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大陆博彩网站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老闆娘的姓

作者:楊紀代
font print 人氣: 169
【字號】    
   標籤: tags: ,

滿清的秀才,其地位是列於四民之首,(士、農、工、商)頗受社會尊崇。於是有了「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的俗語,可見當時是如何受人欽羨與仰慕了。但是天下事,豈是那麼容易就能樣樣說清,事事講明呢?下面的一則故事,就說明秀才也有出糗的時候。

前清某一年,四川張姓和李姓兩秀才,年少登科,顧盼自豪,正當春風得意之際,下一年的會試期到了,於是相約作伴,連袂入京去了。

途中發生了許多事,這兒暫且不提,此刻,他們正跨進某地的一家客棧。古時鄉鎮客棧建築,大都是臨街為曲尺形的櫃檯,屋簷上吊掛著的是「安寓客商」的長方形白紙燈籠。裡面為茶館或酒館;再裡面為條方形的天井(小客棧則無);正中與東西兩面,則為上官房或東、西官房等等之類。

曲尺形櫃檯中坐的人為掌櫃或老闆。凡尊貴的客人,多屬掌櫃或老闆親自接待,其餘則視情況而定。且說這兩位秀才所跨進的客棧,坐在櫃檯內的卻是一位老闆娘。

斯文人,差不多從走路、跨步、舉止便可看出,自然那時的秀才,衣履服飾與一般人並無多大區別,但卻瞞不過這位閱人無數的老闆娘。

「兩位老爺貴姓?」這老闆娘滿面春風的從櫃檯中站了起來。

他倆為了在老闆娘面前賣弄一下自己的淵博學識,於是張姓秀才答道:

「在下是彎弓子,這位是十八子。」

「原來是張老爺和李老爺。」俏皮話講得雖好,但絲毫未把這女人難住。

「大娘貴姓?」為了考考這位「無才便是德」的「女子」,於是李秀才緊接著問。

「巳點。」這女人高聲回答,接著便展露著輕鄙的笑容忙活去了。

因為這麼一句話,便考倒了兩位能知天下事的茂才公子。

所以,他倆怏怏的吃了晚飯,悶悶不樂的脫了衣服,上了床,抵足而眠。可這心中有事而腦中未解,哪能睡得著?

耳中聽得鎮上更夫打了二更,李秀才開始背起「百家姓」,猛的將大腿一拍,從被窩中跳出來,嚷道:「有了!老兄!這女娘姓『巴』!」

「虧你,老弟何不早說!」

立刻他們很愉快的睡熟了。

半宿無話,又到第二天清晨,二人見到老闆娘。

李秀才說:「好個巴大娘,害得我們想了一夜!」

張秀才說:「多謝大娘,您真厲害極了!」

中國特有的文字遊戲:謎語(猜謎)、燈謎、詩謎、燈虎、燈猜、射覆、破悶兒等等,其意境之深、奇趣之妙,不下於拆字與相字。只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演變,人們已逐漸的疏淡了這些「文化珍玩」,這種有價值的文字益智消遣,還能保留多久,誰也無法預言,十分可惜。◇

責任編輯:吳雨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曾在蜀地修道的沈羲是吳郡人,他能用道術替人消災治病、救濟百姓,卻不必令人服食藥物。他之所以能用道術替人消災治病是有因緣的。
  • 福分由德而來,祖上不給子孫積德,無福受用的子孫就會敗家。惡有惡報,欺負人者,他的下半輩子或來世,或他的後代也會遭到被別人欺負的報應。
  • 人無論在任何一個職位、環境,每作惡一次,前程就會轉暗一次,報應只在早晚。只有心存天理,行善事,才會福壽綿延,前程光明。
  • 于仲文在少年時代,有一天,村上有任家和杜家都丟失了一頭牛。兩家都傾巢出動分頭尋找,找了好久也沒有找到......
  • 幽默風趣今人愛,古人也愛。以下是近兩千年前的笑話,出於邯鄲淳(約132—221,東漢末到三國時代)編輯的《笑林》。古人的笑談說了些什麼?晶瑩閃亮的光彩是什麼呢?
  • 這是儒家心性修煉之關鍵處。某種角度講,這也是孔門教人勇敢的地方——直面人生。不管人生道路是通途還是布滿荊棘,都在其中成就自己。
  • 齊國有個姓國的人,因「盜」發家致富,宋國有個窮人向氏跟國氏請教秘訣,卻因「盜」而遭殃入獄。他們兩人的「盜」術為何有這般天壤之別呢?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賞賜有禮—清代文獻中的天子禮物」特展,展期至至6月8日。
  • 一個「志於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壞事。當然,他在修養仁德的過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過錯誤,做過錯事,但他心裡是明白的,是願意改正的,最終會做一個好人的。宋儒說,「苟志於仁,未必無過舉也,然而為惡則無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