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修七星橋 得善果躲死劫

作者:智仁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470
【字號】    
   標籤: tags: ,

明朝時,有個名叫陸茂才的書生,在河南洛陽西南的天津橋上讀書。

時值盛夏天氣悶熱,一天晚上因天太熱了,陸茂才便將書本收起準備就寢。但他躺在床上卻怎麼也睡不著,因為天熱得使人難以入睡。沒辦法,他只得從床上起來,到天津橋上散步乘涼。

他在橋上走著走著,忽然聽見橋下有兩個人在對話,只聽到其中一個人說︰「明天河南岸的老張家派僕人到橫山一人家送禮,他經過這裡一定會在河中洗澡,等他洗澡時,就讓他在河中淹死來作我們的替身,這樣我們就可以托生為人了。」

陸茂才聽了,心想這一定是被淹死的鬼說的話,我得救救這個送禮的僕人。

第二天早晨,陸茂才便站在橋邊等候那個張家僕人。不一會兒,果然看見從南方走來個年輕男子,他手中提著禮盒來到河邊。他放下禮盒剛要脫衣下水,陸茂才急忙迎上前去,將夜間聽到的話對他說了一遍,勸他不要下水洗澡。那僕人聽了他的話,向他表示謝意,便離開了。

這天晚上,陸茂才又到天津橋上散步,又聽到橋下有人哭著說:「我們在這裡己守候三年了,好不容易現在遇到一個替死的,卻被陸秀才救了,我們真是苦命啊!」另一個人說:「張家僕人本來就不該死去,他曾經在一個地方修了一座七星橋,這一功德可以抵消被淹之災。」說完,便再聽不到什麼聲音了。

第二天,張家僕人送禮回來,又來到陸茂才的住處,再次向他表示謝意。陸茂才向他問道:「你曾經修過一座七星橋嗎?」那個僕人說:「我從未修過什麼七星橋啊!」陸茂才讓他再仔細想想,那僕人想了想說:「我主人家莊前有個二尺多寬的水溝,人們無法通過,我便用舊倉房板搭在溝上,這樣人們就可踏著木板過水溝了。」

僕人離開陸家後,陸茂才往他主人家走去,當他踏上莊前水溝上的木板時,發現板上有七個被蟲蛀的小孔,他這才悟出所謂「七星橋」,原來就是這個有七個小孔的小板橋。@*

資料來源:明.鄭仲夔《耳新》

責任編輯:王書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資治通鑒》中記載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末年西元前403年,韓國邀請魏國出兵,協助攻打趙國,魏文侯謝絕說:「我與趙國既是兄弟之邦,又有互不侵犯之約,不敢從命。」韓國的使者怒氣衝衝的離去了。
  • 語云:「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詩言志,是詩人作詩的總目的,表達詩人的志向、理想和抱負等。
  • 犯了錯與其只是內疚,還不如下定決心改過,就能得到好的結果......
  • 《名賢集》中有這樣一句名言:「運去黃金失色,時來鐵也爭光。」這話是人生經驗的總結,更是人生命運的詮釋。不管是帝王將相,或是平民百姓蓋莫能外。就拿滅商興周的姜子牙來說也是這樣,時運不濟時賣麵販豬都賠本,時運通達時出將入相何等風光。
  • 幽默風趣今人愛,古人也愛。以下是近兩千年前的笑話,出於邯鄲淳(約132—221,東漢末到三國時代)編輯的《笑林》。古人的笑談說了些什麼?晶瑩閃亮的光彩是什麼呢?
  • 這是儒家心性修煉之關鍵處。某種角度講,這也是孔門教人勇敢的地方——直面人生。不管人生道路是通途還是布滿荊棘,都在其中成就自己。
  • 齊國有個姓國的人,因「盜」發家致富,宋國有個窮人向氏跟國氏請教秘訣,卻因「盜」而遭殃入獄。他們兩人的「盜」術為何有這般天壤之別呢?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賞賜有禮—清代文獻中的天子禮物」特展,展期至至6月8日。
  • 一個「志於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壞事。當然,他在修養仁德的過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過錯誤,做過錯事,但他心裡是明白的,是願意改正的,最終會做一個好人的。宋儒說,「苟志於仁,未必無過舉也,然而為惡則無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