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3d开奖结果查询-足球心水推荐-双色球官网
撫典識慧

被曲解的成語:識時務者為俊傑

文/孫書香
有原則操守的人,不被利益左右,方能超脫世俗、認清天意、明確使命。(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28243
【字號】    
   標籤: tags: , ,

識時務者為俊傑,常被解釋為:順應形勢、認清時代潮流的人,才是英雄豪傑。此語現在多用於規勸告誡,甚至被用來勸降,意思是人要現實一些,不要過於理想,時代已經這樣了,不要一味堅持自己的想法,要順應時代潮流。現代人也常常說,為了你的前途、事業、家庭、子女等等考慮,你就應該「識時務」。

「識時務為俊傑」語出《三國誌‧蜀誌‧諸葛亮傳》:「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

三國誌.步騭傳殘卷,東晉隸書抄本,高24.2厘米,寬42厘米,現存25行,440字,保存了傳記的後半部和評語的前半部,藏經洞出土,敦煌研究院藏。(貓貓的日記本/Wikimedia Commons

時,甲骨文字型為上「止」下「日」(「止」為行進之意,「日」為太陽),表示太陽運行。本義指太陽運行的節奏、按時應做的事情;「務」,《說文解字》指為使命而奔忙;俊,人高出眾人為俊;「識」有辨別之意。

溯本追源,識時務者為俊傑,本意更多指辨明形勢,選擇去做符合規律、應該做的事,並非為形勢所迫而順應潮流。

孟子說,如果君主考慮的是「怎樣對我的國家有利」,士大夫考慮的是「怎樣對我的家族屬地有利」,普通百姓考慮的是「怎樣使我自己有利」,從國家到個人,上下都以利益得失權衡一切,就會互相爭利而不講仁義,那麼,國家、家庭及個人就陷於危險之中了。

有原則操守的人,不被利益左右,方能超脫世俗、認清天意、明確使命。人生不都是潮平兩岸闊,當風浪來襲,真正的識時務者,目光是長遠的,他不會被時局左右或同流合污,逆勢而行、迎難而上,會成為他當仁不讓的選擇。

如果以一己之私為唯一驅動力,人面臨選擇時,首先考慮的是風險,而不是超越私利的責任與擔當,那麼,「識時務者為俊傑」這句話就成了世故、見風使舵者的託詞。

可見,用實用主義去闡釋古代成語,就完全破壞了傳統文化的內涵。@*#

參考資料:

《晏子春秋‧霸業因時而生》
《孟子梁惠王》

點閱【撫典識慧】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仇英《二十孝圖冊》中的《董永賣身葬父》
    仙女為什麼會看上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下凡的仙女還能回到天上嗎?……董永賣身葬父,孝而有德;仙女秉神旨下凡,助董永還債……留下人神共處的千古佳話。
  • 供養天女
    明代張誼的《宦遊紀聞·抱佛免罪》裡記載了一個「臨時抱佛腳」故事,過去我也認為這都屬無稽之談,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怎麼能管用?但現在看來,佛法的無邊確實遠超現代人的想像。
  • 五代周文矩《西子浣紗圖》西施 伍子胥 千金小姐
    伍子胥千金報德史貞女,就是漢語中「千金小姐」一詞的來歷。現在把大戶或官宦人家的未婚女子恭稱「千金小姐」,意為出身名門、富貴顯赫,大謬其意啊。
  • 莊子 莊周 夢蝶
    兩條相濡以沫的魚,沉浸在相互依附的滿足中,黏膩得彷佛誰也離不開誰,這種相親相愛固然感人,但魚兒應該清醒:它們不過是泥濘境遇中的暫時聚湊。
  • 南宋 梁楷《布袋和尚圖》,絹本,上海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紅樓夢》裡的妙玉,自稱「檻外人」,因她最喜范成大的一句「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而且,《紅樓夢》裡的「鐵檻寺」、「饅頭庵」,也都來源於此,那麼「檻外人」是什麽意思呢?
  • 現代人往往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說成「男人喜歡追求漂亮的女人」,身材苗條的女子被說成了「窈窕淑女」,這都與其真正涵義相差甚遠。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處在春分之後,此時節萬物清潔明淨,所以得「清明」之名也。戰國時代屈原《楚辭》說:「陽氣發兮清明」。公元前的京房《京氏易傳》云:「三月清明節在戌」。由此可見中國古人早在二千年以前對「清明」這個節氣就有了深入的認識。那麼清明節什麼時候變成掃墓節呢?
  • 天象奇觀常常引起觀星族的興趣,也引得關心天象與世運吉凶者的關注,「七星連珠」就是其中一種!你可知「七星連珠」、「五星連珠」從遙遠的時代以來,就是極受古代中國重視的天文現象,古來有句成語叫「珠聯璧合」,就是指這個天文現象。「七星連珠」是什麼意思呢?中國史上第一次七星連珠發生於何時?「七星連珠」是吉兆還是惡兆呢?
  • 俗話以「呆若木雞」來形容人愚笨或受驚嚇發愣的樣子。其實古代「呆若木雞」意指人怎樣的心理精神狀態呢?在歷史上,有精彩的故事,呆若木雞戰勝強敵,我們來看看。
  • 元宵節是個天上人間交會的美好日子。一說到元宵夜,誰能不想起賞花燈呢,宋朝詩人一翦梅盧炳說「燈火樓台萬斛蓮」,元宵花燈照亮天人之間,一夕如晝,更少不了「燈謎」共歡伴,還有那元宵「嘉夜煮浮圓」讓元宵的記憶更深印人心!你可知道這些元宵節俗的來源嗎?嘉節當前,讓我們一起來猜一猜、追一追元宵節俗的時空背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