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心無所求 成就美好姻緣

作者:費克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65
【字號】    
   標籤: tags: , ,

維克托是生長在英國一個貧窮家庭,父母都是靠打工為生。一家人雖然生活貧困,但不失正直、善良的愛心。維克托小時候,曾遇到過一位可憐的老乞丐拍門求乞,那時正值冬天,外面風雪交加,寒風凜凜,老乞丐顯得飢寒交迫,他母親將手上僅有的幾個便土給了老乞丐,維克托不解的望著母親。

母親就跟他說:「我們少吃一餐,就有可能救活一個人的生命。」維克托就是在父母這種言傳身教的環境下長大的。

維克托長大後,有一次,在一個朋友的聚會上,認識了一位年輕貌美的姑娘,很快兩人就相愛了。但姑娘的父親是一位法官,不想把女兒嫁給一個一無所有的窮小子。於是放話:「當你能夠賺到一萬英鎊時,才來提這件婚事吧!」

一萬英鎊,對於剛出社會的年輕人來說,真是可望而不可及。他懷著極度失望的心情,去找他的好朋友聊天解悶。

他朋友丹尼爾是一位年輕的畫家,正在家中畫一幅大的油畫肖像,畫面主角是一個乞丐,他請來一個老乞丐做他的模特。只見這個乞丐穿著破舊的衣服,彎著身子,一手拿棍作支撐狀,一手托碗伸向前方,額頭上有幾道深刻的皺紋。

維克托一看就充滿了同情心,回憶起童年時敲開他家門乞討的老乞丐。當他得知他的好友一小時才付十便士給老人作報酬時,不免為好友的吝惜而感到臉紅。這時門房上來告訴丹尼爾下面有人找他,丹尼爾讓維克托先坐著等他,就下去了。

維克托看著老乞丐可憐的樣子,手不由自主的向褲袋伸去,掏來掏去,總算沒失望,掏出一個一英鎊的硬幣,趁丹尼爾還未上來,就趕快塞到那乞丐的手中,老乞丐抬頭用充滿驚訝的眼神看著他,也沒說什麼就接受了。

到下一次朋友聚會時,維克托又見到丹尼爾,就問起那幅乞丐的肖像完成了沒有?丹尼爾告訴他,那個老乞丐是當地的一位名門望族,阿爾弗雷德男爵,他名下的產業多到不計其數,每年捐獻給慈善機構和大學大量的金錢。他之所以讓他為自己畫一幅乞丐的畫像,是因為他的好奇心,想看看如果自己是一個乞丐時,會是怎麼樣?

維克托聽到這真實情況,驚訝得不得了。立時為自己當時的魯莽和輕率感到羞愧,恨不得有個地洞鑽下去。人家億萬富翁,還差你一英鎊的硬幣來施捨嗎?自己真是太不自量力了,心裡感到十分不安。

(Fotolia)

不久後的一天,有位郵差送來一封信,原來是阿爾弗雷德男爵寄來的,信中寫道:「年輕人,我為你的善良、正直的愛心感到自豪,我從丹尼爾那裡知道你們美麗的愛情故事,這封信或許能幫助你實現這美麗的故事。」

信封內還附著一張賀卡,裡面夾著一張一萬英鎊的支票,卡中寫道:「給維克托先生和森伯莉.阿利斯小姐的結婚禮物!一名老乞丐敬上。」 @*

責任編輯:王書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資治通鑒》中記載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末年西元前403年,韓國邀請魏國出兵,協助攻打趙國,魏文侯謝絕說:「我與趙國既是兄弟之邦,又有互不侵犯之約,不敢從命。」韓國的使者怒氣衝衝的離去了。
  •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講「仁、義、禮、智、信」,仁居首。那麼古人是如何看待仁人的呢?
  • 《易經》一卦曰「謙」,凡是驕傲自滿的,就要使他虧損;而謙虛的就讓他得到益處......
  • 捨棄一些名利之心,你會體會到你獲得了更大的快樂......
  • 們常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體現在文字上都是有著很深刻的內涵。現在談兩個成語「聞過則喜」和「文過飾非」。前一個「聞」是聽聞的聞,後一個「文」則是文章的文。這兩個詞所表達的是面對自身錯誤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 幽默風趣今人愛,古人也愛。以下是近兩千年前的笑話,出於邯鄲淳(約132—221,東漢末到三國時代)編輯的《笑林》。古人的笑談說了些什麼?晶瑩閃亮的光彩是什麼呢?
  • 這是儒家心性修煉之關鍵處。某種角度講,這也是孔門教人勇敢的地方——直面人生。不管人生道路是通途還是布滿荊棘,都在其中成就自己。
  • 齊國有個姓國的人,因「盜」發家致富,宋國有個窮人向氏跟國氏請教秘訣,卻因「盜」而遭殃入獄。他們兩人的「盜」術為何有這般天壤之別呢?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賞賜有禮—清代文獻中的天子禮物」特展,展期至至6月8日。
  • 一個「志於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壞事。當然,他在修養仁德的過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過錯誤,做過錯事,但他心裡是明白的,是願意改正的,最終會做一個好人的。宋儒說,「苟志於仁,未必無過舉也,然而為惡則無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