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中国体育彩票官网 - 体育

RCM考級曲目改版: 音樂家為古典迷琴童推介金曲

文:崇德慧
font print 人氣: 16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5年12月14日訊】王家音樂學院(RCM)鋼琴考級曲目2015年改版,華人作為全球最熱衷音樂學習的群體、同時也是崇尚古典音樂的最大群體,有志考級者所受的影響可謂首當其衝——鋼琴專業級ARCT考級曲目D、E兩個系列中現當代作品比重的增加,使不少目光一向專注於古典音樂、對現當代曲目不甚了解的琴童和家長們一時間無所適從,面臨選曲難度。

為此,《大紀元》特邀斯坦威鋼琴家、曾榮獲Chamber Music America/WQXR唱片大獎的薩嘉豪博士,溫哥華安可音樂教室(Bravo Music)創辦人王俐穎校長,簡析音樂內涵的演變,並為愛好古典音樂的琴迷們推薦RCM鋼琴、小提琴專業級考級曲目(小提琴比鋼琴的RCM考級曲目稍滯後,且按照音樂類別而不是以時代劃分,因此選曲空間較大)。

斯坦威鋼琴家薩嘉豪博士

薩嘉豪(Ronald Sat)博士曾在美國卡內基音樂廳及林肯中心、首都華盛頓的約翰甘迺迪中心及美國國家藝術館等地演奏,並於2004年創立艷陽音樂節 (Solstice Music Festival)。在下曼克頓區成功舉行了兩季音樂表演,匯聚世界級藝術表演家和創新曲目。目前,作為第二代溫哥華移民的薩博士為照顧住在大溫的年邁雙親,特已從美國遷居返加,在高貴林市開設音樂室從事教學。

巴赫音樂表達對神的崇敬

薩博士談音樂內涵的演變:

List A,巴赫音樂作(Works by J.S. Bach):與神緊密相連,用以崇拜神;作品充滿理性與德國式的嚴謹思維,風格經典、純淨。晚期屬於巴洛克音樂時期。

List B,古典奏鳴曲(Classical Sonatas):和音開始發生變化(簡化),失去巴洛克時期音樂的富麗堂皇;繼而寫給王宮貴族的音樂大量出現;再往後,舒伯特的奏鳴曲和貝多芬晚期的奏鳴曲,表達的則是人的內心世界。

List C,浪漫曲目(Romantic Repertoire):這一時期所有的作曲家都在模仿聲樂(人類的聲音),而浪漫的主題表達的是對於現實世界和理想的失落感。

List D和List E,從後浪漫主義到21世紀曲目,音樂常用以描繪世界大戰時期社會的磨擦,下里巴人的生活,以及自我和現代化,同時又有新古典主義與懷舊的曲目脫穎而出。

為古典迷琴童推介ARCT鋼琴曲

薩博士推介的ARCT鋼琴考級曲:

List D(後浪漫暨20世紀早期曲目):

List D之一:拉赫瑪尼諾夫(Rachmaninoff Sergei)的鋼琴作品。這位出生於俄國的保守派作曲家,即使創新也是在保守基礎上進行。他雖然是後浪漫時期生人,但作品純屬浪漫主義風格,和音與旋律都非常美麗。喜歡浪漫樂曲的學生可以選擇演奏他的作品。他的作品有不少八度,對於年齡較小、手還沒長大的學生來說具有難度。特別推薦樂曲:第五號前奏曲(Ten preludes, op.23, No. 5)

List D之二:法國浪漫派作曲家福雷(Gabriecl Faure)的鋼琴曲。福雷1845年出生,處於浪漫主義晚期時代,師承聖桑,有法國舒伯特之稱。其鋼琴作品以典雅純潔、旋律優美著稱(同時也以藝術歌著名)。但年齡偏小的學生在練習他的曲目中所遇到的最大麻煩仍然是手不夠大(除非天生大骨架、手指特別長的孩子)。

福雷被選入RCM鋼琴表演級(ARCT)的好幾首曲目,風格都十分輕鬆和開揚,如降E小調1號夜曲,op.33(Nocturne No.1 in E flat Minor,op.33)等。

List E(20與21世紀曲目):

List E之一:美國當代作曲家阿隆.科普蘭(Copland Aaron)的鋼琴曲帕薩卡利亞(passacaglia)。該曲被視為20世紀新古典主義的一個例子,是相當受歡迎的巴洛克時代晚期的一種曲式。樂曲開始很簡單,但難度逐漸加強,最後以非常宏偉的管弦樂形式結束。

List E之二:阿根廷當代作曲家希納斯特拉.阿爾貝托(Ginastera Alberto)的Danzas argentines,op.2。這是個有趣的曲目,第一樂章「老牧民舞」具有熱鬧的舞曲節奏,第二樂章「美少女之舞」則是溫柔的舞蹈;最後一個樂章則被稱為瘋狂的「牛仔舞」。樂曲為迴旋曲(Rondo)曲式,在技術上極具挑戰性。希納斯特拉曾師從科普蘭,是20世紀的拉丁美洲最重要的古典音樂作曲家,他的作品通常以地方民俗為主題。

「安可音樂」王俐穎校長

王俐穎校長(Li Yin Leanne Wang Ho)擁有西安大略大學(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小提琴演奏和音樂文學碩士學位,具有17年音樂教學經驗,曾在多個交響樂團演奏,包括溫哥華、倫敦、溫莎、底特律、坎盧浦斯、多倫多、加國國家交響樂團,並為慈善機構Artsway演出。

