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上的詩人 林福蔭

文、圖/周美晴
font print 人氣: 223
【字號】    
   標籤: tags: ,

老天爺是公平的,人生如水流,流過平地不太會引人注意,流過險境形成浪花變成瀑布,才會叫人讚歎歡呼。

──林福蔭

船長詩人林福蔭,在他粗獷的外表中,有著最真實、淳樸善良的心。他用最直接、認真的態度及豐富的情感,不經雕琢地將內心的感動,化成一首首動人的詩詞。

奮發向上 獲海博士之稱

林福蔭1949年出生於基隆八斗子長潭里的小漁村。從小家境貧苦,小學畢業後,就跟著父親與叔叔們捕魚。15歲那年,父親車禍身殘,身為長子的他,扛起一家8口人的生計,自此,他便在漫長的歲月與大海搏鬥。

他成了一位與天氣、潮流搶時間的討海人,但生性努力的他,在20多歲時買下人生的第一艘船,成為「順東發16號」漁船船長。由於漁夫們之間的競爭激烈,為了生活,他靠著一艘簡陋的漁船,日以繼夜的研究潮流動向、天氣型態、風向、漁群的湧動位置……並加以記錄、分析,堅持不懈的成果使得他常常滿載而歸。

林福蔭毫不保留地與漁業界分享他的研究,這份台灣東北部近海潮流動態研究--潮汐與流,分析精準周到,加上對技術與漁場判斷的正確,使得林福蔭榮膺「海博士」之稱,並於1994年當選全國十大傑出漁民。

重回校園 開啟創作之路

林福蔭50歲時,重回校園就讀八斗國中補校,他尤其喜愛文學,也自此開啟了創作之路,他將過去在汪洋上的幾十年歲月,化作一首首的詩、一幅幅的畫。

2007年至2010年他先後完成《希望的海》、《詩網中的海洋》、《小小詩人就是你》、《詩海》4本著作。在他的第4本著作《詩海》自序中說:「我只是一名漁船船長,必須向大海擷取生活所需,最熟悉的是海洋,所寫的詩作也與海有關;海洋是我的母親,也是我的老師;海洋開闊的心胸,無所不容,深深啟發著我。」

〈母親的背影〉一詩引起很多人的感觸,詩中描寫在風雨交加的夜晚,母親矮小駝背的身軀在昏暗的燈光下拉出一道長影,氣若游絲、擔憂的叫喚聲,使得林福蔭流下男兒淚。林福蔭說母親一輩子辛苦,晚年雖已不用操勞,身體卻孱弱不堪。提起過世的母親,他紅了雙眼,他希望為人子女者都能克盡孝道。

基隆市長張通榮從小和林福蔭一起長大,他讚揚林福蔭的作品深具社會關懷性,洋溢著熱情、浪漫的情懷,是正向、健康的藝文創作。而求知慾強的林福蔭,兩年前也開始上社區大學學習書法與古詩,磨練自己的文學深度。

林福蔭認為這世界有太多人們失落的東西,那就是「愛」與「善心」。他願世人將貪婪的人心收斂,把失落的美好找回。他將對海洋生態的關懷、自然的尊重、鄉土的熱愛,化為筆下的創作,期許能對社會的教育盡一點棉薄之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霞光中, 翩翩起舞的葉片兒,手挽著手兒, 搖曳著、訴說著—— 一路走來的故事。
  • 撒一把善的種子, 在你的心田, 蕩盡你心中的妄念, 讓慈善的花開滿你的心靈花園。
  • 台灣藝人周采詩、張芯瑜今天(8月18日)下午兩點來到新竹,與導演尹祺一同現身簽名會,為主演的新片《球來就打》宣傳。周采詩和張芯瑜以俏麗棒球服亮相活動,現場男粉絲擠爆簽名現場,突顯出兩位棒球美女的超人氣。
  • 桃園縣文史藝術工作者林新來,蓮園現場人體彩繪,以娛遊客之外,還舉辦過黃牛彩繪、羊體彩繪、蔬果彩繪等等,曾獨自完成一幅百尺蓮花圖,還與桃園縣十全美藝文推廣協會十幾名藝術家合繪巨幅的愛蓮圖,可說將蓮花創作發揮得淋漓盡致。
  • 一條天路彎彎曲曲,綿延悠長, 金碧輝煌的殿堂遙遙在上。
  • 古代的風景畫或人物畫中有建築物的構圖,依賴界尺將建築物的飛簷、樓閣、楹椽等畫得唯肖唯妙,這種有直線的畫,稱為「界畫」。
  • 在台灣近代詩書畫藝壇,黃水文一生低調,作無形之畫--詩,畫有形之詩--畫,在詩書畫中自得其樂。他的畫作存留甚少,但在精不在多,得到典藏,也曾作為郵票之畫發行;他的詩句得到故鄉諸羅山水共鳴,常被桃城(嘉義)後人選來吟唱;他的書法以隱名的姿態留存於嘉義市中山公園尊師亭。綜觀其人一生平凡中有不凡。
  • 夜曲Nocturne這個名詞來源於拉丁文,有「夜神」的意思。夜曲最早出現於十八世紀的意大利,是主要供鋼琴演奏的一種浪漫情懷的的特性小品。它和小夜曲(sérénade,傍晚演奏的聲樂曲或是器樂曲),以及多樂章組曲的「嬉遊曲」(divertimento,器樂曲)是相同的風格,都是適合夜晚以及戶外演奏的曲風。
  • 台灣美術界在1950後期到1970前期爆發傳統國畫與本土膠彩畫路線之爭,黃水文不願捲入爭議, 從1960年至1980年二十年間退出省美展,因此在全台逐漸失去知名度。在1960年至1970年的十年間,他開始將水墨融入膠彩畫中。他的書蹟留在嘉義公園尊師亭上依然可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