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欣賞】

【京劇欣賞】搜孤救孤

程嬰實踐「義」字的精深內涵
袁榮易
font print 人氣: 581
【字號】    
   標籤: tags: ,

中共統治大陸後,立即頒布禁戲劇目,壓制京劇不遺餘力。京劇演員無戲可演,難以維生。拖到1957年大鳴大放,一些不懂中共陰謀的演員,以為否極泰來,積極演出傳統老戲,招來老觀眾,想要再造京劇的中興。不久「陽謀論」把大鳴大放的人扣上右派的帽子,遭整肅以及被殺死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京劇著名藝人李萬春、葉盛蘭、葉盛長等也牽連在內。從此以後,倖存的人變得機伶,隔年1958年毛澤東發動「大躍進」,果然人人爭先。京劇界也跟著搞大躍進,積極「改革」老戲,計劃一年排出三百個新戲,其中兩百個要是革命現代戲。

在這種極無知又急就章的情況下,能編出甚麼好戲來?了解這個背景,終於明白為甚麼看新編京劇《趙氏孤兒》時,有一種說不出低俗的粗製濫造感。《趙氏孤兒》根據老戲《搜孤救孤》改編,在1959年編成。劇情新添加的幾個部份,完全是為「革命需要」做作出的「虛情假意」。


1. 《搜孤救孤》程嬰(右,謝德勤飾演)與公孫杵臼(莫中元飾演)商議如何救孤兒。


2. 《搜孤救孤》程嬰勸妻捨子替換下孤兒,妻子(余大莉飾演)哪肯應允。

例如程嬰將孤兒藏藥箱帶出宮,守門武將韓厥幾次糾纏程嬰不給過去,故意拖時間讓程嬰表演「懇求」的身段(電影「趙氏孤兒」更把這老梗發展成同性戀)。而原本《搜孤救孤》非常精華的一段「勸妻捨子」竟全刪去,這段演出程嬰的最大難關:怎麼去說服妻子捨子?天底下有哪個媽媽願意捨掉自己的孩子呀。然而新編戲竟刪去程妻這個角色,將最能表現真情難捨的情節消滅掉。增加不重要的,刪去最重要的,用轉移重點的狡猾方法掩蓋真相,這就是共產黨編戲、編歷史教材的常用手段之一。


3. 《搜孤救孤》妻子不答應捨子,程嬰氣得拿刀要脅。復興劇場演出。


4. 《搜孤救孤》公孫杵臼到程嬰家,加入勸說的行列,程妻依然不理。


5. 《搜孤救孤》程嬰與公孫杵臼一起下跪求她,程妻很為難。


6. 《搜孤救孤》程妻漫應一聲,沒想到公孫杵臼立即帶走程子,三人急跑下場。

其次「公堂」這段,程嬰向屠岸賈出首孤兒時,竟跑出莊姬公主(孤兒之母)的丫頭卜鳳,大罵程嬰出賣孤兒,程嬰在這裏要「做出」遭人誤解的可憐相;屠岸賈更絕,像個臨時演員的表現,將卜鳳一劍闢死。之後屠岸賈又命程嬰鞭打公孫杵臼,這是老戲《搜孤救孤》原有的一段,但老戲並沒有屠岸賈當場摔死孤兒又劍闢公孫杵臼的血腥場面。古時殺人也有個司法程序,處死是在法場執行。老戲接演「法場」,讓程嬰祭奠公孫杵臼及孤兒(程嬰之子替換的)有一大段唱腔。怎麼說,屠岸賈總是個朝廷命官,怎可能自己出手去殺人,這只暴露共匪動不動隨便殺人的惡習,硬把自己齷齪的小動作加進戲裏、加進歷史中。


7. 《搜孤救孤》權臣屠岸賈(嚴倫瑋飾演)大搖大擺的上場。


8. 《搜孤救孤》屠岸賈聽程嬰告密,抓來公孫杵臼詢問孤兒的下落。


9. 《搜孤救孤》屠岸賈命程嬰用鞭子拷打公孫杵臼。


10. 《搜孤救孤》在公孫杵臼家中搜出孤兒,屠岸賈氣得大罵公孫杵臼。

15年後忠臣魏绛從邊關還朝,程嬰果然又被誤解,魏绛拿皮鞭抽打程嬰,程嬰又一場像「做慣」受虐兒(可以比美溫家寶)的逆來順受,哀戚道出事情的真相。這是在製造受虐狂嗎?前面有鞭子,後面又來鞭子,共產黨故意用酷刑迫害好人,恐嚇其餘人民乖乖就範。共產黨這種戲侮人性,毀人尊嚴,還要你感戴它的恩德,在許多新編戲裏處處可見。程嬰設計被鞭打就是非常荒唐,似乎意味著程嬰「享受」鞭打,好讓他一吐真言,劇情編的真是變態到無以復加。這樣的京劇《趙氏孤兒》,程嬰完全是個被忽悠的傻子,看不出他到底為甚麼要救嬰兒,與「義」這個字全然無關。


