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饒人處且饒人

font print 人氣: 127
【字號】    
   標籤: tags: , ,

臨清地方,有一個屠夫在市場上買了一頭牛,準備牽回去宰殺。

這頭牛頗有靈性,知道自己將要面臨什麽樣的命運,因此,任屠夫怎麽鞭打,它死也不肯走,直到牛的力氣用盡了,才讓屠夫強拖著離去。

當他們經過一家錢莊時,牛突然向著錢莊的老板跪了下來,並且雙眼不停的流淚。錢莊老板看了不禁起了惻隱之心,就向屠夫詢問,屠夫告訴他這頭牛是以八千錢買的,準備回家宰殺。

錢莊老板建議原價將牛買下,想不到這個屠夫為人十分歹毒,他對牛的怕死、不願跟他走起了嗔恨心,恨這頭牛這麽刁蠻,因此堅決不肯賣。

錢莊老板向他講好話又加了許多錢,屠夫仍不答應,並惡狠狠的說:「這頭牛太可惡,我恨死它了!不把它殺掉我怎麽能解恨?你就是出再高的價錢,我也不賣!」這頭牛聽完了屠夫的話,立刻自動爬起來跟隨屠夫離去。

之後,屠夫殺了牛,把牛肉烹煮在一口大鍋裡,然後就上床睡覺。

五更時分,屠夫起床察看鍋裡的牛肉是否煮熟了。過了很久他也沒回來,他的妻子感到奇怪就到廚房找他,哪知道,屠夫已自己跌入鍋中,腰部以上和牛肉一起都被煮爛了。

俗語說:「得饒人處且饒人」、「居心太過歹毒,等於自找絕路」,這些有益的話,聽得進心中是有好處的。

(事據《閱微草堂筆記》)

——轉載自明慧網

責任編輯:吳雨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個「志於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壞事。當然,他在修養仁德的過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過錯誤,做過錯事,但他心裡是明白的,是願意改正的,最終會做一個好人的。宋儒說,「苟志於仁,未必無過舉也,然而為惡則無矣。」
  • 蘇東坡(清玉 繪圖/大紀元)
    從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為一談,代代歡歌與悲語的記憶在此時空延展,生死交織的特殊時空在此時交敘。蘇東坡(蘇軾)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虛擲,四時之變,無如此節者」。東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節中的有哪些令他難忘的生命腳印呢?讓我們從他的詩集中尋去。
  • 清明節和寒食節這兩個節日在古代經常被放在一起討論,也一起過,那它們的共通點和區別都有哪些呢?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兩個節日的起源是什麼,除了掃墓之外還有什麼別的習俗,那今天咱們就把這些問題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清代高鼎《村居》)微風和紙鳶是春日裡的絕配,它有喚起人們兒時記憶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嗎,風箏其實已經有二千四百年的歷史了,它一開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風箏的歷史。
  • 年少時看過一副對聯,一下就記住了。對聯說:「不生事、不怕事,自然無事;能愛人,能惡人,方是正人。」而這下聯就出自於《論語》本章。不過,「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這九個字,仔細琢磨,內涵極深,令人感慨。
  • 一隻巨型鴿子雕塑去年10月起現身紐約曼哈頓的高線公園(High Line),約16英尺(4.9米)高。創作這件藝術品的藝術家Iván Argote認為鴿子是紐約的標誌動物之一。另一角度看,鴿子其實是多年前從歐洲移居到美國的「移民」,也從另一角度講述了紐約的移民歷史。無處不在的鴿子,見證著這座城市的過去與現在。
  • 事實上,孔子往往是仁知兼言。仁者有知,而知者亦向仁。孔門教人「三達德」,要「智、仁、勇」並修。故而,此處應將仁知貫穿、融合理解。
  • 可以說,堯、舜禹、湯、所形成的倫理與政治傳統,是孔子「仁」的歷史源頭。而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所繼承、弘揚、創制的禮樂文化,則是孔子「仁學」的直接來源。
  • 月全食發生時,月球表面若呈現暗紅色或紅銅色,在西方稱為「血月」(blood moon),西方《聖經·啟示錄》以血月預言末世的一件大事,和人人相關。中華文化中也早有對此現象的觀測,但用字不叫「血月」,多以月赤、赤氣覆月或月如血光來形容,是屬於天文異象中「月變」的一種,在歷朝歷代的天文志中留下很多歷史記載。西方和中土對此天文異象的記載雖然用字不同,但是都指向同類的概念,那是什麼呢?
  • 孔子針砭時弊,言簡意賅,這裡講的三種情況,都是身邊事,人人都能遇到的。要講修養,要講禮,就從這三點做起,實實在在的,那麼人就會不一樣了,社會風氣就能好起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