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元宵節燈會流光溢彩 古今華燈交輝

作者:容乃加
元宵節燈會流光溢彩映古今 。圖為2018年元宵節,臺灣燈會一景。(容乃加/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42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元宵節花燈秀

元宵節從唐代起又有「燈節」之稱,「賞燈火」成了元宵節的主秀。中華文化的傳承重地台灣從2001年起,每逢元宵節,就舉辦「台灣燈會」(Taiwan Lantern Festival)之秀,延續1990年開始的「台北燈會」。賞心悅目的燈光盛會,在元宵的夜空金碧溢彩和先代的流光交輝。

2018台灣燈會真善忍燈區,展出由法輪功學員集體創作、世界最巨大的「法船」花燈,金碧輝煌的場景,吸引大批民眾圍觀、拍照,與其旁的「神駒天車」相互輝映,更顯璀璨殊勝。(蔡上海/大紀元)

曾瀏覽了北宋時人過元宵節的記載,當時有五夜不宵禁,各種吃喝玩樂玩意兒雲集於燈會場,「小過年」的氣氛喧鬧,歷經幾世紀交替,餘緒猶溫。

在這裡,一面透過北宋遺老孟元老所著《東京夢華錄》的紀載,回顧北宋的元宵節燈會景況,一面欣賞今年的臺灣燈節的金碧輝煌。從古文、今照的對比,欣賞元宵燈節的流光溢彩,真個是古今交輝……

流光穿越時空交會古今。2018年臺灣燈會一景。(容乃加/大紀元)

北宋京城元宵燈會

《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京城過元宵的盛況,在正月七日,燈山上彩,金碧相射,錦繡交輝。燈山就彷如現今的元宵主燈,北宋時就利用絞繩送水、儲水在燈山高處,逐時從燈山尖處放水,順著燈山流下形成瀑布。

想想那定時流下的燈山水瀑造成的華麗幻美,相對於現今燈會的整點點燈的燈光幻彩秀手法,可不是異曲同工、各呈奇妙嗎?

吳彬「歲華紀勝圖--元夜」,畫出宋代元宵鰲山燈,氣勢恢弘,有5、6層,每一層都有機關,裡面裝有人物啊,雕梁畫棟,甚至有很多機關,可以噴水、作瀑布,類似現今的主燈。(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藏)
2018戊戌年臺灣燈會主燈(容乃加/大紀元)
2018年臺灣燈會一景,燈光模擬阿里山保育河川的水影。(容乃加/大紀元)
2018台灣燈會,圖是懸空燈區標誌圖騰。(蔡上海/大紀元)
2018台灣燈會座落於故宮南院內的「國際暨友誼城市燈區」的浪漫夜景。(蔡上海/大紀元)

北宋燈會的會場,設有中門、左右門的牌樓,整個場裡華燈和綵飾紛陳。彩山左右,結綵裝飾文殊、普賢,跨獅子、白象。其手指都出水五道,手還會搖動,從這裡展現當時花燈製作的奇巧。

清 《昇平樂事圖.白象花燈》,象馱著插有如意、戟之花瓶,具有太平有象、吉祥如意的寓意。(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藏)

 

2018年臺灣燈會宗教燈一景,媽祖和順風耳、千里眼。(容乃加/大紀元)
2018年臺灣燈會一景,大王獅。(容乃加/大紀元)
2018年臺灣燈會一景,魚龍共舞。(容乃加/大紀元)
2018台灣燈會真善忍燈區展示「神駒天車」花燈,創世的主佛(轉輪聖王)坐在金龍蓮花臺上,駕著飛天神駒來到人間。(容乃加/大紀元)
2018年臺灣燈會宗教區展燈一景。(容乃加/大紀元)

從北宋彩山左右結綵的菩薩像和山礬畫滿的神仙故事,顯現了北宋元宵節濃厚的敬天敬神的信仰,承接著漢武帝的正月春祀太一神的敬神傳統。北宋觀賞台上設有皇帝御座,皇帝賞燈,出會百姓「與民同樂」,延續了漢文帝留下的傳統。

元宵節2018年臺灣燈會宗教區展燈一景。(容乃加/大紀元)
2018年臺灣燈會一景,草龍。(容乃加/大紀元)

