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用鐵牛石雞鎮洪水?

作者:茹之
font print 人氣: 1577
【字號】    
   標籤: tags: ,

在江蘇洪澤湖畔和大運河沿岸常常可以見到用來鎮洪水的「鐵牛」。但見它們作跪臥狀,昂首揚角,雙目圓睜,頗具威嚴。為甚麼古人要用鐵牛來鎮洪水呢?

首先,鐵牛是用金屬所製成,所以先天具備了「金」的屬性。在古代的五行學說中,有「金克木」之說,而木配東方,東方的神獸是龍,所以金可克「蛟龍」迫使其隱藏。蛟龍通常喜歡興風作浪,帶來水患,而有「金」在就使其藏匿,避免水災的發生。

其次,牛為「土屬」。《賈子.胎教》中說:「牛者,中央之牲也。」中國古代以方位同五行相配,有「東木、南火、西金、北水、中土」之說。牛為「中央之牲」,當然屬土,土能掩水。

此外,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牛被視為大地的象徵和大地的載體。《周禮.地宮.大司徒》云:「牛,能任載地類也。」在一些民族古老的神話中,牛是大地的支座,大地由牛用角頂住,當一隻角累了,就會換另一隻角。在這個更換的空當,大地會抖動,這就是地震。

河南安陽曾出土殷商時期的大理石雕雙獸紋案就是以牛為底座, 表現了牛的「載地」的功能。因為牛是神獸,因此被賦予了鎮水怪、抵禦蛟龍的功能。

關於鑄鐵牛可以抵禦洪水的說法大概始於唐朝,明代還有劉伯溫設「九牛二虎一隻雞」鎮洪水的傳說,清代很多地方的人們都相信這一說法,因此在沿河流域鑄造了鐵牛,以防止洪水的氾濫。

在水患嚴重的地區,除了鑄造鐵牛抵禦洪水外,還時常配有張口啼鳴的石製雄雞。據說,石製雄雞也可以抵禦水患,為什麼呢?

因為雄雞可以與太陽相類感,是一種充滿陽氣、有靈氣的動物。雄雞啼鳴,意味著天開始變亮,太陽升起,不好的陰性的東西消失,所以在民間雄雞一直是驅鬼除陰的鎮物。洪水是由水怪興起,具有陰性,所以雄雞可以防止洪水的出現。

——轉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吳雨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元始天尊有十二大弟子,其中老壽星、也就是南極仙翁是元始天尊的首徒大弟子。當初老壽星跟元始天尊修道的時候,十分虔誠刻苦,再加上他根骨奇佳,所以心性和功能道法都提高得很快,很得師父的讚賞和器重。
  • 據考證,城隍神原是城市的守護神,其任務多為求雨、祈晴、鑲災之事,是在天災、兵亂時保護城池和居民的。自古以來,皆將「祀城隍」列入祀典,事見《陔餘叢考.三五》;又《北齊書.慕容儼傳》:「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號城隍神,公私每有祈禱。」但不知怎地,後來又演變為掌管幽冥之事的神了。
  • 烏山上面,有一個道士,自稱「三山道長」。他趁這個機會到處宣揚自己道術高明......
  • 傳土地公姓韓,據說是韓湘子的叔父,韓湘子年輕時不戀仕途,後經呂洞賓「七試」而成為弟子,位列仙班,有一天遇見他叔父,並有意送他叔父兩句,以預卜他叔父的未來:「雲橫秦領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處在春分之後,此時節萬物清潔明淨,所以得「清明」之名也。戰國時代屈原《楚辭》說:「陽氣發兮清明」。公元前的京房《京氏易傳》云:「三月清明節在戌」。由此可見中國古人早在二千年以前對「清明」這個節氣就有了深入的認識。那麼清明節什麼時候變成掃墓節呢?
  • 天象奇觀常常引起觀星族的興趣,也引得關心天象與世運吉凶者的關注,「七星連珠」就是其中一種!你可知「七星連珠」、「五星連珠」從遙遠的時代以來,就是極受古代中國重視的天文現象,古來有句成語叫「珠聯璧合」,就是指這個天文現象。「七星連珠」是什麼意思呢?中國史上第一次七星連珠發生於何時?「七星連珠」是吉兆還是惡兆呢?
  • 俗話以「呆若木雞」來形容人愚笨或受驚嚇發愣的樣子。其實古代「呆若木雞」意指人怎樣的心理精神狀態呢?在歷史上,有精彩的故事,呆若木雞戰勝強敵,我們來看看。
  • 元宵節是個天上人間交會的美好日子。一說到元宵夜,誰能不想起賞花燈呢,宋朝詩人一翦梅盧炳說「燈火樓台萬斛蓮」,元宵花燈照亮天人之間,一夕如晝,更少不了「燈謎」共歡伴,還有那元宵「嘉夜煮浮圓」讓元宵的記憶更深印人心!你可知道這些元宵節俗的來源嗎?嘉節當前,讓我們一起來猜一猜、追一追元宵節俗的時空背景。
  • 儒家認為揖讓之禮「屈己敬人」的精神是君子之心的表現。而《易經》的哲理則以為屈己敬人的「謙謙君子,利涉大川」,就說謙退有益於人突破環境限制向四方發展。這些都是中華文化重視揖讓的精神所在,而具體表現在生活中的主要場合就是見面的揖禮。
  • 黃帝夢中之人轉生老子?印度人和希臘人同宗?一陣大風帶來的奇跡,真實的歷史,超越你想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