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竇易直(生年不詳,死於公元833年4月29日),字宗玄,諡號晉陽恭惠公,在唐敬宗和唐文宗兩朝當過宰相。
竇易直原名叫竇祕,家族認祖漢朝大將軍竇武。祖父竇元昌,彭州九瀧縣令。父親竇彧,曾任職廬州刺史。竇易直小時候,家境貧寒,在村裡小學讀書。教他的老師是位老叟,有道術,但別人都不知。
一天傍晚,風雪暴至,學生們回不了家,便住宿在破舊的屋子裡。那屋裡實在太冷了,大家都爭著往火堆旁邊擠,唯獨竇祕一人睡在一邊。夜深時,老叟親自將竇祕扶起來,對他說:「竇祕,你以後定當大官,富貴長壽之極,你要勤奮刻苦,自重自愛。」

竇易直舉明經科進士,為秘書省校書郎,此後十年不應辟,以考試書判入等,授藍田尉。他為人良厚、忠實。當他在華陰令任上被升為左拾遺時,士大夫聞訊,都高興地說「竇易直被提拔了,正直之道可以推行了!」
竇易直入仕十多年,常居散官,不應請辟;擔任節度使時,也以公廉聞名。在相位,未嘗論用親黨。新舊唐書記載和資治通鑑都記載,竇易直以避免表現裙帶關係聞名。開成二年(公元837年)唐文宗曾對當時的宰相們評價竇易直:「你們推薦人的時候不要在意親疏。朕聽聞竇易直為相時,不用親人故人,如果這些人有才而因為避嫌而遭他棄用,這也不是至公之舉。」
然而,竇易直在公事上舉薦人時並不避嫌。在唐德宗幸駕奉天時,那時竇易直剛當上明經進士,也隨駕西遷。他坐著一頭跛驢來到開遠,城門就要關閉,但是人多路窄,竇易直看見這情形不敢往前走。忽然有人大聲喝叱他的驢,同時捶打驢的後背,驢便疾馳奔入了城門。他回頭看見一個穿黑衣服士卒,向他高聲呼叫道:「請秀才以後不要忘了今日城門這件事!」
到了竇易直做了朝中宰相時,他未忘開遠城受助一臂之力的事。他訪察到了黑衣兵士的兒子,不斷地提攜他,使他在官場中連續升遷,榮耀騰達。
資料來源:《因話錄》
附篇八字實例分析:青年因心臟衰弱而亡之命

命造八字和大運:
分析:命造丁火命,生於十月亥水當旺,三冬火氣巳絕,丁火寒微之時。此時天干再透出一辛金生旺兩壬水,又自坐亥水(地支二重亥水),官(壬水)多變殺,殺重身輕,全賴時支寅木支撐。
然寅中甲木不透,寅亥合木,丁壬合木,但年支戌土,月干辛金,不能入化木格,唯有用木化水生火。但寅木周圍被水浸著,也成了濕木,再多濕木恐也難生火。
年支戌土,雖可止水,但戌土不透,僅作中流砥柱,不能救天干雙壬化剋身;且用戌土製水亦必洩火氣。己身衰弱,再去生土,剋洩交集,更為不利。
故此造官鬼(水)剋身太過,救持不力,再行北方水運,恐丁火熄滅,不為佳造。
且複習一下「醉醒子」中關於丁火的論述:丁火其形一燭燈,太陽相見奪光明。得時能鑄千斤鐵,失令難熔一寸金。雖少乾柴猶可引,縱多濕木不能生,其間衰旺須分別,旺比一爐衰一檠。
這就是說:丁火好像燭光或燈火一樣,如果遇到丙火太陽,那麼丁火的光芒就會遭其僭奪蓋住,而變得黯然失色。當丁火很強的時候,可以冶煉鑄造大量的金屬;然當丁火很弱的時候,則可能連一寸金子都銷熔不了。倘須用木神來生丁火,只要木柴是乾的,再少也燃燒得起來;如果木柴是濕的,那麼縱使再多的木來生助,也是燃燒不起來。這其間的差別必須分辨清楚才行,因為丁火旺時就好比一個大熔爐,丁火弱時則微如一盞小油燈。
在此造裡,我們可分析出,這裡的丁火弱如一盞小油燈,失令難熔一寸金,縱多濕木不能生,就是這個八字的寫照了。
早年就走北方水運,丁火之大忌。到了癸丑大運,戊子流年,癸水再剋丁火,地支命、運、年亥子丑三會北方水局,丁火終於熄滅。丁火主心,竟因心臟衰弱而亡。@*#(本系列待續)
責任編輯:古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