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橫欺人遭惡報

作者:智真
font print 人氣: 120
【字號】    
   標籤: tags: ,

某太守,本是部郎。外放雲間(華亭)作太守。他性情貪婪而暴戾,每次出府,騎馬在前開道的衛隊所過處,路上行人躲避稍有遲緩,就遭鞭撻。

有一天太守從城西回府,有一個為紙店擔紙的挑工,挑著擔子立在路的左邊。太守嫌他不放下擔子就生氣了,命轎旁的役夫把他拖到轎前呵責他。他性格憨直說︰「我沒有衝道,不放下擔子有甚麼罪?」

太守大怒說:「你是甚麼東西,竟敢頂撞!」大聲叱令役夫把他痛打一頓,打完又命把他拖到轎前說:「你知罪不?」他回答說:「小民有甚麼罪而遭責打,真不知道。」

太守本性很傲慢,現在竟然在街市廣眾之中被人頂撞,惱羞成怒之極,又下令打了幾百棍,打得他血肉橫飛,還不放他,命令役夫把他押送到華亭縣府,治他衝道之罪,吏役乘機勒索紙店店主數十千錢。

幸虧華亭縣令見他傷的很重,沒有再責打他,只關了幾天就放了出來。他回到店中,老闆埋怨他惹出事來牽連老闆,把他趕了出去。他無緣無故遭到酷刑,回到店裡又被逐出,兩天後就死了。

不到十天,太守背上生了五個疽癰,疼痛難忍。醫生說這種瘡名百鳥朝鳳,幸好沒有潰爛,還有救治的希望。有天夜裡,太守夢見擔紙的人,用手揭他的疽瘡,痛極大叫而醒,呼來侍婢拿燭火一照,全部潰爛,膿血四溢,被褥都濕透了。

醫生已束手無策,他想盡辦法祈禱消災都歸無效,太守不能仰面平躺,只有用肘撐住床板翹著頭俯伏在床上,稍一轉動身體就痛入心肺。見此情景的人都說這真是地獄變相,就這樣痛苦號叫了幾十天才斷氣。

清代的汪道鼎對此事評論說:「當官掌權的士大夫,當你威福在手之時,任意妄行,一點不考慮別人的難堪處境,可悲啊!大家都是人,難道可以隨意逞顯自己的凶狠殘忍,以求自己快意嗎?

你把他打得血肉橫飛之時,他固然把你無可奈何!而當自己瘡潰膿溢時,你也就無可奈何他了!我但願世上當官掌權的士大夫們,謹慎小心,不要把事情弄到『無可奈何』的地步,就後悔莫及了!」

人能一心向善,遵循天理,濟人利人,才會有好的機遇和前程。天地神明鑑察,絲毫不爽。境由心造,境隨心轉,人的命運與禍福,都是取決於自己心念行為的結果,因為天道對於善惡的果報,必定是如影隨形!

——轉載自明慧網

責任編輯:王書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原有的,倒無了;原無的,倒有了。都有天理管著,不是由人盤算計較...
  • 俗語說:「得饒人處且饒人」、「居心太過歹毒,等於自找絕路」,這些有益的話,聽得進心中是有好處的。
  • 六十年代淮北平原出了一個神醫姓賈,他醫德高尚,醫術精湛,治病時常以因果教化人.....
  • 僧人因為一念,讓自己免遭殺戮,賊人也因此改過自新了......
  • 一個「志於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壞事。當然,他在修養仁德的過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過錯誤,做過錯事,但他心裡是明白的,是願意改正的,最終會做一個好人的。宋儒說,「苟志於仁,未必無過舉也,然而為惡則無矣。」
  • 蘇東坡(清玉 繪圖/大紀元)
    從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為一談,代代歡歌與悲語的記憶在此時空延展,生死交織的特殊時空在此時交敘。蘇東坡(蘇軾)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虛擲,四時之變,無如此節者」。東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節中的有哪些令他難忘的生命腳印呢?讓我們從他的詩集中尋去。
  • 清明節和寒食節這兩個節日在古代經常被放在一起討論,也一起過,那它們的共通點和區別都有哪些呢?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兩個節日的起源是什麼,除了掃墓之外還有什麼別的習俗,那今天咱們就把這些問題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清代高鼎《村居》)微風和紙鳶是春日裡的絕配,它有喚起人們兒時記憶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嗎,風箏其實已經有二千四百年的歷史了,它一開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風箏的歷史。
  • 年少時看過一副對聯,一下就記住了。對聯說:「不生事、不怕事,自然無事;能愛人,能惡人,方是正人。」而這下聯就出自於《論語》本章。不過,「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這九個字,仔細琢磨,內涵極深,令人感慨。
  • 一隻巨型鴿子雕塑去年10月起現身紐約曼哈頓的高線公園(High Line),約16英尺(4.9米)高。創作這件藝術品的藝術家Iván Argote認為鴿子是紐約的標誌動物之一。另一角度看,鴿子其實是多年前從歐洲移居到美國的「移民」,也從另一角度講述了紐約的移民歷史。無處不在的鴿子,見證著這座城市的過去與現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