣,也引得關心天象與世運吉凶者的關注,「七星連珠」就是其中一種!你可知「七星連珠」、「五星連珠」從遙遠的時代以來,就是極受古代中國重視的天文現象,古來有句成語叫「珠聯璧合」,就是指這個天文現象。「七星連珠」是什麼意思呢?中國史上第一次七星連珠發生於何時?「七星連珠」是吉兆還是惡兆呢?
  • 俗話以「呆若木雞」來形容人愚笨或受驚嚇發愣的樣子。其實古代「呆若木雞」意指人怎樣的心理精神狀態呢?在歷史上,有精彩的故事,呆若木雞戰勝強敵,我們來看看。
  • 元宵節是個天上人間交會的美好日子。一說到元宵夜,誰能不想起賞花燈呢,宋朝詩人一翦梅盧炳說「燈火樓台萬斛蓮」,元宵花燈照亮天人之間,一夕如晝,更少不了「燈謎」共歡伴,還有那元宵「嘉夜煮浮圓」讓元宵的記憶更深印人心!你可知道這些元宵節俗的來源嗎?嘉節當前,讓我們一起來猜一猜、追一追元宵節俗的時空背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