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的毒笑話《笑得好》選譯

笑得好起死回生 祝壽高120歲惱了壽星

作者:允嘉徽

松柏終會枯、南山終也爛。如何不得死?(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3360
【字號】    
   標籤: tags: ,

祝壽的賀辭要怎麼說?怎麼說才不逆壽星的心意?常聽祝賀壽星的吉祥話「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三百年前的中國人,有人聽了這祝賀反而覺得不是味兒?為什麼呢?

清朝醫家石成金著錄的祝壽笑話「浮世繪」,反映了當時的世道人心。他說「人以笑話為笑,我以笑話醒人」;他以游戲三昧作「度世金針」。從以下選錄的二則笑話中看人世、人事在迷途的輪迴,甚是可貴。

祝壽限定歲數惱了壽星

有個老翁過百歲生日。
有個登門慶壽的賀客祝賀他說:「祝賀您長壽過一百二十歲。」
老翁聽了大怒道:「我又不會吃了你家的飯,為何限定我的歲數,不許我多過幾百年呢?」

石老評語:「人心難足,百歲上壽,既至百歲,則又思再倍於前,少亦不喜,即過千萬年,還說不多。」

松柏南山難「不得死」

老翁生日,一祝壽賀客說:「願您壽如松柏。」
老翁愁眉糾在一起,不高興地說:「松柏雖然長壽還是會枯死。」
又有一個祝壽賀客說:「祝您壽比南山。」
老翁也是愁眉不喜,說:「山也終有爛的時候。」

二人就問他:「松柏南山,如此長久,您都不喜歡,請問您要怎樣才得如願?」
老翁點頭說:「依我的心願,不論過幾千、幾萬年,只要不得死。」

石老評語:「人人本有長生藥,自是迷徒枉擺拋。」

可見石老見得清、悟得生命之初來處。回歸生命的本源,才能得長生藥;盡在人間尋只是逛迷途!@*#

責任編輯:方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個百歲的老人,別人看他富貴滿門、子孫滿堂,真是羨煞人了。可是富貴十全的老人卻還有樁憂愁事兒,猜猜,他為何攢眉不樂?在百歲壽辰那天……這是選譯中國十八世紀,清代石成金的度世笑話集《笑得好》。現代人,看一看近三百年前的「毒笑話」,今昔比一比,也能「笑得好」,笑出自省、回復善性嗎?
  • 百蟲之長「龍」有一天下了一道命令:凡是蟲輩中有三個名字的都要治罪。蚯蚓和蛆雙雙去避難。蛆問蚯蚓:「你怎麼有三個名字?」蚯蚓答說:「那識字的叫我為蚯蚓;不識字的叫我為曲蟺;鄉下沒知識的人,又叫我做寒現;這不就三個名了?」……三百年的毒笑話清代石成金《笑得好》選譯,笑得好笑出醒悟、笑回善性。
  • 《笑得好》表面是笑話,內蘊是世道、是人心。看《笑得好》怎樣「笑得好」?將心比心。看一看近三百年前的「毒笑話」,同時,比一比、較一較今昔,願天下人都能「笑得好」,找回人之初的善性、善心。笑點:剩個窮花子與我混混!
  • 這是儒家心性修煉之關鍵處。某種角度講,這也是孔門教人勇敢的地方——直面人生。不管人生道路是通途還是布滿荊棘,都在其中成就自己。
  • 齊國有個姓國的人,因「盜」發家致富,宋國有個窮人向氏跟國氏請教秘訣,卻因「盜」而遭殃入獄。他們兩人的「盜」術為何有這般天壤之別呢?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賞賜有禮—清代文獻中的天子禮物」特展,展期至至6月8日。
  • 一個「志於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壞事。當然,他在修養仁德的過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過錯誤,做過錯事,但他心裡是明白的,是願意改正的,最終會做一個好人的。宋儒說,「苟志於仁,未必無過舉也,然而為惡則無矣。」
  • 蘇東坡(清玉 繪圖/大紀元)
    從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為一談,代代歡歌與悲語的記憶在此時空延展,生死交織的特殊時空在此時交敘。蘇東坡(蘇軾)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虛擲,四時之變,無如此節者」。東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節中的有哪些令他難忘的生命腳印呢?讓我們從他的詩集中尋去。
  • 清明節和寒食節這兩個節日在古代經常被放在一起討論,也一起過,那它們的共通點和區別都有哪些呢?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兩個節日的起源是什麼,除了掃墓之外還有什麼別的習俗,那今天咱們就把這些問題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清代高鼎《村居》)微風和紙鳶是春日裡的絕配,它有喚起人們兒時記憶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嗎,風箏其實已經有二千四百年的歷史了,它一開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風箏的歷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