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搶劫的老虎

font print 人氣: 335
【字號】    
   標籤: tags:

福建莆田縣的壺山腳下,有一條大路通向海邊,來往客商都要從這裡經過。元惠宗至正二十七年(西元1367年),這裡發生了一件怪事:

當地有個無賴,一天夜裡從外面偷了一張老虎皮回來。第二天,他就動起了壞腦筋,在家裡關起門來,把幾根鐵條燒紅鍛打成老虎的腳爪、牙齒,還做了一副假面具。然後,他穿上虎皮在空地上練習老虎發怒跳躍的動作。

他一下吼地一聲,向前撲去;一下又回轉身來,把尾巴一剪,張開血盆大口、露出獠牙,裝出咬人的樣子。他練呀,練呀,練得渾身是汗。直到練得非常像老虎了,連他的妻子看了也都感到滿意時才歇手。

練了幾天以後,無賴夫妻倆一起出門,在壺山腳下路邊找了一個偏僻地方。丈夫裝上鐵打的爪牙,穿上偷來的虎皮,鑽進了灌木叢,一聲不響地伏在那裡。妻子就爬到樹上,躲在樹葉後面,暗中察看。

一見到有背著包裹的人走來,她就用手指放在嘴裡打個呼哨,裝虎的丈夫一聽到信號就竄出來,緊緊掐住對方的喉嚨,活活把他掐死。有時還故意將客商的肉撕裂開來,裝成被老虎咬過的樣子。

老虎(國立故宮博物院)

「人虎」把人弄死後,就撕開包裹取出金銀財寶,把那些不值錢的東西照原樣封好,讓人看不出破綻、不起懷疑。

於是,地方上的人一傳十,十傳百,紛紛傳說壺山腳下新近出了一隻斑斕大虎,不吃人肉,只吸人血。還說什麼這是一隻「神虎」,專咬惡人,不傷好人。從此,越傳越神奇,越說越荒唐。

有一天,這個無賴不知什麼緣故出去了一下,也沒有跟妻子打招呼。妻子卻還像往常一樣,一直守在岩洞裡。忽然,她聽到樹上發出急促的口哨聲,猜想一定是丈夫看到背有貴重貨物的人來了,他來不及回洞裝老虎,才趕緊發出信號。

於是,她連忙穿上虎皮出去,氣勢洶洶地向過路客商撲去。不過,她畢竟是個婦女,體質又差,沒有多大力氣。再說那個客商,卻又偏偏是個膽大的人,一見老虎撲來,馬上搬起石頭,拼命抵擋。

無賴的妻子見對方搬起石頭,心裡一怕,拔腳就逃。客商覺得奇怪,老虎怎會見人就逃跑呢?再定睛一看,老虎腳爪怎麼像人的腳掌呢?啊!他終於明白了,原來這是人,不是虎!

客商立即回去跟鄰居商量,找來一班年輕人,大聲呼喊著上山打「老虎」。一追追到山洞裡,搜出了那張虎皮和無數金銀財物,裝虎的無賴夫妻卻早已經逃走了。

這件事情真相大白以後,有人嘆著氣說:「唉!哪裡有什麼『神虎』?原來是『人虎』啊!再說,世界上的『人虎』難道就只這一個嗎?」@*#

資料來源:明.宋濂《宋學士文集》

責任編輯:王書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們的道德水準下滑,無所顧忌的追名逐利、貪圖私慾,殺、打、偷、搶、奸詐、妒嫉、亂倫之事層出不窮。人人自危,人人為敵,失去....
  • 阮孝緒從小很孝順,個性沉靜。十五歲時,父親曾勉勵他用功讀書,但他卻說:「我希望....
  • 這正應驗了老百姓常說的話:是你的東西丟不了,不是你的別爭,爭也爭不來。老天有眼.....
  • 傅國華覺得一家人和財物都在船上,船在江中而這段水域又在城內,真是上了多重保險...
  • 幽默風趣今人愛,古人也愛。以下是近兩千年前的笑話,出於邯鄲淳(約132—221,東漢末到三國時代)編輯的《笑林》。古人的笑談說了些什麼?晶瑩閃亮的光彩是什麼呢?
  • 這是儒家心性修煉之關鍵處。某種角度講,這也是孔門教人勇敢的地方——直面人生。不管人生道路是通途還是布滿荊棘,都在其中成就自己。
  • 齊國有個姓國的人,因「盜」發家致富,宋國有個窮人向氏跟國氏請教秘訣,卻因「盜」而遭殃入獄。他們兩人的「盜」術為何有這般天壤之別呢?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賞賜有禮—清代文獻中的天子禮物」特展,展期至至6月8日。
  • 一個「志於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壞事。當然,他在修養仁德的過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過錯誤,做過錯事,但他心裡是明白的,是願意改正的,最終會做一個好人的。宋儒說,「苟志於仁,未必無過舉也,然而為惡則無矣。」
  • 蘇東坡(清玉 繪圖/大紀元)
    從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為一談,代代歡歌與悲語的記憶在此時空延展,生死交織的特殊時空在此時交敘。蘇東坡(蘇軾)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虛擲,四時之變,無如此節者」。東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節中的有哪些令他難忘的生命腳印呢?讓我們從他的詩集中尋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