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名作中的秘密】傾城之戀

傾城傾國  作者:文逸飛

佚名.〈千秋絕豔圖〉局部(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347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漢武帝一生中有許多心愛的女子,然而令他生死難忘的卻只有一人。

李夫人原是京城的一位知名歌妓,她與哥哥李延年皆能歌善舞。後來,李延年因罪受刑入宮,在漢武帝設立的樂府官署任職,負責蒐集俗樂,譜就新聲。

李延年是個音樂天才,「每為新聲變曲,圍者莫不感動」(《漢書‧外戚傳上》),每當李延年表演他創作的歌曲時,周圍的人沒有一個能不被這樂聲所感動。

李延年知道衛皇后已經年老,武帝目前身邊也沒有合意的美人,眼下正覺空虛寂寞,於是他想讓自己的妹妹入宮,便請求平陽公主(武帝的姊姊)代為引薦。

有一天,機會來了,武帝在宮中置酒,平陽公主也在座,李延年便乘宴會酒酣之際起舞,獻唱了一曲自己創作的新歌: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北方有位美麗的女子,她超出了世上一切,不與眾人為伍。
每當她回頭瞧上一眼,城上的士卒就紛紛棄守,
再度回頭一瞥,一國君王也為之亡國。
我寧願不知她如何造成傾城與傾國的災禍,
只知錯過這樣的女子,機會再難捕獲。

〈千秋絕豔圖〉局部(網路圖片)
〈千秋絕豔圖〉局部(公有領域)

歌詞中描寫的佳人,超凡脫俗,她的美麗竟遠遠超出了世間所有女子,令她寂寞而突出;每當她輕輕回眸,城上的士卒就為之失去了防備;而她再次顧盼,令得一朝天子也心醉迷癡,……

這首詩不僅用了「傾城」、「傾國」這樣驚世駭俗的誇飾法,襯托出佳人絕世的丰姿;最後更以世所難逢、佳人難再,這樣深感遺憾的結語,讓人因惋惜而不顧危險願一睹佳人丰姿。

果然,漢武帝長聲嘆息:「唱的真好啊!可這世上真有這麼美的人嗎?」

一旁的平陽公主搶著回答:「李延年有個妹妹,就是這樣的佳人啊!」

漢武帝大喜,立刻召見李延年的妹妹,一見之下,果真是位絕色美人。武帝當即將她納為妃子,封做「夫人」。

〈佳人歌〉,成了漢樂府中不朽的傳奇;後來的人便用「傾國傾城」來讚嘆女子的美麗。@

《獨釣寒江雪》封面。(文津出版 提供)

選自《獨釣寒江雪──經典名作中的秘密》/文津出版
大紀元讀者購書優惠 https://goo.gl/27qA1k

責任編輯:芬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意大利本土之外,《神曲》亦成為藝術家不竭的靈感之源。僅1800至1930年間,以之為題材的繪畫、雕塑就有200餘件之多,有「最後的浪漫派」之稱的法國插圖畫家居斯塔夫‧多雷(Gustave Doré)更賦予這部偉大詩作以新的生命,當事人甚至評論他和但丁有心靈感應。在本文最後,讓我們按「圖」索驥,到這部的偉大詩篇和預言中做一番「發現之旅」。
  • 相傳,中國最古老的農歌出現於帝堯時代,名〈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
  • 在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以南)開化比較晚,人們也相當淳樸,朋友交往充滿了真心。當一位越國人要與他人結為朋友時,都會先進行一個儀式:他們在地上堆起一個小土壇,用狗和雞當祭品,然後歌唱著祝禱。
  • 雋永的詩句可以啟迪人的智慧,和諧的樂音可以淨化人的心靈。三千年前一群小朋友隨意的歌唱,卻啟發了聖賢的智慧,和自我反省的方向。
  • 整場宴會裡主人虛心地求教,賓客也誠懇地提出各項治國高見;上下之間沒有隔閡,氣氛歡愉和悅;聲色娛樂不是重點,道德的促進才是目標,這才是貴族燕饗的真正價值呀。
  • 這位划船的越人其實是位美麗的姑娘,她被鄂君子皙的翩翩風采所吸引,於是藉著歌聲來傳達心意。她純真的情感和曼妙的歌喉打動了王子的心,王子走上前來牽起她的手,在遊湖結束之後一同歸去,譜下了一段美麗的愛情!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處在春分之後,此時節萬物清潔明淨,所以得「清明」之名也。戰國時代屈原《楚辭》說:「陽氣發兮清明」。公元前的京房《京氏易傳》云:「三月清明節在戌」。由此可見中國古人早在二千年以前對「清明」這個節氣就有了深入的認識。那麼清明節什麼時候變成掃墓節呢?
  • 天象奇觀常常引起觀星族的興趣,也引得關心天象與世運吉凶者的關注,「七星連珠」就是其中一種!你可知「七星連珠」、「五星連珠」從遙遠的時代以來,就是極受古代中國重視的天文現象,古來有句成語叫「珠聯璧合」,就是指這個天文現象。「七星連珠」是什麼意思呢?中國史上第一次七星連珠發生於何時?「七星連珠」是吉兆還是惡兆呢?
  • 俗話以「呆若木雞」來形容人愚笨或受驚嚇發愣的樣子。其實古代「呆若木雞」意指人怎樣的心理精神狀態呢?在歷史上,有精彩的故事,呆若木雞戰勝強敵,我們來看看。
  • 元宵節是個天上人間交會的美好日子。一說到元宵夜,誰能不想起賞花燈呢,宋朝詩人一翦梅盧炳說「燈火樓台萬斛蓮」,元宵花燈照亮天人之間,一夕如晝,更少不了「燈謎」共歡伴,還有那元宵「嘉夜煮浮圓」讓元宵的記憶更深印人心!你可知道這些元宵節俗的來源嗎?嘉節當前,讓我們一起來猜一猜、追一追元宵節俗的時空背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