11. 《搜孤救孤》公孫杵臼被押到法場。


12. 《搜孤救孤》程嬰到法場祭奠公孫杵臼及自己的兒子。

而老戲《搜孤救孤》是譚鑫培與余叔岩拿手的名劇。余叔岩特別重視此劇,劇中程嬰主要的唱腔:「勸妻捨子」的二黃原板、「公堂」的二黃倒板轉迴龍原板、「法場」的二黃頂板轉原板,余叔岩細心琢磨了二十年,每字每腔都形成經典,內蘊豐富,將程嬰矛盾又正義的作為,做了極好、極深刻的詮釋。程嬰複雜的個性,比諸「哈姆雷特」有過之而無不及,余叔岩掌握的恰到好處,不是有高文化、高藝術水平的修養,那是不可能塑造出來的。余叔岩將此劇傳給孟小冬,沒想到孟拿來做為告別劇壇的絕唱(1947),此劇轉而沉寂。幸而余叔岩灌有「勸妻捨子」、「公堂」的唱片,眾多愛戲者受其潛移默化,猶可一窺堂奧。

然而當《趙氏孤兒》的演出取代了《搜孤救孤》以後,程嬰的形象變成搖尾乞憐到恃寵而驕的一個「苦人兒」,又厭又貧,毫無令人值得尊敬之處。吳藕汀說「《搜孤救孤》捨子、大堂、法場,安排簡練精緻,口碑載道,至今未衰。與新編歷史劇《趙氏孤兒》之非驢非馬相比,不啻宵壤」。真懂戲的人,都能區別,不會被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繼拍攝完《梅蘭芳》之後,陳凱歌籌備多年的新作《趙氏孤兒》未見進展。前日大陸媒體報導,陳凱歌不僅已完成《趙氏孤兒》演員等前期的籌備,並即將在3月正式開拍,在《趙氏孤兒》之後決定開拍魔幻式的新片,改編自日本奇幻文學大師夢枕貘的代表作 《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目前此片的劇本已開始進行。
  • 繼范冰冰孕婦造型曝光後,《趙氏孤兒》劇組又曝光了帥哥黃曉明的刀疤臉「毀容」照。一直希望突破「太帥」局限的黃曉明,在陳凱歌導演手中,意欲打碎「花瓶」外表。
  • 由陳凱歌導演的《趙氏孤兒》今日(4日)上映,昨日,片中扮演公孫杵臼的實力派演員張豐毅接受了記者專訪,談了《趙氏孤兒》的鏡前幕後及「張八條」的來由,並表示自己已經告別「張八條」。對於一直盛傳與王學圻、葛優合作時彼此飆戲一事,張豐毅予以了否認。
  • 晉靈公即位十四年,越來越驕縱。趙盾多次進諫,靈公不聽。一次吃熊掌,沒有煮熟,就把膳食官殺了,讓人把他的屍體抬出去,正好被趙盾看見。
  • 被稱為「影子女士」(Shadow Woman)的寶琳‧本頓(Pauline Benton),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美國皮影戲的表演者之一,她在紐約創辦了紅門劇社,將中國瀕臨式微的傳統皮影戲在美國發揚光大,甚至受邀赴白宮演出。然而在她彌留之際,紅門劇社的風光已不如從前,她沒有後代,她留下大量的皮影戲遺產何去何從?
  • 1923年,寶琳‧本頓(Pauline Benton)到北京探望在燕京大學任教的姨媽時,被中國古老藝術——皮影戲深深吸引。這位美國女孩終身未嫁,用盡一生的心血投入到皮影戲的創作、演出中,她在紐約創辦了紅門劇社(Red Gate Shadow Players),甚至在羅斯福總統執政時期受邀赴白宮演出。
  • 1966年,一群「破四舊」的紅衛兵來到法門寺,先是搗毀了佛殿內的銅像,又試圖挖開真身寶塔。住持良卿法師上前喝阻,被打得頭破血流。法師隨後披全身澆滿煤油,在寶塔前自焚。
  • 《可愛的牧羊女》展現了莫扎特在音樂創作各方面嶄露頭角的才華。這位年少的作曲家模仿法國、意大利和德國的歌劇樣式,加入通俗的曲調,同時表現出對音樂風格及其語言的自信。他在巴洛克風格和古典風格的交匯點上譜寫了一部作品,開創了一種新類型歌劇──後來成為18世紀古典主義風格,為他後來的音樂創作奠定了基礎。
  • 就像學習西方經典一樣,東方的傳統戲曲也值得我們認識。「你會唱一段崑曲,你就懂得欣賞《游園驚夢》,你會唱一段《蘇三起解》你就會愛上《四郎探母》。」陳金次說:「我們從小不讓小朋友喝茶,他長大後怎知品茶呢?土壤的流失,是傳統文化式微的主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