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羊的2015年犯太歲一定會倒霉嗎

周慧心
font print 人氣: 8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5年01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慧心綜合報導)本命年就是十二年一遇的黃曆屬相所在的年分,俗稱屬相年。比如2015年就是屬羊的本命年。在傳統習俗中,本命年常常被認為是一個不吉利的年分。為了消解災禍、化凶為吉,民間存在著許多習俗和講究。

據考證,「本命年」這一說法早在西漢就有了。在中國古代,人們是用甲乙丙丁、子丑寅卯等天干地支的組合來記住所生的年分,為了便於記憶和推算,人們就採用鼠、牛等十二種動物來與十二地支相對應,每年用其中的一種動物來作為這一年的屬相。

民間流傳著:「本命年犯太歲,太歲當頭坐,無喜必有禍」的民謠,認為本命年不吉利,故民間通常把「本命年」也叫做「檻兒年」,即度過本命年如同邁過一道檻兒一樣。

本命年犯太歲

民間認為本命年犯太歲。太歲,是太歲神的簡稱,指的是年歲之神,是一年的主宰,掌管世間一年的吉凶禍福。一些專業人士認為,太歲指的是就是天上的木星,因為木星每十二個月運行一次,所以古人稱木星為歲星或太歲。太歲又稱太歲星君,或者歲君,它既是星辰,也是民間奉祀的神祇。

道家認為,太歲就是值年太歲,由六十甲子神輪流值年,稱為值年太歲。太歲是諸神之中最有權力的年神,掌管人間一年的吉凶禍福。

《協紀辯方書》說:「太歲,君像,其方固上吉之方,而非下民之所敢用。」意思是說,太歲是年歲之神,就像君王一樣,是尊貴吉利的,其所在方向也是尊貴吉利的,普通黎民百姓的福祿是夠不著的。

犯太歲是一個中性詞。一個人出生時的屬相,恰好是和本年屬相相同就被叫做「太歲相同」,民間稱為犯太歲。

本命年的習俗禁忌

1. 扎紅腰帶,穿紅色內衣褲。每到本命年時,漢族北方各地,大人小孩都要買紅腰帶繫上,俗稱「扎紅」。小孩還要穿紅襪子、紅褲衩,認為這樣才能趨吉避凶、消災免禍。

2. 拜祭「本命神」。本命神,有的地方叫「本命守命星君」,有的叫「本命元辰」,統稱為六十甲子神。以甲子年為首,六十年內不同年分出生的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本命神。如1955年乙未年出生的人,他的本命星君為「乙未太歲楊仙大將軍」。民間認為本命年或平常年分禮拜本命元辰,會消災獲福,成為一種習俗流傳至今。

3. 佩戴貔貅。本命年佩戴貔貅,貔貅(又名天祿、辟邪、百解),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龍頭、馬身、麟腳,形似獅子,毛色灰白,會飛。貔貅有將邪氣趕走、帶來歡樂及好運的作用。

本命年真的會倒霉嗎

其實,本命年的運氣好壞,是因人而異的,絕不可一概而論的,有的時候可能是要結合其生辰八字來預算的。太歲掌管世間的吉凶禍福,帶給人們的運勢也就吉、有凶、有福、有禍、有好、有壞。

犯太歲的人,受值年太歲的影響會比較大,流年運勢好的可能會變得更好,運勢差的則可能會變得更差。也就是說,運勢的不穩定性會增強,會有一些變數出現。但並不是說,所有犯太歲的人運勢就會一定很差。自

己運勢的好壞,還要結合其它的元素,如生辰八字、先天的命運、後天的行為等來判定,而不是一個生肖就能決定的。一個善念、一個善行可能會改變自己的運勢。**

責任編輯:林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關於本命年的種種忌諱,在中國民間,總是能夠得到很多的重視,小到服裝鞋帽,大到婚喪嫁娶,種種事情,到了本命年這一點,都有了更多的考量。最近有朋友要結婚了,可是恰逢2014馬年本命年,民間對女的本命年能不能結婚的說法又不一,她感覺很困惑,下面我們就來具體介紹一下這個問題。
  • 老人們都說,本命年要麼就是特別的好,心想事成的那種,要麼就是差到了極點,努力做什麼事情也都沒有回報。不過還有那麼一個說法,就是「本命年走桃花運」,也有好多人對這個說話非常的願意去相信,誰不願意相信自己本命年桃花運非常好呢?但是本命年會走桃花運麼?這是真的還是假的呢?必然也有人是半信半疑,或者那些經歷過本命年的人也有他們的獨自的經歷,我們來一一介紹。
  • 生肖知識長期以來在中國民間十分流行,每個人幾乎都可以脫口而出幾種常識和忌諱,不過這些常識和忌諱並不都和傳聞的異樣,有些不瞭解的人經常說本命年倒霉,這種說法也被普遍接受,但是實際上,這種說法其實並不確切,也不是每一個生肖都本命年倒霉的。
  • 在傳統習俗中,本命年常常被認為是一個不吉利的年份。人們都說在本命年中會有血光之災,本命年運勢都會非常的差。其實也不然,在生活中只要放正心態,忍辱負重,少說多做是可以安保無恙的。佩戴一些本命年紅繩,擋住一些不好的元素,本命年也一樣可以過得很順。
  • 如人的口一樣,門是住宅的「口」。俗語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口對人體很重要,同樣門對一棟住宅也是非常重要的。門在風水學上佔的比例非常高,玄學家很重視大門,大門是住宅之入氣位,吉凶二氣都從大門進入室內,因此「 門」是吉凶二氣的入口。
  • 清明上河圖 中國畫
    天清地明的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一年中寶貴的好時節。現代人一想到清明可能就聯想到掃墓的民俗,其實,從古到近代,清明節聯繫著寒食節和上巳,民俗活動多彩多姿,五花八門。可知道歷代的人們在清明時節從事哪些有趣又有益的活動嗎?一起來探一探清明豐富的內涵吧!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處在春分之後,此時節萬物清潔明淨,所以得「清明」之名也。戰國時代屈原《楚辭》說:「陽氣發兮清明」。公元前的京房《京氏易傳》云:「三月清明節在戌」。由此可見中國古人早在二千年以前對「清明」這個節氣就有了深入的認識。那麼清明節什麼時候變成掃墓節呢?
  •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循環週期的起點。春寒料峭到春分已轉變為春暖花開,一片五彩繽紛的盛景,迎來一年中難得好時節--春分,也迎來養生、開運的契機。本文要與你分享:「春分」的要義是什麼?在春分如何養生,如何開運?做法上有哪些宜忌呢?
  •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即為驚蟄,此時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冬眠的昆蟲,草木也競相舒展。今年的驚蟄是3月5日23:28。
  • 「句芒一夜長精神,臘後風頭已見春」(韓偓《早起探春》)句芒神即春神,在一夜間讓人間長了精神,讓風兒捎來春氣。2025年2月3日冬去春立時間在22點10分。不管好年、歹年,立春這一節氣到來,都是令人心身振奮歡暢的一刻。一年之計在於春!怎樣利用立春陽氣生發的時機,為自己打造一年的好彩頭呢?從代代相傳的智慧中可以得到一些啟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