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七星彩走势图 - 体育

子正:傳神的「孰視之」

子正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02月26日訊】太史公演繹韓信受辱於胯下,僅用了六十字:

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褲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褲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而表現韓信受辱前後內心的掙扎和周圍場景的戲劇性變化,僅用了十一個字:「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褲下,蒲伏。」

其中最傳神和具豐富內涵的,乃三個字「孰視之」。

古字向來有通代的傳統,「孰」與「熟」字應可通用。孰視,可作熟視,成語「熟視無睹」正取其意。用「熟」來表現長久看著,實在是傳神啊。想想看,莊稼從播種到成熟需要多少時間呢,期間有多少人物、氣候、土地和種子的交融遞進呢!就算是做一頓飯,從準備到做熟需要多少條件的配合呢,需要多少時間的煎熬呢!

而「孰」,又是指代「誰」的意思,那麼,韓信和地痞自然是孰其一,還有那圍觀者也是一干眾孰。

於是,「孰視之」就烘托出一個場景:

一屠戶的地痞兒子叉腰斜眼攔住韓信,高叫道:韓信,別看你長的又高又大,平日裡人五人六的挎著刀劍裝酷,其實,你就一膽小鬼!韓信不理待走,那地痞看到圍觀者越來越多,即刻亢奮起來,當眾侮辱韓信道:別忙著走啊,你要是有膽,就殺了我;你要是沒膽呢,就從我胯下鑽過去。於是,叉開雙腿斜眼看著韓信。

韓信且怒且鄙的看著地痞,手把寶劍,鬚髮皆張,再環視一眾圍觀者,臉上陰晴不定,良久,鬆開劍柄,面沉如水,慢慢彎腰,從地痞胯下鑽將過去。再慢慢起身,從容離去。地痞和圍觀者轟然大笑,以為韓信果真是個膽小鬼。

簡單的熟視之三個字,從人物、環境、時間、內心衝突各個方面,將胯下之辱這一劇目表現的淋漓盡致。

其一,人物明寫的是韓信和地痞,但,實際寫了很多圍觀者。

其二,表演場所是屠宰市場周圍,各色人等自然不少。

其三,韓信和地痞眼神交鋒時間很長,長到像莊稼從播種到成熟了這麼久。

其四,圍觀者都看著韓信和地痞,韓信和地痞對望著,還不時的觀察著圍觀者的反應。

其五,可以想見,在這樣一個空間和時間中,韓信的內心翻騰過多少念頭,地痞和圍觀者的內心是如何起伏變化著。

這樣的場景,對於圍觀者而言,不過是看一場戲,但對於爭鬥雙方則完全不同,那是臉面和氣勢的較量,是忍辱負重和匹夫之勇的權衡!

設想一下,如果不是恁多人圍觀起鬨,韓信就很容易選擇:要麼一頓老拳打倒地痞走人,要麼趕快從其胯下鑽過去走人,斷不會折騰這麼長時間,才選擇從地痞胯下鑽過去。

簡單的三個字,不僅描寫了熱鬧的場景和人物的衝突,更刻畫了韓信內心複雜而漫長的演變過程。而這種複雜和漫長,是由圍觀的特殊場景、地痞的身份和韓信的心氣共同造就的,展開來真是一場好戲。

而這三個字所表現的焦點,就是「大忍之心」。正因為韓信有此大忍之心,才能成就那邊大的事業。而大忍,真是神傳文化的核心價值之一。

由此不禁感歎:神傳文化,果真傳神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2012年2月8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發佈消息:王立軍副市長因長期超負荷工作,精神高度緊張,身體嚴重不適,經同意,現正在接受休假式的治療。
  • 絺疵(zhǐ cī ),春秋時晉國人,善謀。時晉國四卿掌國,分別為智、韓、魏、趙四氏。絺疵為智伯(智瑤)謀士,獻計削弱趙、魏、韓三家,從而使智氏一家獨大。後智伯裹脅韓、魏共同攻擊趙氏(趙襄子)。
  • 閒看繁花落 清心塵幻空 不聞春啼鳥 靜定入道中
  • 李白曰:「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 似空還非空 摶摶行道中 澗水杳然去 無執天路通
  • 俗話說人生際遇的福份:「一德、二命、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若說好風水能蔭命,那麼改動風水的後果又如何呢?來看真實的故事。
  • 幽默風趣今人愛,古人也愛。以下是近兩千年前的笑話,出於邯鄲淳(約132—221,東漢末到三國時代)編輯的《笑林》。古人的笑談說了些什麼?晶瑩閃亮的光彩是什麼呢?
  • 這是儒家心性修煉之關鍵處。某種角度講,這也是孔門教人勇敢的地方——直面人生。不管人生道路是通途還是布滿荊棘,都在其中成就自己。
  • 箏娘十七歲時,已為父親掙得幾萬貫家財,可以與鄉中的富戶匹敵,婚嫁事亦提上了日程。老父考慮到那些大家子弟自家攀附不上,對鄉村農家又不願低就,於是就想出了一個特殊的方式來擇婿。就這樣,箏娘父親意外地給她找到了一門「好人家」……。
  • 愛茶的人也愛山水,愛產茶的好山好水,也愛在好山好水間飲茶、吟詩作對,於是就有了「茶亭」的誕生。追問「中國第一茶亭」的歷史,可以上達千年前,它有個奇特的名稱叫「三癸亭」。「三癸亭」和「茶聖」陸羽有著深切的淵源。陸羽著述了千秋第一茶書《茶經》,而「中國第一茶亭--三癸亭」也是因他而生。「三癸亭」締造的這一段歷史茶話,在中國茶文化中顯然是難以磨滅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