接近神的音樂能夠提升人

王校長談音樂內涵的演變:

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具有固定的模式,且旋律簡單,基本不帶「情緒化」,給人「希望跟神接近,把人往上提升」的感覺。

古典時期(1750-1820年)的音樂:較之前的巴洛克時期音樂發生了變化——超過了一種情緒的表達,並成為貴族娛樂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旋律較易於記憶並適於詠唱。

浪漫時期(1820-1920年)的音樂:希望展現很多的情感與自我;崇拜天才型音樂家;曲風不受限制,較追求技術的發展。

小提琴ARCT考試推薦曲目

王校長推薦的小提琴ARCT考級曲目:

List A:
1,新增曲目《梁祝》(樂譜並不會太難買到)
2,布蘭奇(Brunch)的 Concerto in D-Minor,曲子好聽,但有一定難度和挑戰——含有不少雙音,但適合能夠克服技巧困難並把握音准的學生
3,莫扎特的 Concerto in A-Major——走小提琴專業路線學生必奏曲子
4,柴科夫斯基的 Concerto in D-Major,這首好聽的名曲對很多學生來說是他們期望達到的目標(因學琴經受的一切艱辛和挨罵都值了),雖難但有知名小提琴家的演奏可供參照

List B:
1,貝多芬的Sonata in C-Minor or Sonata in E-Flat Major,很被建議的曲目(必學作曲家),難度適中。
2,勃拉姆斯的Sonata in D-Minor:鋼琴伴奏很難,小提琴、鋼琴很難配合(因曲子不太按一般古典和浪漫的拍子),但很好聽。

List C:
1,克萊斯勒的 Tambourin Chinois(小花鼓):東方曲子,較短,輕快,不太困難,好聽。
2,聖桑的 Havanaise or Introduction and Rondo Capriccioso,古巴風格,好聽,專攻小提琴必學曲,中偏難。
3,Sarassate的Zigeunerweize,專攻小提琴必學曲,好聽但很難。

List D:
任何4首巴赫奏鳴曲或組曲:經典名曲;對學生克服技巧問題如雙音很有幫助,因學生熟悉、習慣這類曲子的表達方式(從7級就開始訓練),無形中降低了難度;但曲子較長且全部是獨奏(無伴奏),對學生的體力有一定挑戰。◇

責任編輯:鄧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代的風景畫或人物畫中有建築物的構圖,依賴界尺將建築物的飛簷、樓閣、楹椽等畫得唯肖唯妙,這種有直線的畫,稱為「界畫」。
  • 在台灣近代詩書畫藝壇,黃水文一生低調,作無形之畫--詩,畫有形之詩--畫,在詩書畫中自得其樂。他的畫作存留甚少,但在精不在多,得到典藏,也曾作為郵票之畫發行;他的詩句得到故鄉諸羅山水共鳴,常被桃城(嘉義)後人選來吟唱;他的書法以隱名的姿態留存於嘉義市中山公園尊師亭。綜觀其人一生平凡中有不凡。
  • 夜曲Nocturne這個名詞來源於拉丁文,有「夜神」的意思。夜曲最早出現於十八世紀的意大利,是主要供鋼琴演奏的一種浪漫情懷的的特性小品。它和小夜曲(sérénade,傍晚演奏的聲樂曲或是器樂曲),以及多樂章組曲的「嬉遊曲」(divertimento,器樂曲)是相同的風格,都是適合夜晚以及戶外演奏的曲風。
  • 台灣美術界在1950後期到1970前期爆發傳統國畫與本土膠彩畫路線之爭,黃水文不願捲入爭議, 從1960年至1980年二十年間退出省美展,因此在全台逐漸失去知名度。在1960年至1970年的十年間,他開始將水墨融入膠彩畫中。他的書蹟留在嘉義公園尊師亭上依然可見。
  • 台灣近代藝術家黃水文(1914–2010年)詩書畫三絕,但少為人知。他的處世為人自然質樸有如隱士,從不出畫冊,也未收徒,服務於嘉義縣中32年當美術教員,作品極少面世。近日(2025.1)《嘉義市文獻》第26期,刊登黃健次先生歷經幾年精心整理所撰〈黃水文詩書畫補遺〉,填補了台灣近代藝術史的一塊空白,本刊有幸取得黃健次先生所撰簡要版在此發表,以饗讀者。
  • 台灣故宮, 故宮, 歲時吉慶, 節令文物精粹特展, 故宮特展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黃曆新年應景的「歲時吉慶—院藏節令文物精粹」特展,「透過精選的院藏歲時文物,一覽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時序變化、節慶習俗,陪您過個知性蛇年。」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會說故事的圖畫」特展,展期至明年1月1日,以「故事畫」或「敘事畫」為主要展件,希望呈現「圖像」能夠超越文字描述、為觀眾提供更豐富訊息的潛力與特性。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9月推出古籍善本選粹新展:「四通八達——古代道里交通圖籍展」,呈現豐富多元的古地圖世界。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攜手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將於9月26日起推出「大美不言」典藏精粹特展,帶領觀眾跨越古今東西的時空向度,感受「大美不言」的經典雋永之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