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好義救人急 山神助傳點金術

作者:武德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50
【字號】    
   標籤: tags:

王常,洛陽人,為人急公好義,敢作敢為。他嫉惡如仇,見人不平必拔刀相助;見人饑寒,就解衣送食,寧可自己挨餓受凍,毫不猶疑。

唐至德二年(757),王常進終南山正好遇見大風雨,只好在山中過夜。半夜雨停了,月白風清。王常望天感嘆說:「我想治國安邦,手裡卻沒有絲毫權力,也沒有任何資助;我想救天下饑寒的人,自己卻缺衣少食。看來說什麼神靈佑護好心的人,純屬胡說啊!」

剛剛說完,就有一位神人從天而降問王常:「你怎麼能這樣說呢?」王常手按著佩劍,半天才說:「我是在感嘆平生的志向不能實現。」神人說:「我有法術可以點石成金,也能化水為銀。雖然不能平亂安邦,也能救人饑寒。你願意學這樣法術嗎?」

王常說:「我倒是聽說過這種法術,但沒有見過,聽說秦始皇、漢武帝非常喜歡研究這種法術,但始終沒有結果,反成為千百年的笑話。」

神人說:「秦皇漢武是帝王,他們本身就處在救人的位子上,也有救人的辦法,卻不去救人,反而去求神仙法術,真是大錯特錯了。而你沒有能救人的權力地位,卻有救天下人的志向,就可以學會和使用法術。」

王常問:「真有這種法術嗎?」神人說:「當然有。黃金和水銀都是山石的精華,水銀因為受純陰之氣,才流動而不固定,如果與純陽之氣交合,水銀也立刻能變成黃金。這些你都不必懷疑,就接受我的傳授吧!」

王常拜謝後,神人從袖中拿出一卷書交給王常,王常跪下接過書。神人告誡王常:「這種法術絕不能再傳給別人,也不要洩漏秘密,更不能教給達官貴人,他們自有救人的辦法;也不要把這種法術教給不仁不義的人,他們根本不關心他人疾苦。你掌握了這套法術,除了濟世救人之外,絕不可做奢侈富貴的本錢,否則,上天會使你的法術失靈,和減少你的壽命。」

王常再次跪拜,完全應諾並問:「我想知道您是位什麼神仙呢?」

神人說:「我是山神。從前有個道士把這卷書藏在我山裡,現在我遇見你這位剛烈俠義的人,所以才把書給你。」說罷山神就不見了。

王常得到這卷書,讀後學會了法術。後來他就到處漫遊,用法術得來的金子賑濟那些饑寒窮困的人們。@*

資料來源:《瀟湘錄》

責任編輯:吳雨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不屬於自己的錢財不可妄取,否則得不償失......
  • 這是自南宋時期流傳下來的一段歷史佳話。
  • 元自實,是元朝至正年間山東人。他有一好朋友叫繆千戶,要到福建走馬上任沒路費,元自實慷慨借他三百兩銀子,因為兩人自小交好,所以元自實連借據都沒寫。
  • 古語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即使君子,也難免有過。然而,真正有智慧的人比常人更善自省和改過遷善,所以他才偉大而英明。
  • 幽默風趣今人愛,古人也愛。以下是近兩千年前的笑話,出於邯鄲淳(約132—221,東漢末到三國時代)編輯的《笑林》。古人的笑談說了些什麼?晶瑩閃亮的光彩是什麼呢?
  • 這是儒家心性修煉之關鍵處。某種角度講,這也是孔門教人勇敢的地方——直面人生。不管人生道路是通途還是布滿荊棘,都在其中成就自己。
  • 齊國有個姓國的人,因「盜」發家致富,宋國有個窮人向氏跟國氏請教秘訣,卻因「盜」而遭殃入獄。他們兩人的「盜」術為何有這般天壤之別呢?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賞賜有禮—清代文獻中的天子禮物」特展,展期至至6月8日。
  • 一個「志於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壞事。當然,他在修養仁德的過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過錯誤,做過錯事,但他心裡是明白的,是願意改正的,最終會做一個好人的。宋儒說,「苟志於仁,未必無過舉也,然而為惡則無矣。」
  • 蘇東坡(清玉 繪圖/大紀元)
    從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為一談,代代歡歌與悲語的記憶在此時空延展,生死交織的特殊時空在此時交敘。蘇東坡(蘇軾)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虛擲,四時之變,無如此節者」。東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節中的有哪些令他難忘的生命腳印呢?讓我們從他的詩集中尋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