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大发快三开奖结果官网-大发快三开奖结果开户-大发快三开奖结果注册
【中華文化300問】

鶼鰈情深 為什麼比翼鳥要雙飛?

作者:允嘉若
元 錢選〈楊貴妃上馬圖〉。(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24900
【字號】    
   標籤: tags: , , ,

比翼鳥 鶼鶼兩依依

中國古代就有比翼鳥的記載。「鶼鶼」這種鳥就是比翼鳥。

公元前的中國古辭典《爾雅》〈釋地〉記載:「南方有比翼鳥焉,不比不飛,其名謂之鶼鶼。」這種鳥「不比不飛 」,傳說牠們都只有一支翅膀、一隻眼睛,命中注定,一齊比肩才能雙飛。

《山海經‧海外南經》也提到了比翼鳥,說這種鳥的羽色,青中帶赤:「比翼鳥在其東,其為鳥青、赤,兩鳥比翼。」

在《山海經‧西山經》記載了這種鳥外型像鳧:「其狀如鳧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曰蠻蠻。」

春天水暖,比翼鳥齊並共遊、比肩共飛,「池塘水暖鶼鶼並,巷陌風輕燕燕飛」(宋·朱淑真 《春詞二首 其二》)。鶼鶼兩依依,看到比翼鳥,讚歎人間無邊春色!

鶼鰈情深的雙鳥。(喜柿珠寶提供)

比翼鳥 比目魚 鶼鰈情深

夫婦深情厚愛,感情融洽,形影不離可以讚曰「鶼鰈情深」。有時也用來形容形影相隨的摯友。

「鶼」是比翼鳥,「鰈」是比目魚。《爾雅》〈釋地〉記載:「東方有比目魚焉,不比不行」,名字叫做「鰈」。明代李時珍的 《本草綱目‧鱗四‧比目魚》中說:「魚各一目,相並行而行」。 鰈鰈形影不離。

比翼鳥 怕則怕孔雀東南飛

唐代時,楊玉環得到唐明皇寵幸,選在君王側,冊封貴妃。後宮佳麗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還有後宮才人等等,一朝都失去了天子的顧盼。三千寵愛在楊貴妃一身,從此君王不早朝。

君王貴妃祈願生生世世相從相隨,不分離。白居易《長恨歌》就引用了「比翼鳥」和「連理枝」形容彼情彼景:「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寶末年大唐國勢由盛轉衰,安祿山叛變,以討伐楊氏為藉口,引兵攻皇都。唐明皇出奔,到了馬嵬坡前六軍徘徊,持戟不願發,請以貴妃的死塞天下怨。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其實,《山海經‧西山經》還記載了,比翼鳥蠻蠻出現,是天下大災禍的徵兆,「見則天下大水」。

@*#

──點閱【中華文化300問】系列──

責任編輯:方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是白居易《長恨歌》詩中傳誦千古的名句,用以描寫唐明皇及楊貴妃的淒美愛情。但是「比翼鳥」與「連理枝」一詞卻非始創於白居易。
  • 元宵節又有「小過年」之稱,古代直到元宵燈節熱鬧「猜燈謎」又叫「打燈謎」,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製謎,猜謎的人眾多。元宵節除了賞花燈外,就讓我們一起體驗傳統的猜燈謎遊戲吧!
  • 唐玄宗李隆基天賦異稟,雖好雅樂,但秉性十分清淨。由於他崇尚文藝、慕仙向道,玄宗一朝信仰文化、樂舞風尚蔚然成風。
  • 一個輝煌的偉大時代,都有賦有天命的主角擔綱推動歷史的軌輪,完成歷史大戲。商代的中興之主武丁和他的王后婦好就是這樣一對天造地設的「神彫王侶」,珠聯璧合創造不少神蹟,共構了商代中興的大時代歷史,共譜了一曲千古佳偶的愛情史詩。從商代墓葬出土遺物中神遊這些歷史,隱隱然感應:神之手塑造了時代佳偶、創造了時代奇蹟!
  • 「陰晴圓缺」月象無常,無常又是月亮的常態。月如無恨月長圓:恨人間生離死別不得圓滿?恨人間成住壞定滅律不能超越?或是「恨鐵不成鋼」?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的中秋故事留下怎樣的遺恨?蘇東坡詩《中秋月》吟:「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中秋夜年年來,明月夜不長好,此事古難全!如何脫凡律不為陰晴圓缺所牽?
  • 美國一對結婚73年的恩愛夫妻,在安寧病房的最後告別,感動無數網友。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處在春分之後,此時節萬物清潔明淨,所以得「清明」之名也。戰國時代屈原《楚辭》說:「陽氣發兮清明」。公元前的京房《京氏易傳》云:「三月清明節在戌」。由此可見中國古人早在二千年以前對「清明」這個節氣就有了深入的認識。那麼清明節什麼時候變成掃墓節呢?
  • 天象奇觀常常引起觀星族的興趣,也引得關心天象與世運吉凶者的關注,「七星連珠」就是其中一種!你可知「七星連珠」、「五星連珠」從遙遠的時代以來,就是極受古代中國重視的天文現象,古來有句成語叫「珠聯璧合」,就是指這個天文現象。「七星連珠」是什麼意思呢?中國史上第一次七星連珠發生於何時?「七星連珠」是吉兆還是惡兆呢?
  • 俗話以「呆若木雞」來形容人愚笨或受驚嚇發愣的樣子。其實古代「呆若木雞」意指人怎樣的心理精神狀態呢?在歷史上,有精彩的故事,呆若木雞戰勝強敵,我們來看看。
  • 元宵節是個天上人間交會的美好日子。一說到元宵夜,誰能不想起賞花燈呢,宋朝詩人一翦梅盧炳說「燈火樓台萬斛蓮」,元宵花燈照亮天人之間,一夕如晝,更少不了「燈謎」共歡伴,還有那元宵「嘉夜煮浮圓」讓元宵的記憶更深印人心!你可知道這些元宵節俗的來源嗎?嘉節當前,讓我們一起來猜一猜、追一追元宵節俗的時空背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