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双色球官网

畫展揭露活摘罪行李進宇獲褒獎

font print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

二零一三年一月十二日,布魯克林圖書館 畫廊裡畫家李進宇個人畫展正在舉行,本次畫展約有二十餘幅油畫和中國水彩畫作品正在展出;大廳裡參觀的人流絡繹不絕,觀眾們被繪畫作品的傳統寫實畫風和真實性而感動,特別是在眾多作品中,畫題為《我的媽媽在哪裡?》的油畫,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人們從內心深處感受到迫害的殘酷,以及繪畫中帶給人們的善和美的呼喚,對此很多人都流下感動的淚水,更希望幫助終止這場還在中國發生的對法輪功學員的迫害。

下午四點畫展開幕式開始,畫家李進宇的朋友,馬春霞和劉峻辰,講述了她們居住在中國大陸的親人因為修煉法輪功而遭遇的綁架,非法關押,及其目前面臨被活摘器官的危險。畫家呼籲世人關注在中國大陸法輪功學員受迫害的現況,並幫助營救她們的親屬。當場在大廳的觀眾聽了很多人當時就拿了九評和大法真相光碟,並對迫害表示譴責和憤慨。

有一本書翻譯成中文名字叫《這個星球上從未有過的罪惡》,講述的是駭人聽聞的活摘法輪功學員器官事件。書作者是加拿大前國會議員麥塔斯和喬高。曾經在這本書中作證的陳穎女士,即是一名法輪功學員又是著名服裝設計者。在畫展的閉幕式上,陳穎女士講述了她所經歷的事件。陳穎女士說:「當我第一次從網上看到魔鬼之窟“中共蘇家屯集中營”活體摘取法輪功學員器官的獸行時,眼淚止不住的流淌,我的腦海中閃現出我在中共北京朝陽看守所,團河勞教人員調遣處,新安勞教所的一幕幕場景,使我想起2000年期間,我們法輪功學員都被中共惡警強制全面檢查身體的經歷。我三次被非法關押,每一次都被迫進行身體檢查,那時我不明白幹嗎要檢查身體…….。」

進宇在油畫《我的媽媽在哪裡?》,描述了兩個天真可憐的孩子,千辛萬苦尋找因為修煉法輪功而被迫流離失所的媽媽。畫面的背景是蘇家屯血栓醫院,及那個黑色的大煙囪。畫家用細膩入微的油畫手法, 表現了孩子內心的痛苦和整個畫面的悲劇意境。看完這幅畫,人們禁不住深深的擔憂,這兩個孩子,他們還能夠找到他們的媽媽嗎?在2006年美國國會聽證會上,有一對從中國瀋陽逃出來的夫婦,揭示了驚天黑幕,在蘇家屯血栓醫院的地下集中營,秘密關押著六千法輪功學員,每個人都沒 有名字只有編號,被驗了血型隨時被送上手術臺,不施麻藥就被活活殺害,器官被手術摘除後,人就被扔進血栓醫院的黑色焚屍爐。有位中年婦女看完這幅畫,難過的流著眼淚,雙手抱在胸前說,太殘忍啊!

《我的媽媽在哪裡?》

在畫家表現法輪大法題材的系列油畫中,人們看到大法修煉的美好,及大法弟子在這場邪惡迫害中對宇宙真理的堅持,那是震撼天地的力量。油畫《呼喚正義良知》,展現了一位西人婦女,帶著她的孩子,行走在“sos”的路上,呼喚停止這場人類歷史上最邪惡的迫害。人們從這幅畫感受到全世界正義力量的展現。畫展期間,有不少參觀者都非常喜愛那幅 《晨練》的油畫,描述的是一位西人姑娘在清晨煉法輪功第五套功法,神通加持法。美妙的意境,展示了大法修煉的美好殊勝。事實上,自從法輪大法在世界宏傳,至今已有一百多個國家,幾十個不同民族的人們在學煉法輪功。有個來看畫展的少女,帶著她 十幾歲的弟弟,兩個人當場就學煉了起來,那少女一下子就盤上了雙盤腿。弟弟試著盤他的小腿,雙盤一下盤不上,那就單盤吧。

