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華人聲樂大賽 即將卡內基登場

文/李黛娜
font print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

西方古典音樂當中,聲樂作品大多為德文、法文、義大利文等,要演唱西方聲樂作品,必須學習、了解西方的語言文化;對於一位成功的華人美聲歌唱家來說,得要具有演唱不同語言歌曲的能力。而以西方美聲技法演唱中文歌曲也不容易,卻又可以很細膩的傳達,中國藝術歌曲的特點。

講究美聲唱法 文化內涵

不同於一般的華人聲樂比賽,新唐人電視台舉辦的「全世界華人聲樂大賽」要求參賽選手,至少要有一首中文歌曲採用美聲唱法。這是新唐人全球華人聲樂大賽,不同於世界上其他聲樂比賽的特別之處。

「歌唱比賽中演唱中文作品,必須有中國文化背後的內涵。」

關貴敏表示,「全世界華人聲樂大賽」要求參賽選手以漢語演唱中國歌曲,很多外國人聽了之後,覺得非常優美;他們感到很吃驚,好像沒有聽過這麼好的歌曲。關貴敏認為,這也是新唐人電視台要把這些美好的中華文化,推向全世界的原因之一。

主辦單位,對中文歌曲的選擇範圍有個規定。參賽作品不得有歌頌中國共產黨,或者中共黨文化內容的歌曲。大賽評委會主席關貴敏表示,「全球華人聲樂大賽」宗 旨,是為了恢復正統的傳統文化;而共產黨講鬥爭哲學,與中華傳統文化完全背離。中共在建政後,又有系統地破壞中華文化,諸如:文字改革、文化大革命。文人 們都必須聽命於黨,所寫出來的歌曲,也是要歌頌黨的,其中很多歌曲是造假的。要恢復正統的傳統文化,首先就是要清除掉黨文化,擺脫共產黨的這些東西,才能 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正統中國文化。

重視演唱者人品與修為

關貴敏又表示,衡量選手的標準,除了聲樂表演和技巧外,為人也非常重要。當選手在台上表演技巧旗鼓相當,不相上下時,人品表現將成為衡量的標準。他說:「觀眾、評委能感受到演唱者的思想。人們喜歡思想純淨、真誠的演員。」「傳統中華文化更是講究藝術家的修為。」

神韻藝術團藝術家耿皓藍認為,要達到藝術的最高境界,最重要的是「真」;把自己的真心、真意和真情,通過歌曲表達出來。要達到這一點,首先就要從做人開 始;如果為人不真誠,他唱的歌曲就會虛假,一聽就能聽得出來。第四屆「全世界華人聲樂大賽」,銅獎獲得者林雯郁也表示,聲音能表達一個人內心的修行,還有 他的精神境界。她說:「我覺得我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人,能夠透過音樂來修行。」

齊柏平用「獨一無二」、「獨具慧眼」,來讚譽新唐人全世界華人聲樂大賽的成就和意義。他說「新唐人電視台舉辦的這個全世界華人聲樂大賽,追求的目標是非常高尚的,對推進中國文化的傳播,將會有很深遠的、長遠的意義。」

齊柏平是中共官員、孔子學院院長,去年也參加了大賽,雖沒有入圍,但他認為,評判令人心服。

新唐人系列大賽主委會主席馬麗娟也表示,其實全世界上舉辦的大賽並不少,但可能只有新唐人,是為了恢復正統文化而辦的比賽。

新唐人所崇尚的是正統純真、純善、純美的藝術。希望讓很多身懷絕技具有正統技術、理念的藝術家,有一個演出的舞台。她表示,新唐人不只為了提供華人一個走上國際舞台,施展才華的機會,同時還要把傳統美好的中華文化帶回來。

卡內基音樂廳表演難得

適巧今年也是卡內基音樂廳建成120周年紀念。120年前,音樂家柴可夫斯基從俄羅斯趕來,指揮了卡內基音樂廳的首場演出。在此後,卡內基音樂廳成為世界各地音樂家展現才華,揮灑藝術媚力的舞台。


卡內基音樂廳120周年慶, 三位藝術家的演奏珠聯璧合、配合默契、完美無瑕 。(攝影/李莎 )

新唐人聲樂大賽項目經理李唐說:「今年新唐人聲樂大賽與往屆不同,進入決賽的選手,都要在卡內基音樂廳內演唱。」這是華人首次在卡內基音樂廳舉行聲樂大 賽。擁有中、港二地「中國民歌之后」美譽的女高音費明儀讚歎:「能夠在這樣一個殿堂級的地方,上台演出,將是一個非常難忘的經驗。」

