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琴啜茗圖》是中國唐代畫家周昉(字仲朗,一字景玄,生卒年不詳,約西元八世紀—九世紀初,京兆(西安)人)的作品。周昉出身於仕宦之家,往來交遊多為卿相名士。曾任越州(今浙江紹興)長史、宣州(今安徽宣城)長史別駕,其職位僅次於一州長官刺史。周昉能獲此官位應與他的兄長周皓有關,因其兄跟隨哥舒翰征吐蕃克石堡城等立有戰功。
周昉早年學張萱,而又能加以寫生變化。人物題材多寫貴族婦女,將她們優遊閒適,容貌豐腴,衣著華麗的樣貌描繪得十分傳神。
唐朝的人物繪畫已達到成熟,線、造形、色彩運用均十分講究。周昉的畫風有『衣裳簡勁,彩色柔麗,以豐厚為體』之譽,為當時的宮廷、士大夫所激賞,稱絕一時。周昉亦長於文辭,擅畫肖像、佛像。他畫的佛像神態端嚴,當時人稱「神品」。德宗聽聞其名聲,特地下詔請他畫章明寺壁畫,經過月餘完成,當時被推為第一。當他在章明寺壁畫下筆之際,引起民眾競相圍觀,寺裏寺外擠滿了人。凡夫名流、賢愚畢至,有言其妙者,或有指其瑕者,後經改定無不歎其精妙。當時的雕塑藝匠也將其畫作為範本仿效,稱為 《周家樣》。
周昉也善畫肖像,曾經與韓幹同為郭子儀(679-781)的女婿趙縱寫照,未能定優劣,趙夫人謂『兩者皆似,而幹畫得其狀貌,昉畫能兼得神氣情性。』此外,周昉畫的撲蝶名播中外,畫的題材還包括鞍馬、鳥獸、草木等等,當時向他學習的人非常多,程儀、高雲、衛憲都是他的弟子。
《調琴啜茗圖》圖中共畫五人,中間三人為宮中貴婦,一人坐在石上調琴,另兩位一邊啜茗,一邊側耳靜聽琴聲。兩側侍女,一人手端茶託,一人執茶杯。人物神態端凝嫻靜,組合中或坐或立,疏密得體,高低有緻,向、背、側俱全又能向內凝聚,前後呼應。構圖元素簡練至極卻能達到豐富的節奏韻律,可謂絕品。
作品透露出畫家極高的修為,靜、定、凝神,物象寡而精,無一贅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