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不會無視好人蒙冤

作者︰陸文
font print 人氣: 1178
【字號】    
   標籤: tags: , , ,

宋高宗紹興十九年(公元1149年)八月間,發生了一件神佑好人、雷擊惡徒的奇異事。

大庾縣衙門裡一個官吏名字叫黃節,他的妻子人稱李四娘。李四娘行為不端,與別人勾搭成奸。一天,她趁丈夫外出辦事不在家時,帶著年剛三歲的兒子與奸夫一起逃走。途中小孩啼哭不止,她怕破壞與奸夫逃跑的計畫,就狠心的把兒子丟棄在路邊的草叢內,與奸夫逃走了。

有個名叫李三人的人,他路過草叢時,見到有個小孩在地上打滾,哭嚎不止,心中十分不忍就大聲呼叫:「誰家的孩子丟失了?快來把孩子抱走啊!」李三等了很長時間,無人來領孩子。他就把孩子抱回了家,一家人都很高興。就這樣,把孩子養了起來。

黃節在外地辦完公事,回家後,找不到老婆和兒子,十分驚慌,便四處查訪尋找。找了許多時日。這天,他突然發現李三正與自己的小兒在一起玩耍做遊戲,便立即抓捕了李三送到大庾縣衙。

縣衙負責斷案的人,對李三嚴刑拷打、逼供。李三慘苦無奈,只好依從他們的誘供認「罪」道:「是因為我沒有兒子,所以殺死了黃節的妻子,將她的屍體沉到江裡,再把他們的兒子偷回家中。現在我被捕了,心甘情願的認罪伏法。」

縣令審視斷案文書即畢,準備呈文郡守,建議將李三斬首。

李三戴著刑具站在大庾縣衙廳堂下,剛剛聽完縣令的宣判,忽然,陰雲突來,雷電交加!轟然一響,李三的刑具自然脫落,他當時腦子一片茫然。堂上的縣令嚇得魂飛魄散,過了好一會兒,才清醒過來。

縣令看到旁邊負責審理此案的官員已經被雷擊死了;他露出的脊背上有朱筆字寫著「神不會無視好人蒙冤」的字樣。另外有十多個參與此案的吏員,他們頭上的帽子或裹巾都失去了。

縣令又問李三:「你剛才看見了甚麼?」李三說:「我當時腦子一片茫然,只看見長官您坐在帳子裡,閉著眼睛。」

縣令明白了,李三此案是受到冤枉了,自己是失於明察。他當即宣布:「李三無罪,立刻釋放。」

(事據宋人洪邁《夷堅志》)#

——轉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吳雨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代,山東福山縣人安某,確有速行奇技,他一天可走五百餘里,人們稱他為「安飛星」。他也沾沾自喜傲視於人,甚至還常常仗技欺人....
  • 這正應驗了老百姓常說的話:是你的東西丟不了,不是你的別爭,爭也爭不來。老天有眼.....
  • 瑤姬是西天王母的小女兒,住在天上的瑤池宮裡,專司教導仙童玉女之職.......
  • 幽默風趣今人愛,古人也愛。以下是近兩千年前的笑話,出於邯鄲淳(約132—221,東漢末到三國時代)編輯的《笑林》。古人的笑談說了些什麼?晶瑩閃亮的光彩是什麼呢?
  • 這是儒家心性修煉之關鍵處。某種角度講,這也是孔門教人勇敢的地方——直面人生。不管人生道路是通途還是布滿荊棘,都在其中成就自己。
  • 齊國有個姓國的人,因「盜」發家致富,宋國有個窮人向氏跟國氏請教秘訣,卻因「盜」而遭殃入獄。他們兩人的「盜」術為何有這般天壤之別呢?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賞賜有禮—清代文獻中的天子禮物」特展,展期至至6月8日。
  • 一個「志於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壞事。當然,他在修養仁德的過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過錯誤,做過錯事,但他心裡是明白的,是願意改正的,最終會做一個好人的。宋儒說,「苟志於仁,未必無過舉也,然而為惡則無矣。」
  • 蘇東坡(清玉 繪圖/大紀元)
    從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為一談,代代歡歌與悲語的記憶在此時空延展,生死交織的特殊時空在此時交敘。蘇東坡(蘇軾)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虛擲,四時之變,無如此節者」。東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節中的有哪些令他難忘的生命腳印呢?讓我們從他的詩集中尋去。
  • 清明節和寒食節這兩個節日在古代經常被放在一起討論,也一起過,那它們的共通點和區別都有哪些呢?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兩個節日的起源是什麼,除了掃墓之外還有什麼別的習俗,那今天咱們就把這些問題一次都弄明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