決賽之後,即在卡內基音樂廳主廳,舉行「華人之星獨唱獨奏音樂會」。

新唐人電視台將邀請歷年來,自世界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獲獎歌唱家、小提琴家和鋼琴家,數百位傑出的華人音樂家們,共同參加2011年10月30日,紐約卡 內基音樂廳舉辦的「華人之星獨唱獨奏音樂會」。本屆獲選金獎選手,將和往年的獲獎音樂家同台獻藝。與第五屆「全世界華人聲樂大賽」和「華人之星獨唱獨奏音 樂會」,同一季在卡內基音樂廳上演的,還有大提琴家馬友友、名指揮家小澤徵爾等音樂家,他們也都將在這裡舉行音樂會。


卡內基音樂廳120周年慶, 紐約愛樂樂團登場演奏。 (攝影/李莎)

透過一系列新唐人系列大賽,關貴敏表示,中國五千年文明,擁有非常深厚的底蘊,回歸中華文化真實的面貌,他認為,現在做這件事,是非常有意義的;也希望全世界的有志之士,都能前來共襄盛舉。◇

由新唐人電視台主辦,第五屆「全世界華人聲樂大賽」,即將於2011年8月28日,於台北東吳大學表演藝術中心舉辦亞太區初賽;10月28至30日在美國紐約舉辦決賽。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魏德亞特蘭大報導)克雷格‧伯斯特路先生是亞特蘭大一名銀行家。12月20日他與妻子一同前來科布熱力表演中心觀看神韻國際藝術團在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的最後一場演出,他在中場時接受記者採訪。
  • 【大紀元3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方沛清海防7日專電)「南海姑娘」、「 橄欖樹」、「故鄉」、快樂頌」、「台灣的心跳聲」等國台語歌曲,搭配舞蹈雜技,6日晚間在越南海防市越捷文化中心穿插演出,現場近千名人士如癡如醉。
  • (大紀元紐約訊)2011年新唐人電視台全世界華人聲樂大賽亞太賽區比賽8月將在台灣舉行,之後北美賽區的比賽將於10月28~30日在紐約隆重舉行。今年,大賽的決賽和隨後的「華人之星獨唱獨奏音樂會」將於10月30日下午2時在紐約著名的艾薩克‧斯特恩廳(Isaac Stern Auditorium)上演。艾薩克‧斯特恩廳是卡內基音樂廳(Carnegie Hall) 的主廳,可容納觀眾2,804人。
  • 2009年,圓曲參加第三屆全球華人聲樂大賽,他一舉拿下金獎。圓曲回顧往事,無限感慨,他感到藝術水準的提高來源於精神境界的昇華……
  • (大紀元記者李新紐約報導)紐約卡內基音樂廳是世界一流的音樂廳,以著名小提琴家艾薩克‧斯特恩的名字命名的主廳 Isaac Stern Auditorium 的特點是聲音效果溫暖、真實。艾薩克‧斯特恩曾說:「它能感受到你的一舉一動,并將其昇華」。
  • 清澈的如臨仙境、如沐清風般的寧靜與靜謐的音樂,要求有印第安人的笛聲,悠揚的、具備强大穿透力
  • 德國聖多瑪斯教堂前的巴哈雕像。(Shutterstock)
    「復格」的源起可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2),在巴哈時代達到了最高峰,之後雖然逐漸沒落,但是這種艱難的音樂形式卻常被後來的作曲家視為一種能力的挑戰。
  • 威爾第(Verdi)的歌劇作品《馬克白》(Macbeth),於2007年薩翁林納歌劇節(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領域)
    隨著美國革命的消息傳遍歐洲各地,訴求個人自由或民族主義的思潮,衝擊著社會各個領域,連藝術界也不例外。古典音樂從上一個時代的形式規範過渡到充滿無限可能的浪漫主義時期(1830—1900年)。歌劇,尤其體現當代潮流。
  • 清音若蓮——淨泉音樂原創
  • 夜曲Nocturne這個名詞來源於拉丁文,有「夜神」的意思。夜曲最早出現於十八世紀的意大利,是主要供鋼琴演奏的一種浪漫情懷的的特性小品。它和小夜曲(sérénade,傍晚演奏的聲樂曲或是器樂曲),以及多樂章組曲的「嬉遊曲」(divertimento,器樂曲)是相同的風格,都是適合夜晚以及戶外演奏的曲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