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植正水彩畫個展

【水彩行家】寄情鄉土

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
font print 人氣: 82
【字號】    
   標籤: tags: ,

范植正老師出生於1947年,台北工專電機科畢業。
曾任台灣電力公司資訊處副處長,2012年退休後則全職致力於水彩創作,現任台灣水彩畫協會會員、台灣國際水彩畫協會會員、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秘書長。

其作品經常應邀展覽於全國各地,並屢獲獎項,2001年獲經濟部綜藝展西畫組金牌獎,2004年獲經濟部綜藝展西畫組金牌獎及榮譽獎,2005年新竹美展水彩畫類優選、基隆市鷄籠美展水彩畫類第一名,2006年經濟部綜藝展西畫組銀牌獎及榮譽獎,2007年新竹美展水彩畫類佳作,2008年經濟部綜藝展西畫組銀牌獎及榮譽獎,2010年新竹美展水彩畫類佳作,2011年中部美術展水彩類廖景圻獎等,備受各界所肯定。

年年有魚_石狗公

范植正對水彩畫的狂熱創作慾望及濃厚與趣,乃是來自初中時期台灣畫壇名師蕭如松老師的教學熱情所致,於是在公餘之暇仍不間斷地鑽研水彩創作,且作品源源不絕,並時有佳作。然而在人生的精華階段,范植正只能將時間、精神奉獻給職場與家庭,及至十餘年前,家庭的重擔因孩子的成長而稍得釋放,在偶然中復被謝明錩老師的著作「水彩畫的奧祕」一書所驚醒。
休憩

對謝老師的作品驚豔之餘,乃毅然決然師事謝明錩老師及鄭香龍老師。又因情有獨鐘於鄉土題材,在努力研習水彩技法的同時,經常組團踏遍台灣鄉野、中國大江南北的古老村莊及歐洲古鎮,為的就是廣蒐繪畫題材,以為創作的素材及原動力。范植正啟蒙於蕭如松,師承謝明錩、鄭香龍,理工背景的他,將其精準、敏銳與細膩的個人特質展現於作品中,其風格著重較為寫實、精細,是位具有深厚底蘊的中生代水彩寫實畫家。
油菜花

(圖文由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

責任編輯:周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振文的水彩世界 來自他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平凡的小花草小人物,來自他走過滄桑際遇的印痕、生命點滴的體悟,來自他珍惜家人親友的支持與溫暖,來自他一顆細膩敏銳的心、悲天憫人的情懷,來自他對創作柔韌的堅持、才氣縱橫卻謙沖致和的胸襟,來自他追求形靈合一的理想境地。
  • 「紫色旋律」作品充分展現騰萱驚人的寫實功力,背景灰紫色的山沉穩渾厚和前景高彩度的鳶尾花拉開了空間的距離,遙遠的湖面迷濛一片,詩意漫漫…微光幽幽…看著這片迷人的紫花,那高高低低的節奏好像翩翩起舞的紫蝶,正為我們表演她最新的舞曲,看著看著…感覺心好像也飛起來了,人也浪漫起來了,不知騰萱是否也像她的畫一樣浪漫?
  • 「園林之美 系列一(蓮池戲台)」作品一樣以靈動的輪廓線條來鉤勒再敷色,描寫的是戲台建築之美,只是在畫紙上飛奔的手顯然比前兩件作品更快速頻繁,期望涼亭樓宇的巧妙設計能在紙上成為讚歌供人緬懷。
  • 我喜歡描摹自然,常在平時的勞動者身上尋找題材,在平凡生活當中尋找神聖,在角落尋找永恆,這樣的心思應來自故鄉環境的教化,我從不把藝術當成沉重的十字架,而是當成一輩子的興趣和生活的必需,如果說,生命是一場奇妙的冒險,我更樂於獻給這豐富我整個生命和靈魂的冒險活動。
  • 郭心漪水彩展—發現.感動 發現平凡中的不平凡,感動簡單中的不簡單。 平凡的事物,不平凡的角度。簡單的景象,不簡單的精神脈動。 靜止與川流的池水,靜態的摹寫卻又充滿著生靈的氣息,探索更深層的精神所在,尊崇自然的審美方式,進行心靈的對話,傳遞強烈的能量。 摘錄自郭心漪水彩個展請柬文稿
  • 藝術史家們對用「矯飾主義」(Mannerism)這個詞做為繪畫風格的名稱有過許多爭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年)爆發前,德國藝術史家沃爾夫林(Heinrich Wolfflin)首先使用這名詞來形容十六世紀時在意大利那些無法被歸類的藝術作品。
  • 安妮女王除了開創英國18世紀的黃金時代外,她的統治還標誌著繪畫、戲劇、詩歌和音樂等高品質藝術的興起。安妮女王延續伊麗莎白女王一世(Queen Elizabeth I)曾使用的座右銘:「永遠不變」(semper eadem或always the same),體現她的使命就是恢復受法國和西班牙影響之前的英國的價值觀與傳統。
  • 透過提升日常物件的美,西班牙「博德貢」(Bodegón)畫作將這種儀式化的舒適氛圍融入其中。
  • 提香對場景的精心設計、富於表現力的色彩,以及對人像和物件的敏銳刻畫,啟發了後世的歐洲藝術家。觀眾凝視此畫時,猶如置身人群中,彷彿藝術家要求觀者一同省視自己的良知與對神的信念。
  • 德國的視覺藝術,相較其哲學文學音樂,是較少被德國之外的人了解的。但是德國藝術中的浪漫主義精神卻深深影響著其它領域,尤其是弗里德里希的風景畫。他的風景畫為什麼如此精妙深邃呢?弗里德里希對色彩與構圖的運用是德國浪漫主義的特色,他賦予風景畫前所未有的生命與意義。他將靈魂注入風景裡,而風景裡被照亮的空氣是「靈體」,讓每一幅畫作充滿個體性與內在連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