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過年了,新年到!市井庶民們放鞭炮迎新年,文人們畫畫迎新年,過富貴風雅年!慶賀新年有專門的畫嗎?除了人們熟悉的「年年有餘」、「招財進寶」,還有……在中國古代繪畫中,文人畫家的「歲朝圖」就是專為慶賀新年而作的畫;在現代,「歲朝圖」又成了探索古代年俗的文獻庫。
從宋代開始,歷朝歷代留下許多精品《歲朝圖》──「民俗歲朝圖」、「歲朝清供圖」。本文《賞〈歲朝圖〉過個富貴風雅年》將作系列的導覽,帶給讀者喜氣,也過個富貴風雅年!
賀歲吉祥 《歲朝五瑞圖》
中國古人用什麼慶歲迎春迎新年呢?古人喜愛用「五瑞」──五種祥瑞物品來迎新年。看《歲朝五瑞圖》中的吉祥物,可以了解古人在藝術作品中,運用象徵物迎春、迎福的巧思。
清朝精品《緙絲歲朝圖》

這清朝緙絲精品畫《緙絲歲朝圖》,主體是湛藍的龍紋大花瓶,被水仙湖石盆栽和圓果盤烘托著,又是花又是果,象徵新年「繁茂昌隆」之盛景。
畫面中呈現的白蓮、杮子寬腹小瓶和繫著絲緞的玉如意,寓意「百事平安如意」,配以「水仙和湖石盆栽」,寓意群仙賀壽。此畫蘊意深厚,佳意傳祥。
緙絲,也稱「刻絲」,是中國傳統絲織品之一,它有一種特別的織法叫「通經斷緯」法,其特色是以緙織方式織造,緯線並沒有橫貫全幅,僅在需要處與經線交織。做出來的成品是正反兩面都一樣,而且在不同色彩之間並不相連,拿起來懸空看,可看到點點孔洞,就像用刀子鏤刻似的。
「通經斷緯」技法是從唐朝時開始用於絲織品的。到南宋時期,緙絲的技巧已進展到可以模仿書法畫作,而且風格細緻柔美,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喜慶新年《歲朝五瑞圖》

此幅清代戴熙所作的《歲朝五瑞》,包括臘梅、南天竹果、奇石、石菖蒲、水果等,表達祝長壽、瑞祥之意,是一種不受傳統拘束的組合:臘梅象徵高潔、南天竹果寓意平安、菖蒲象徵福氣、奇石代表穩固、水果展現團圓美滿。在新年佳節繪出如此討喜的題材,畫家的心境想必也是喜慶歡樂的。
在戴熙此幅《歲朝五瑞圖》中,同時出現沒骨法和白描法,兩者壁壘分明,既互相牽制又互補互成。瓶和盆本身是以白描畫就的,白描的線條有篆字筆意,細緻乾淨,凝斂清朗。而奇石和植物則用沒骨法,這個沒骨法沿用了白描素淨的餘緒,用筆極簡,筆墨雋妙。因此,瓶盆和植物能契合相屬,能夠很輕易地結合起來和奇石相抗衡。
何故需要抗衡?原因是瓶盆和植物予人的感覺是素淨清新的,而奇石則完全相反,是濃重鬱黑的,感覺就是上頭輕下頭重。這可能是畫家有意安排的一種特殊張力吧。
那麼這個黑黝黝的奇石有什麼特別之處?畫家先以淡墨掃出整個奇石,包括朝外的塊面及輪廓,當水分將乾未乾時,再以濃墨重重地點染,使奇石層次分明,同時做出質感。經過一番「融合妙化」之後,最終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方玲瓏有致、渾然天成的寶物。
奇石原物想必是吸取了百千年的山川靈氣,在黝黑的軀體裡蘊足了剔透巧意,成了一方讓人愛不釋手的精品。
我們何其有幸,適逢畫家以它為摹本,揣摩它的精華,完成《歲朝五瑞圖》並把它匯入了《歲朝圖》這個民俗文化的大潮裡,浩浩蕩蕩地往時光深處行去。數百年後的我們,很幸運地能在這個藝術形式中,接收到迎春、納福的美和善,並以之過個富貴風雅的年。@*(本系列待續)#
點閱【過個富貴風雅年】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古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