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探索

命運天定嗎?(205)隔世報應 夢和尚預示

作者﹕泰源

秋分,天地和合之時。(容乃加/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11512
【字號】    
   標籤: tags: , , , ,

一報還一報 隔世報

趙令衿(公元?-1158年)是宋太祖趙匡胤次子燕王趙德昭的玄孫,襲封安定郡王。他自幼刻苦讀書,《宋史》稱他「博學有文聲」,紹興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任泉州太守。《泉州府志·名宦》對趙令衿有這樣的記載「博學能文,在郡留意教養,在任十幾年,大有政績」。

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他正值少壯之年,到南康(今江西星子縣)任司錄參軍。經過蘄州(今湖北蘄春)一遊五祖山時,曾經有一次預示因緣果報的遭遇,和他的前世有關。

他一個人在雨中登上了五祖山最高處,到了白蓮池亭,天也放晴了。他在一塊大石上休息,恍恍忽忽好像在夢中,見到一個老和尚。和尚對他說:「您這一去廬山不會遇到太大的苦,只是到了晉州將會有失去孩子的悲痛。由於您過去曾在晉州作官,因事拘押了一個民婦,使她失去了自己的兒子,現在是報應呀!」。

趙令衿找了找四周沒有人來過的跡象,和尚卻就不見了蹤影,而這裡又不像做夢的地方。拘押民婦的事、晉州這些話猶在耳,可是都遠在天邊,摸不著邊。他返家後對家人說起這件事,大家都感嘆詫異。

明 沈周 《廬山高》。(公有領域)

次日,他攜帶家眷從祖山到了黃梅縣(今屬湖北)。到黃梅縣的隔天,天又下雨了,他們一家沒有趕路,小兒子善郎卻忽然得了急病。黃梅縣令吳宇趕到他家,不期然談起該縣的地理沿革,說道:「本縣在唐朝時曾屬於南晉州,現很少有人知道這件事。」趙令衿聽到「晉州」心中一驚,知道那和尚的話非假,他擔心兒子善郎活不長,就許願要剃去頭髮當和尚。

過了四天,善郎還是死在白湖驛站,離黃梅縣不過三十多里路,趙令衿親自記下這件事。

趙令衿雖貴為宋室皇族,但仕途坎坷,曾多次被罷官,二次入獄。因他生性介直,不甘和當朝奸邪同流合污,數次「言事忤旨」,言行都和秦檜之輩相違,所以受到秦檜的陷害。秦檜對他恨之入骨,下了密令,要置他於死地。他命不該喪,文書送批之際,秦檜病重不能視事,倖免死難。

資料來源:《夷堅志》、《晉江方志》

附篇八字實例分析:讀書出色才能出眾女命 傷官用印

                  (大紀元編輯製圖)

此造出生日日干為乙木,所以屬乙木命,生在夏天五月,先看一下有什麼特徵:夏月火旺土燥,乙木者,夏如禾稼,禾稼皆枯,木氣盡洩,非癸水滋培不為功。癸水有調和氣候,換回造化之妙。故癸透有根,富貴可期;水得金生,源長流遠。此為五月乙木之正用。

現據上述之原由,檢查下此命造配合得如何?只見真有癸水透出時干,可惜地支並無水根,反見坐未燥土,水力已減。幸得年支見有申金,金能生水,源長流遠。喜水調候的問題基本上可解決。

接著再看乙木身強弱的問題,因五月丁火司權,乙木見火,木氣盡洩(木生火),最好地支能見有寅、卯之強根,和天干甲木之助力。

乙木見火,木氣盡洩(木生火),最好地支能見有寅、卯之強根,和天干甲木之助力。(張又天/大紀元)

現查地支不見有木之強根,反見巳午未三合火局,更洩木氣。天干丙火傷官透出,幸見一甲木在乙木旁邊,此謂「藤蘿繫甲」。乙木為陰木,性本陰柔,故喻為「藤蘿」,甲木為大樹,乙木繚繞甲木大樹而長。如藤蘿繫松柏,必將大大增強了日干乙木的力量,彌補一下地支無強根的遺憾。

如上見有癸水調候和生乙木,甲木之幫助乙木,使其不至身大弱;下見有申金發水源,使癸水源長流遠,故此命亦算合格,但並不入上上之格。

缺點是日主乙木地支無強根,巳午未三合火局透丙火洩氣太過。用神癸水地支無水根,也無濕土,全靠申金生助;但申金受火局之剋和阻隔,生水之力大減,使此命不能更上一層樓。

女命傷官透出,有金水配合,讀書出色,才能出眾。辛金運生癸水有利,入讀名流大學;庚運同樣有利,出外留學。畢業後長期在國外從事教學、研究、媒體工作,及參與各級競選活動等,得助於大運走東北木水之地。大運喜木、水、金,忌火、土。@*(本系列待續)#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朝時期,有師徒地師倆人,踏著山脈去尋訪吉地,一直從陝西追到四川。到了四川某縣,他們果然找到了,可是找到的吉穴在無意間卻又失於旅店主之手。後來,他們三家人竟然都能從這個吉穴分沾福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羅浮山在廣東惠州府,靈異的現象一向就很多,真正修道的人常常住在那裡。有一增城人,又窮又病,常進羅浮山採藥。有一天,他採藥來到一座山,巧遇兩個修道人現身,他無意中聽到一席話。兩個修道人觀星的預言竟然應驗了。真實情況是怎麼回事?
  • 未來的事情難以預料,如果以眼前的處境來推斷一個人的終生,那可能會失之千里。岳家嫌女婿變窮悔婚,而女兒守婚約,終得好結果。
  • 一幫馬賊在大白天搶劫了朝廷的官銀。名捕的妻子追上了馬賊。婦人嗓音清亮,順風向馬賊呼喊道:「我是保定府某名捕的妻子,為了追回官銀,特地找你們索要。你們趕快把官銀放下,否則就要吃我的彈丸了!」後況如何呢?
  • 兩個年輕人都意外地娶了個「老婆婆」,後來,一個失財逃家,一個迎來嬌妻美眷又得財,結果大不同,其轉機的關鍵為何?是機運或另有其他原因?
  • 清朝初期,江蘇揚州地區的寶應縣,有個捕快叫韓五,經常窮得揭不開鍋,不能供養老母。他想,自己常常捕捉響馬,何不試下自己當響馬,也可能搶得幾個錢?買些糧來供母親食。結果差點丟了命,然而,結局又出人意表。
  • 清代秦晉配的傳奇。蔣生的姐姐說:「現在正有一事為難。弟媳已經準備做阿婆了,但她還是垂著頭髮作女兒的打扮,讓她改變裝束,她不同意。現在我弟弟有幸歸來,事情應該怎樣辦?」這一對夫妻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不尋常的故事……這一天花燭高燒,蔣生、秦娘拜堂在前,兒子、媳婦拜堂在後。觀看的人都拍手叫好,認為這是一件從來沒有過的盛事。
  • 他把自家、妻舅家的財物揮霍一空,又借來的錢也揮霍殆盡,這時的他遍身長膿瘡,童僕紛紛逃去,只落得與一位乞丐住在破廟中。這樣的他又怎能轉變為河道總督呢?
  • 清朝時,宜昌縣有一許翁,年輕時,家裡一貧如洗,以擺渡為業。清文宗咸豐年間許翁突然致富,人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其致富背後當有不可告人之處。許翁孫女出生,是在搭他船的客人死去當年,她難道就是那個客人轉世投胎來的嗎?
  • 一個普通女子怎樣挽救了自己的丈夫和家庭?她的人生給後人什麼借鏡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