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12月21日訊】「謝謝你們帶我們在巴黎瑪黑區神遊台灣。」帥氣小鬍子讀者大衛在巴黎SoBD漫畫節台灣展攤留言本上寫下這樣的字句。
台灣曾於2015年受邀為巴黎精華地帶瑪黑區SoBD漫畫節主賓國,文化部首屆選派安古蘭駐村作者敖幼祥與米奇鰻等人參展,並介紹台灣漫畫歷史,深獲好評。今年12月8日到10日,第三屆安古蘭駐村作者房瑞儀與翁瑜鴻(HOM)再次參展,另有安古蘭新秀獎得獎者暨旅法台灣漫畫家何學儀與林莉菁參與。

台灣參展作品各有千秋
參展四位台灣漫畫家中,金漫獎獲獎作者翁瑜鴻作品在法國讀者眼中偏向日漫風格。她準備了王小棣導演領軍的漫畫跨影視「漫畫植劇場」法文摘譯本,法國讀者得以深入了解她的敘事風格與節奏。她的作品不時有年輕人翻閱,更有讀者想把翁瑜鴻「大城小事」中文版整套買走,即使看不懂中文。
其他三位作者風格較接近巴黎SoBD漫畫節參展出版社路線,房瑞儀與隔壁攤位Tetra出版社互動頻繁,交換作品。她帶來英國王家藝術學院版畫系畢業作品四大冊,雖然不是一般的敘事漫畫,但在巴黎SoBD漫畫節多元化展品中並不奇怪。民眾不厭其煩地戴上手套仔細翻閱她的手製畫冊,這套作品受到同樣有版畫製作經驗的觀眾讚賞,有民眾與安古蘭漫畫節另類漫畫獎主辦人Philippe Morin詢問是否可能出售。
如果觀眾懂英文,房瑞儀會解釋這套畫冊製作過程,瀏覽過畫冊的觀眾通常會索取有房瑞儀圖樣的宣傳明信片留念。有位法國女性讀者認為她的作品如夢境一般,詩意盎然。
安古蘭新秀獎得主何學儀的黑色幽默作品吸引漫畫家Laurent Lolmède前來觀賞,他後來還在個人臉書上大力推薦她的作品。她活潑趣味的圖像宣傳背袋頗受出版社與記者們好評。

另一位旅法漫畫家林莉菁作品「我的青春,我的Formosa」曾獲法國大巴黎區高中生文學獎,她的兩部作品均有法文版,都與台灣相關。她的漫畫在現場與其他台灣主題相關漫畫一起展示,法國民眾可以看到以日本時代台灣官方版歷史為題的「漫畫台灣年史」,也有李隆杰與Kinono以荷蘭時代台灣為背景的作品。臉書人氣漫畫家nagee與魔魔嘎嘎作品也在其中,還有漫畫家捲貓的小魚島故事等書。動漫雙棲創作者王登鈺的畫冊與另類漫畫合集Taiwan Comix也備受好評。
歐漫界與民眾期待台灣再次參展
四位參展漫畫家中,三位作者尚未有作品在法國發行,巴黎SoBD漫畫節就是與出版社接洽的好時機。法國L’ Agrume出版社欣賞何學儀童趣風格作品,Vide-cocagne與 Ici Même出版社則欣賞她的黑色幽默漫畫,希望與她進一步洽談。
現場展示的中文版台灣漫畫中,日本漫畫國際大賽銀獎得主李隆杰新作「國姓來襲」吸引法國出版社編輯與評論家注意。前衛出版社的「漫畫台灣歷史年表」用漫畫描繪日本時代台灣歷史,則引起資深漫畫記者與喜愛歷史或老漫畫民眾的興趣。

參展三天下來,台灣展攤吸引不少法國民眾駐足觀賞與留言。巴黎漫畫節主賓漫畫家波端 (Edmond Baudoin)留言與贈畫鼓勵台灣後進:「繼續、繼續再繼續畫下去。繼續創作,你們的作品如此好看。」 不少法國民眾期待台灣能再次參展,也希望參展作者作品早日在法國出版。英國資深策展人葛列維特(Paul Gravett)與安古蘭漫畫節亞洲事務前負責人芬內(Nicolas Finet)均前來致意,今年金漫獎比利時貴賓帕薩莫尼克(Didier Pasamonik)也撥冗參觀。向來支持台灣漫畫不遺餘力的法國記者胡碧思(Florian Rubis)與梅立齊昂(Laurent Mélikian)等也前來探訪。
巴黎是歐洲藝文重鎮,眾多出版社與評論家及藝廊均落腳於此,民眾對外來作品接受度高。而巴黎SoBD漫畫節形同安古蘭漫畫節的另類出版社展館,創作者有更充足的時間與編輯以及漫畫評論家們交流。台灣展攤目前是本展唯一亞洲國家攤位,若能持續推出風格適合此展的國人作者參展,與安古蘭漫畫節參展並行耕耘,台灣漫畫更能長遠深耕歐洲市場。
文化部2015年起選派國人漫畫家到安古蘭駐村,時間上正好趕上巴黎SoBD漫畫節,在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前參加這場小而美的巴黎漫畫活動,認識歐漫界編輯與評論家,了解法國漫畫節其它種運作方式,對國人漫畫家而言,將是一大收穫,同時也可藉此進行深度國民外交,讓巴黎客看到台灣蓬勃豐沛的漫畫創作能量。#
責任編輯:關宇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