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畫家艾密拉出版首本詩集《稍縱即逝的瞬間》

黃美儀

馬來插畫家艾密拉(Emila Yusof)今年初剛推出首本俳句詩集《稍縱即逝的瞬間》(Fleeting Moments)。

font print 人氣: 202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6年04月05日訊】著名的馬來插畫家艾密拉(Emila Yusof)今年初剛推出首本俳句詩集《稍縱即逝的瞬間》(Fleeting Moments),作品記錄了她在各國旅遊時值得珍藏的瞬間心情。

俳句原為日本古典短詩,有其特定格式,後發展至其它國家也以本國語言寫出自己的俳句。

稍縱即逝的瞬間,以簡短的俳句來記錄,最合適不過。從事插畫作者多年的艾密拉再為俳句配上插畫,就更貼切地表達出她內心的感受。 “我喜歡閱讀俳句,也想擁有屬於自己的俳句作品。我嘗試創作了一些發表到網上,朋友看見了就問我為何不出版成集。出版俳句作品集,當然少不了我的插畫,兩者搭配相當天衣無縫。”

《稍縱即逝的瞬間》是艾密拉的第一本俳句作品,主要記錄了她在歐洲旅行時瞬刻的真切感受:熱帶人遇上冷冽的天氣、旅途中的淡淡憂愁、不愉快的死亡事件等,其中也有少部分是她在印尼萬隆、南非等地的旅遊心情。

在威尼斯迷路後的懼怕、孤獨遊人獨自遊蕩的心情、在南非康斯坦博西植物園里高大橡樹下的渺小身影、針刺般的寒冷……簡短的俳句配上充滿艾密拉風格的獨特插畫,把一個遊人的感受形象化,是一本值得在空餘時間翻閱欣賞的作品。

在艾密拉的作品裡,可以感覺到她時刻流露出的一種淡淡的哀愁。 “我認為淡淡的哀愁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份。偶爾的哀愁是一種促使我們繼續生活的動力,哀愁可以增強記憶、提高審判能力和增加意志力。我必須強調的是,哀愁不是抑鬱沮喪。”或許對艾密拉而言,淡淡的憂愁也是她創作的靈感來源。

“這是我的詩作,不是旅遊雜誌。描寫歐洲的風景和旅遊景點不是我這本作品的創作目的,要看旅遊景點的風景照旅遊雜誌就很多了,我想讓讀者體會我在旅途中的所思所想,和我的心情。”

艾密拉說,在這部作品裡,她是旅人,不是遊客。 “我喜歡離開一般遊客行走的路線,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事物,因此讀者看到的是我的視角下的歐洲。”
90年代曾任平面設計師的艾密拉,從事插畫工作已接近20年,後創作兒童故事繪本,現在再進一步拓寬創作路線,嘗試創作給成人閱讀的作品,《稍縱即逝的瞬間》就是艾密拉的第一部以大人為讀者對象的作品。在未來,她也計劃創作更多俳句作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7手機漫畫APP「Comico」第二屆原創漫畫大賞吸引近400件投稿,故事題材豐富、有台灣味,從墓園雕像、檳榔西施、巷口石獅到隨處可見的小強、手錶、電梯,都成為內容。
  • 日本國際攝影師川島小鳥,前後花3年時間,走訪台灣各角落,從獵取的7萬張人物與美景中嚴選,以《明星》攝影集獲日本木村伊兵衛賞最高榮譽。1日起,川島小鳥與在地藝術家聯手在勤美術館「串門子小屋」,推出上百幅經典作品,創作歌手盧廣仲還親自設計音樂背景,「人聲、車聲」襯托下的攝影展,有著在地濃濃的人情味。
  • 馬來西亞當地媒體今天報導,4名槍手今天從沙巴州(Sabah)東岸外海1艘船上,擄走4名馬來西亞人。該處水域據稱是恐怖組織阿布沙伊夫(Abu Sayyaf)活動地盤。
  • 上週,最新一塊疑是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370航班的殘骸在羅德里格斯島(Rodrigues)上被遊客發現。這一殘骸可能比先前幾乎肯定是MH370的幾塊殘骸更具這架失蹤客機的特徵。
  • 1806 年,約翰‧卡羅爾(John Carroll)成為美國第一位天主教主教。他的家族在美國建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卡羅爾還親眼目睹了新國家第一座大教堂的開工。這座教堂是美國早期傑出建築師本傑明‧亨利‧拉特羅布(Benjamin Henry Latrobe)偉大的傑作之一,如今稱為巴爾的摩大教堂(Baltimore Basilica)。
  • 杜倫大教堂(或譯達勒姆座堂,Durham Cathedral)位在英格蘭東北方,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座大教堂是著名的諾曼式建築(Norman architecture),由法國諾曼人在11、12世紀時建造的英格蘭羅馬式風格(English Romanesque style)。
  • 威爾第(Verdi)的歌劇作品《馬克白》(Macbeth),於2007年薩翁林納歌劇節(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領域)
    隨著美國革命的消息傳遍歐洲各地,訴求個人自由或民族主義的思潮,衝擊著社會各個領域,連藝術界也不例外。古典音樂從上一個時代的形式規範過渡到充滿無限可能的浪漫主義時期(1830—1900年)。歌劇,尤其體現當代潮流。
  • 韓德爾創作了許多著名的歌劇,而《阿里歐唐德》(Ariodante)或許是他最歷久不衰的傑作,展現他豐富的音樂表達結合戲劇性敘事的能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