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体育博彩网站 - 体育

當老師不盡職盡責 減祿運

作者:李小明

村童鬧學圖蘇繡。(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4335
【字號】    
   標籤: tags: , , ,

清朝時,鄞縣有位書生,文章寫得非常好,但是卻一直沒有考取功名,只能做個私塾的教書先生。

有一天,書生病了。夢中,他來到了一個官署。書生仔細一看,發現這裡竟然是陰間。

這時,來了一個小官吏,正好是書生以前的朋友。於是書生問他,自己會不會真的因為這場病死掉?

他的朋友說,你的壽命沒有到頭,但是祿運用完了,恐怕很快就真的要來陰間了。

書生聽了說:「我平生只靠教書養家餬口,並沒有損害或糟蹋什麼東西,怎麼會把祿運先用完了呢?」

他的朋友嘆口氣說:「就是因為你收了錢,卻不好好給人家上課,才會這樣啊。陰間認為這就是浪費,屬於沒有功勞,白吃飯。因此消減了你的祿運以彌補你造成的浪費。所以你的壽命沒完,祿運卻已經用完了。」

清·華喦《桐屋鬧學圖》(公有領域)

「老師原本是很尊貴的職位,屬於『君、親、師』這『三恩』之一。但你收了學費卻誤人子弟,這個比幹別的職業玩忽職守的罪責還要大。這樣的人,有官祿的會被減去官祿。沒有官祿的,會減去食祿。一點一滴都計算得絲毫不差。」

這位朋友接著說道:「世人看到一些有才華的讀書人很窮或是英年早逝時,總是埋怨老天不公,卻不知道這其實是他們自己造成的,大多都是因為觸犯了這一條。」

書生聽完後悵然地醒來,果然病情不見好轉,不久就去世了。

臨終前,他把自己在陰間的這段經歷說了出來,以告誡親友不要犯同樣的錯誤,人們才知道了這件事情。

(事據《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

責任編輯:蘇明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朝乾隆時期的紀曉嵐能文能武,才思敏捷,一次脫口而出稱乾隆帝為老頭子,不巧被乾隆帝聽到,他如何用自己的機智全身而退呢?
  • 薛夏還沒有出生,二十年後的命運就已經定好了;夢中,神明提前數年告誡霍易書,並以一首詩隱藏了他的官運運程。他們的命運就像是按照是先寫好的劇本在上演一樣。問題是,誰寫了這樣的命運「劇本」?又是誰,在哪裡,看到了這個還沒有上演的「劇情」呢?
  • 許多人聽說過輪迴轉世,甚至正史中也有記載,但是鮮少聽說過人的魂魄短暫進入輪迴,又重新返回到原本肉身的奇聞。
  • 一個沒有知識的鄉村富翁,卻有大福氣,沒災沒難、沒病沒痛。人的福氣到底從哪得來?有一次他家中有個婢女上吊死了,被報官,事情又發生了奇蹟的轉折……
  • 幽默風趣今人愛,古人也愛。以下是近兩千年前的笑話,出於邯鄲淳(約132—221,東漢末到三國時代)編輯的《笑林》。古人的笑談說了些什麼?晶瑩閃亮的光彩是什麼呢?
  • 這是儒家心性修煉之關鍵處。某種角度講,這也是孔門教人勇敢的地方——直面人生。不管人生道路是通途還是布滿荊棘,都在其中成就自己。
  • 齊國有個姓國的人,因「盜」發家致富,宋國有個窮人向氏跟國氏請教秘訣,卻因「盜」而遭殃入獄。他們兩人的「盜」術為何有這般天壤之別呢?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賞賜有禮—清代文獻中的天子禮物」特展,展期至至6月8日。
  • 一個「志於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壞事。當然,他在修養仁德的過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過錯誤,做過錯事,但他心裡是明白的,是願意改正的,最終會做一個好人的。宋儒說,「苟志於仁,未必無過舉也,然而為惡則無矣。」
  • 蘇東坡(清玉 繪圖/大紀元)
    從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為一談,代代歡歌與悲語的記憶在此時空延展,生死交織的特殊時空在此時交敘。蘇東坡(蘇軾)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虛擲,四時之變,無如此節者」。東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節中的有哪些令他難忘的生命腳印呢?讓我們從他的詩集中尋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