有位西人參觀者,在畫展快結束時,激動的說:「這裡是圖書館,其實我看今天這裡應該叫『學院』,我們在這裡學到了很多,學到了法輪功,學到了法輪功的理念。這對於我們的生活是多麼好。全世界都應該學習法輪功。」另一位工程師,很感慨的表示,迫害一定要停止。任何有良心的人都不應該容忍這樣的事情在今天的人類發生。 畫展在特別友好的交流的氣氛中結束,人們戀戀不捨的離去。

畫展預計三天結束,因為受歡迎,圖書館又增加一天展期。畫展結束後,當地的美國國會議員亞維特迪‧克萊科女士(Yvette D. Clark)特意為李進宇頒發了獎勵證書,嘉獎李進宇的繪畫藝術為社區作出特殊而傑出的貢獻。

李進宇與證書合照

李進宇曾經如此的專注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表現,她在多年前為了研究中華文化,曾經長途五千公里旅行去雲南和西藏采風。畫展主題長期來環繞中華五千年文化,而在這個畫展中,李進宇爲了喚起更多 世人對人類普世價值的認同,畫展作品沒有停留在遙遠的古漢風情中,而是更多的關注著近年來發生的真實故事。畫展展出的主要作品有《蒼天淚》、《呼喚正義良知》、《善惡有報》、《希望》、 《晨練》、《嫦娥奔月》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旅台30餘年的水墨畫家陳素民偕同女兒李佩道返回金門故鄉,母女兩人的書畫今天起在金門大學藝文中心展出至2月26日。
  • (大紀元記者陳天成紐約報導)1月25日下午,由美國亞洲美術家協會主辦的「胡達生現代山水畫展」在紐約第一銀行畫廊開幕,多位藝術家和社區書畫藝術愛好者出席開幕儀式。
  • 二零一三年一月12日, 布魯克林圖書館畫廊裏畫家李進宇個人畫展正在舉行,約有二十餘幅油畫和中國水彩畫作品正在展出,大廳裏參觀的人流絡繹不絕,觀眾們震撼于繪畫作品的真實感 人,一幅幅作品呼喚著人們內心深處的感受,很多人掉下激動的淚水。在眾多作品中,有一幅油畫題為“我的媽媽在哪里?”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
  • (436字+1圖)
  • 中華民國駐西班牙代表處與西國卡斯提亞曼加大學2度合作,於1月29日至2月15日在雷亞爾城合辦水彩畫家陳陽春「台灣采風水彩畫展」,是在西國境內巡展第3站,博得西國民眾的讚賞。
  • 經常聽到關於一些藝術家反抗「學院主義」「學院派」的說法,好像學院藝術是個束縛、教條式的老舊東西。可是學院又給人有「學術、權威」的感覺,到底學院派或學院藝術好不好呢?
  • 位於紐約曼哈頓心臟地帶的弗里克收藏館(The Frick Collection),自1935年開館以來,坐擁1800件館藏,一直是美術與歷史愛好者心中的聖地。歷經5年、斥資3.3億美元整修與重新規劃的博物館終於修繕完畢,4月17日正式對外開放。不僅一樓標誌性展廳煥然一新,更首次開放原為私人住所的二樓,並推出一系列嶄新的展覽、裝置藝術與公共活動,並開放一座可容納218人的全新音樂廳。
  • 藝術史家們對用「矯飾主義」(Mannerism)這個詞做為繪畫風格的名稱有過許多爭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年)爆發前,德國藝術史家沃爾夫林(Heinrich Wolfflin)首先使用這名詞來形容十六世紀時在意大利那些無法被歸類的藝術作品。
  • 安妮女王除了開創英國18世紀的黃金時代外,她的統治還標誌著繪畫、戲劇、詩歌和音樂等高品質藝術的興起。安妮女王延續伊麗莎白女王一世(Queen Elizabeth I)曾使用的座右銘:「永遠不變」(semper eadem或always the same),體現她的使命就是恢復受法國和西班牙影響之前的英國的價值觀與傳統。
  • 透過提升日常物件的美,西班牙「博德貢」(Bodegón)畫作將這種儀式化的舒適氛圍融入其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