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寄情‧彩疊鄉韻

【水彩行家】訪水彩名家—溫瑞和(上)

林毓修
font print 人氣: 309
【字號】    
   標籤: tags:

引言:
◆ 仲夏和風
七月,燠熱的南台灣因逢幾天西南氣流的影響,午後常遇有雷大雨;使得這次高雄的專訪,少了難熬的燥熱,反倒是多了些許的濕涼意;心情不免舒緩了些。坦白說:對於這次的專訪,內心是複雜與緊張的。一則是原本就不善提筆書文,對於要為雜誌撰寫專文,真沒多少自信。再者,本次專訪的老師,對於其人與畫之面緣不多;在如此不熟悉的情況下,心中難免惶恐,不知該如何導引入題。因此只得預做功課,先行備妥提問大綱,打算見面時再行討論定調。然而就在與溫老師接洽與訪談的過程中,那溫儒誠摯的氣蘊,佐以輕風拂面般的親和談吐,一掃先前不安的推想與顧慮。

◆ 學生心目中的『顏』師『藝』友
「老師什麼都好,就一點不好…」畫室侯順治班長此話一出,雖身處在七月的高雄,還是不免冷汗直冒。然而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不得不故作專業,平心等待這六十多歲,跟了十多年的「老」學生接下來的肺腑之言……。「那就是脾氣太好了!」此話一出大家相視而笑。原來這就是溫老師多年耕耘,學子眼中那看不過去的一丁點兒不完美;學生們擔心老師溫和的氣度,無法招架一些古怪無禮的學生啊!「還有一件事也是很讓人頭疼的…」此時立刻正襟束耳、仔細聆聽。原來是老師常常帶學生出外寫生,不管是溪邊或是大小路旁,為了取景,總是會忽略週遭可能的安全考量;常令旁人捏把冷汗、擔心不已。而這幾句聽似略帶抱怨的微辭,卻聽得我感動莫名。把多年來的師生情誼說得自然,像自家兄長般真情流露啊!

在接下來的參訪中,發現有數位頭髮花白的學生正埋首彩繪。今年七十歲的王士賢班長,現任雙彩美術協會的理事長。因自小對繪畫就有濃烈的興趣,所以在前鎮高中地理教師退休後,才全心投入溫老師名下。對老師的寫實功力,以及豐富的色彩層次表現,甚是讚賞。特別還提到老師對待流浪狗的悲憫真情,才真是令人感佩!這不免讓我聯想:一位熱愛生命的人,用尊重與愛來擁抱生活;自然在藝術創作的體現上,會散發一股明亮柔和的色澤,溫暖動人。老師的作品就是如此。


溫老師與侯順治班長合影 溫老師與王士賢班長﹙圖左﹚.畫室學生合影

探究︰
◆ 溫式風格
在介紹溫老師的繪畫風格之前,特別要截引一段水彩界大老,也是溫老師的恩師—鄧國清教授所解析的論述,將更能領會溫式風格的脈絡軌跡…國清老師指出:溫師無時不浸潤於名家的法度裡,頗得繪畫的精簡原則,和追求完美的理念。』

這段引述,正貼切的剖析溫老師的創作風格;除了師法自然之外,更能將前輩大師們的精髓,擇取淬湅、內化運用、而成大器。如作品﹙步道迎陽﹚


步道迎陽

綜看溫老師繪畫的歷程中,曾有兩處成功跳進的轉捩點:一是2003到2004年間,此一時期也是溫式風格的成就期。自幼就酷愛繪畫的溫老師,在政戰學校藝術系就讀時,便在諸多名師的指導下有了紮實的根基。之後二十多年的軍旅生活,亦因職掌業務而常能與前輩畫家們交相請益。當急流勇退下的溫老師,全心投注精神在繪畫領域時;過往所汲取的養份,便在這近十年的「師法自然、再造心境」中,茁壯開華。在此關鍵時期,與龐均老師那亦師亦友的交流激盪中,對色彩與技法做了一個全面性的統整與內化。奠定了現今畫風中日趨沉穩的性格,從此大放異彩、頗受好評。我們可以比較1998年作品﹙濁水溪挖泥船﹚和2005年作品﹙池塘水影﹚:兩件都是精彩的寫生作品,在水份掌控與筆調處理,都各有其獨特迷人之處。但在色彩與整體掌控上,﹙池塘水影﹚多了份蛻變後的成熟感。


濁水溪挖泥船 池塘水影

<未完,待續>
(圖文由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有刪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捐棄成見和門派,展現攜手合作的誠意,嘗試捨棄輩分、資歷、年紀的差異,一切以畫作的創作主題和水平作標準...
  • 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 2011春研討會作品欣賞
  • 所謂「亮處不空虛,暗中有東西」,用這句話形容招治的作品最為恰當,她的畫在大結構中有小層次,小結構中有微層次,彷彿纖維般編成一張天羅地網,環環相扣,牢不可破。
  • 這次展出是洪東標自2008~2011等四年間的作品中選出的代表作,大多取材自生活中和旅行間的所見題材,洪東標以寫實的描寫技法暈染出幽靜的情境,是大家生活在喧囂的大都會中難得的幽境,讓大家分享這寧靜的自然美景。
  • 早前輩畫家們因物質匱乏或使用不正確的材料,使得他們的水彩作品快速氧化而損壞...
  • 安妮女王除了開創英國18世紀的黃金時代外,她的統治還標誌著繪畫、戲劇、詩歌和音樂等高品質藝術的興起。安妮女王延續伊麗莎白女王一世(Queen Elizabeth I)曾使用的座右銘:「永遠不變」(semper eadem或always the same),體現她的使命就是恢復受法國和西班牙影響之前的英國的價值觀與傳統。
  • 透過提升日常物件的美,西班牙「博德貢」(Bodegón)畫作將這種儀式化的舒適氛圍融入其中。
  • 提香對場景的精心設計、富於表現力的色彩,以及對人像和物件的敏銳刻畫,啟發了後世的歐洲藝術家。觀眾凝視此畫時,猶如置身人群中,彷彿藝術家要求觀者一同省視自己的良知與對神的信念。
  • 德國的視覺藝術,相較其哲學文學音樂,是較少被德國之外的人了解的。但是德國藝術中的浪漫主義精神卻深深影響著其它領域,尤其是弗里德里希的風景畫。他的風景畫為什麼如此精妙深邃呢?弗里德里希對色彩與構圖的運用是德國浪漫主義的特色,他賦予風景畫前所未有的生命與意義。他將靈魂注入風景裡,而風景裡被照亮的空氣是「靈體」,讓每一幅畫作充滿個體性與內在連結
  • 馬德里擁有世界上最[ascii]著[/ascii]名的博物館之一——普拉多博物館。而迭戈‧羅德里格斯‧德席爾瓦‧委拉斯貴支(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近乎真人大小的油畫《宮娥》(Las Meninas)是其鎮館之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