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300問

「柳絮才」是形容女子的什麼才能?

作者:允嘉若
font print 人氣: 2115
【字號】    
   標籤: tags: , , , ,

謝安(字安石,公元320年-385年),東晉大將軍,出身名門望族,有個人才濟濟的大家族。 《世說新語‧語言》記載,一年冬天寒雪日,謝安與兒女輩開了個講座,講論文義,這在謝家是常有的。驟然,外頭的雪大降,謝安欣欣然,笑嘻嘻對著小輩們問道:「白雪紛紛似什麼呀?」

謝安長兄之子謝朗說:「撒鹽空中差可擬。」就說像是朝空中撒鹽。
長兄之女則說:「未若柳絮因風起。」說更像是柳絮在風中飄飛。

謝安聽後樂得大笑。撒鹽與風中柳絮,雖然都是白紛紛,一沉一揚,一重一輕,情韻實在大不同,霄壤之別啊!

這位聰慧才女就是謝安的長兄安西將軍謝奕的女兒、大將軍謝玄的親妹妹謝道蘊(也作謝道韞),從小聰明伶俐、才華洋溢。後人以「柳絮才」或「詠絮之才」、「詠絮才 」稱讚女子的文才、稱讚聰智美女,就是來自這個典故。例如《紅樓夢》中也以「詠絮才」稱讚林黛玉,〈第五回〉:「可嘆停機德,誰憐詠絮才。」

八歲時的謝道蘊已經熟讀《詩經》,叔父謝安曾問她:「毛詩何句最佳?」她選了這一句,出於《大雅.嵩高篇》 :「吉甫作頌,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謝安稱讚清雅深遠,「有雅人深致」。謝道蘊長成後,叔父謝安作主,將她嫁給了左將軍王凝之,也就是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

註釋:謝安(字安石,公元320年-385年),東晉大將軍,出身名門望族,但是處世低調淡定,曾經和王羲之遊跡山林,直到哥哥謝奕死後才出仕,是東晉非常重要的政治家、軍事家,運籌帷幄,才能出眾。死後追贈太傅,世人稱謝太傅、謝公。#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謝道蘊,東晉人,是宰相謝安的姪女,安西大將軍謝奕的女兒。自幼聰明伶俐、才華洋溢。在她年僅八歲時,有一次謝安問她:「《毛詩》中何句最佳?」謝道蘊回答說:「詩經三百篇,莫若《大雅.嵩高篇》」,又說:「吉甫作頌,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謝安因此對這個姪女大加讚賞。
  • 前秦苻堅率領百萬大軍入侵東晉。晉朝危在旦夕,朝野震動。謝安以征討大都督的身分負責軍事。前方軍情危急,此時謝安卻出人意料地的邀請至親好友,到山中登高望遠,悠然的和人對弈下圍棋,賭別墅。
  • 為何以泰山稱「岳父」呢?是修好兩家婚姻關係起的敬稱嗎?其實,這種稱法背景起因,是帶著調侃意味的喔。這個典故出於唐玄宗封禪時,封禪使、宰相張說和他的女婿發生的一件事。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處在春分之後,此時節萬物清潔明淨,所以得「清明」之名也。戰國時代屈原《楚辭》說:「陽氣發兮清明」。公元前的京房《京氏易傳》云:「三月清明節在戌」。由此可見中國古人早在二千年以前對「清明」這個節氣就有了深入的認識。那麼清明節什麼時候變成掃墓節呢?
  • 天象奇觀常常引起觀星族的興趣,也引得關心天象與世運吉凶者的關注,「七星連珠」就是其中一種!你可知「七星連珠」、「五星連珠」從遙遠的時代以來,就是極受古代中國重視的天文現象,古來有句成語叫「珠聯璧合」,就是指這個天文現象。「七星連珠」是什麼意思呢?中國史上第一次七星連珠發生於何時?「七星連珠」是吉兆還是惡兆呢?
  • 俗話以「呆若木雞」來形容人愚笨或受驚嚇發愣的樣子。其實古代「呆若木雞」意指人怎樣的心理精神狀態呢?在歷史上,有精彩的故事,呆若木雞戰勝強敵,我們來看看。
  • 元宵節是個天上人間交會的美好日子。一說到元宵夜,誰能不想起賞花燈呢,宋朝詩人一翦梅盧炳說「燈火樓台萬斛蓮」,元宵花燈照亮天人之間,一夕如晝,更少不了「燈謎」共歡伴,還有那元宵「嘉夜煮浮圓」讓元宵的記憶更深印人心!你可知道這些元宵節俗的來源嗎?嘉節當前,讓我們一起來猜一猜、追一追元宵節俗的時空背景。
  • 儒家認為揖讓之禮「屈己敬人」的精神是君子之心的表現。而《易經》的哲理則以為屈己敬人的「謙謙君子,利涉大川」,就說謙退有益於人突破環境限制向四方發展。這些都是中華文化重視揖讓的精神所在,而具體表現在生活中的主要場合就是見面的揖禮。
  • 黃帝夢中之人轉生老子?印度人和希臘人同宗?一陣大風帶來的奇跡,真實的歷史,超越你想像。
  • 民間有「做七」習俗,「做七」意指在親人往生後每七天舉行超度法事,「做七」習俗行之久矣,由來為何?為甚麼不行作「五」、作「十」的習俗,而是做「七」呢?做「七」的理據為何呢?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了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