北宋的燈會場上,也展現奇幻的技巧。當時人在左右門上,各以草把縛成戲龍的形狀,用青幕遮草籠,草上密置燈燭數萬盞,遠望過去,那蜿蜒的形狀有如雙龍飛走一般。

2018年臺灣燈會懸空燈區一景。(容乃加/大紀元)
2018年臺灣燈會懸空燈區一景,以柿子和葫蘆組合造型,象徵上天賜福。(容乃加/大紀元)

北宋的元宵節燈會盛景,交織著今人元宵燈節的金碧輝煌。看古今元宵燈節的金碧生輝、流光溢彩,古代華燈映今人,傳統的傳承其來有自啊!

2018年臺灣燈會,土產文物區一燈景,。(容乃加/大紀元)
2018年臺灣燈會,科技產物區一燈景。(容乃加/大紀元)
2018臺灣燈會「童趣玩嘉燈區」《哆啦A夢來嘉過年》巨型主燈超吸睛,以及日本5大吉祥物氣墊設施和「超萌軍團大遊行」,連日來吸引大批親子人潮觀賞。(蔡上海/大紀元)

@*

責任編輯:方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臺灣歡慶元宵節系列活動,除了臺灣燈會今年在桃園舉辦之外,最有名的就是「北天燈、南蜂炮」;此外臺東炸寒單、臺北燈節、高雄燈會藝術節、苗栗(火旁)龍等一系列元宵慶祝活動,吸引國內外遊客一起體驗臺灣元宵節的吉慶繽紛。
  • 古時的元宵節熱鬧過「狂歡節」,浪漫過「情人節」。中國傳統元宵節的活動,蘊含的浪漫情懷、傳統倫理的感召力,以及中華文字的底蘊,是西方節日所沒有的。
  • 元宵節被稱為過年的尾聲,因此有「小過年」之稱,台灣各地也有不少絢麗的燈會及相關慶祝活動。但除了台灣,受中華傳統文化的薰陶,亞洲多國或是在華人聚集的歐美地區,都有著過元宵節的習俗,但過節方式卻各具特色,旅遊搜尋引擎Skyscanner盤點各國過元宵節的方式,帶讀者一探究竟。
  • 中國傳統過年的節慶到了元宵節達到最後一波的高潮。元宵夜老老少少熱鬧歡騰,賞燈會「鬧元宵」,將過年迎春劃下圓滿的句點。說鬧元宵賞燈火的慶祝活動到底是從何時開始的呢?傳說有很多種……
  • 一對璧人在動盪的亂世遭逢國破家亡,歷經千辛萬苦,什麼因素讓他們終得以「破鏡重圓」?同時演繹了元宵節的重要情素。
  • 射文虎, 覓鰲山, 燃燈一盞報平安。
  • 踢毽子是我國傳統的體育運動,是古代「博戲」的一種。中國人踢毽子的歷史很長,在漢代的畫像磚上已有踢毽者的形象了。古人認為踢毽子最初來源於蹴鞠,而蹴鞠相傳為黃帝所作。這麼看來,這小小的毽子,其來歷也非同尋常。
  • 每年的3月17日,紐約市都會在第五大道舉辦盛大的聖派翠克節遊行,這是全球最著名的聖派翠克節慶祝活動之一。聖派翠克節(St. Patrick's Day)的習俗包括穿戴綠色服飾、飲用綠色啤酒或蘇打水、裝飾三葉酢漿草,愛爾蘭矮精靈是常常出現的角色。而在中國,雖然沒有專屬於綠色的節日,但許多飲食文化、民間習俗與傳說,也蘊含著與聖派翠克節相呼應的元素,聯想起來還別有一番風味。
  • 過年在中國各地有著豐富多彩的習俗和傳統,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慶祝方式。但團聚、祭祖、祈福和歡慶的主題在全國範圍內都是共通的。在中國的古代,人們又是怎樣過年的呢?
  • 人一生周期除了生死之外,成年和結婚、生子都具有人生階段轉換的重大意義了。所以在這些重要的日子,都留下一些具有特色的民俗禮儀,豐富這些日子的內涵,同時也給予人豐厚的祝福!本文就來說說喜獲新生兒的民俗禮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