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生死成仙去 施毒計惡報來

作者 : 中國大陸法輪功學員
font print 人氣: 43
【字號】    
   標籤: tags:

小時候,經常聽大人講修道成仙的故事,其中一個故事至今記憶猶新。故事不知發生在哪朝哪代,主人翁也無名無姓,但故事充滿著哲理。

一老翁孤身一人,他大半輩子都是在財主家度過,老人心性善良,不計個人利益得失,從不與人爭鬥,不殺生,創地鋤草傷了蟲蟻也要燒香懺悔。常年累月修心養性,心性升華很高,完全達到了能放下生死的境界。

財主見老人年歲已高,怕老人死在家中,需要一筆安葬費,便心生一計,吩咐下人把老人叫來。老人見了財主,問主人有何吩咐,財主眼瞇瞇的說:「聽說你很想成仙是嗎?」老人回答:「是!」。財主又道:「我家一座山上有一棵成仙樹,我帶你去成仙如何?」老人回答:「謝謝主人」。「好!那我們現在就去吧!」老人點頭說好。

於是他們就上了山,到那一看,原來是懸崖峭壁頂上長著一棵彎脖子的樹。大枝椏橫著伸出崖去,下邊是萬丈深淵。財主道:「這就是成仙樹,你去吧!」於是老人爬上了彎脖子樹。

財主說:「聽我號令,你就可以成仙了。」老人到了橫枝椏處時,財主叫道:「手攀橫枝向外移。」老人向外移了移。財主又叫道:「再向外,再向外移」……這樣一連移了數次,已出崖數尺遠了。

財主喊道:「雙手鬆開,可以成仙了。」只見老人雙手慢慢鬆開,這時奇跡出現了,只見老人閃著金光,慢慢向上飄去。半空中傳來老人的聲音,謝謝你的成仙樹。

財主很是懊惱,我一棵成仙樹讓他成仙而去,不行,我也得成仙。於是開始模仿,只見財主像一塊巨石一樣直墜山崖而去。過了好長時間,山谷中才聽到「嘭」的一聲巨響,這就是他生惡念的下場。

老人一生修心養性,提高境界,去掉一切執著,當然包括生死,終將功成圓滿,得到正果。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話說,御廚告老還鄉後,富貴在身,名望在上。終日閑來無事,閑情難耐,於是雇了一夥機靈能幹的人,開了個酒館。因為都是鄉里鄉親的,酒館漸漸成了大家消遣敘舊的地方。有事無事到酒館坐坐,請客會友,自然熱鬧非常。
  • 曾國藩(1811~1872年),字滌生,清代湖南湘鄉縣人。歷任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權綰四省。謚稱文正。
  •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楊慎〈臨江仙〉
  • 對聯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文學形式,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對聯文字簡練,內涵深刻,對仗工整,音調和諧,字數可多可少,但上下兩聯字數相等。
  • 唐僖宗時,一個叫于佑的儒生晚上在皇宮禁城外散步,突然看到皇宮的護城河裏有落葉隨水而下,其中一片樹葉上隱隱似乎有墨漬字痕。取來一看,樹葉上果然有詩歌一首,于佑便把詩歌放到盛放書籍的竹盒裏。他又在御河流動的紅葉中取來一葉,書寫詩句後把紅葉放入護城河的流水中。
  • 古語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話一點不假;還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話更道出了救人性命會積下大陰德,從而得到上天眷護善人得福報的真機。
  • 打開歷史的長卷,眾多的人物穿梭其中,為我們樹立了「忠、孝、仁、義、禮、智、信」的典範,尤其是忠、奸的對比總是如此的鮮明與活躍,教化著一代又一代的子孫們為人處事的根本道理。
  • 諸葛亮二十七歲初出茅廬做為劉備的軍師,現代人總是欽佩他的善於計謀,而對劉備臨終託孤,有許多人解讀是因為孔明的才能和聲望過高,劉備擔心自己死後孔明可能篡位自立為王,不得已以退為進逼迫孔明立誓以明志的手段,這是因為現代人的自我意識過分高漲、太過強調自身利益的思想結果。
  • 唐朝元和年間,豫章郡有個富戶姓謝,他生有一女叫小娥。小娥從小就身體健壯,頗有男子氣概。十四歲那年,父親把她許配給段巨貞為妻。成婚後夫妻和睦,兩家人和成一家人經營一條大船,往來於吳楚之間,做載客運貨的大生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