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建國百年 海外毫芒雕刻家刻印賀壽

陳雨沛
印章共刻有一百個不同書體的壽字(照片:陳雨沛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30
【字號】    
   標籤: tags: , , , ,

筆者出生於上海,目前在美國定居。自幼師承已故金石大師、西泠印社理事鄒夢禪先生,初習先秦兩漢印,後自成一家。在過去30餘年間,一直從事傳統立體微雕,即台灣稱之為毫芒圓雕的藝術創作。

由於對國父中山先生和先總統蔣公的崇敬,特別在中華民國喜迎建國百年之際,窮數百小時之功,治出一方「百壽」象牙印章作為賀禮,以慶祝中華民國——這個亞洲第一民主共和國的百歲華誕。這個印章採用朱文治印,長寬均為9.3毫米(9.3X9.3 mm),共刻有一百個不同書體的壽字,印章的側面則刻有中華民國國旗和中華民國國歌的歌詞全文。

希望此作品可以抛磚引玉,吸引全球更多的藝術家共襄此一百年盛事。

印章長寬均為9.3毫米(9.3X9.3mm)(照片:陳雨沛提供)。
印章的側面刻有中華民國國旗及國歌歌詞全文。(照片:作者提供)

筆者的作品包括:世界上最小的、珠珠可撥動的象牙算盤;直徑2.9毫米,可轉動,並標有經緯線、山川河流的世界上最小的地球儀;可使用的世界上最小的瓷雕茶壺;以及世界上最小的可裁剪的不銹鋼剪刀等等。

數年前以傑出藝術家的資格,同時取得了加拿大與美國的永久居留權後,筆者便舉家自大陸移居北美。身在海外,但心繫故國舊土。

筆者現為世界藝術家協會(WAA, HONGKONG)理事,美國中華藝術家協會(LA, U.S.A.)會員,國際吉尼斯世界紀錄保持者協會(IWRBC, Germany)會員,英國吉尼斯世界紀錄組織(U. K.)會員。其作品曾被美聯社、美國合眾社、美國有線新聞網(CNN)、美國華聲台、香港亞洲電視、中國央視等數十家媒體廣泛報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華民國建國百年,在巴黎的華僑和學人學者。台灣同胞齊聚一堂,舉行大型音樂會,慶祝。與會的有大陸和台灣堵塞同胞 。還有越南,緬甸,寮國,柬埔寨。泰國的華僑和各界人士。
  • 中華民國駐墨西哥代表處與墨西哥市台灣工商會1月30日在代表處聯合辦理慶祝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僑界新年餐會,商會會員及僑胞共計150餘人齊聚同歡,共同慶賀兔年春喜。
  • 新北市的毫芒雕刻家陳逢顯慶祝兔年迎春,以樹脂雕刻出世界最小的兔子,尺寸僅0.05公分,兔子悠閒自在地享受著紅蘿蔔美食,作品取名「玉兔呈祥」。
  • 對我個人而言,神韻令我印象深刻的,不僅是它那優美的歌舞節目,美麗繽紛的服飾,及盛大的表演陣容。難得是神韻它把早已失落的中國文化、生活方式、歷史與舞蹈等用佈景及表演呈現在觀眾的眼前,似乎令人回到古代的中國,宛若回到密爾頓「失樂園」以前的伊甸園。
  • 2019年4月15日,當世人目睹大火肆虐巴黎聖母院(the Notre-Dame de Paris)之際,不禁懷疑這座廣受大眾敬愛的大教堂能否恢復原貌。如今,歷經五年修復,這座神聖的法國哥特式教堂傑作,再次成為巴黎天際線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 1806 年,約翰‧卡羅爾(John Carroll)成為美國第一位天主教主教。他的家族在美國建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卡羅爾還親眼目睹了新國家第一座大教堂的開工。這座教堂是美國早期傑出建築師本傑明‧亨利‧拉特羅布(Benjamin Henry Latrobe)偉大的傑作之一,如今稱為巴爾的摩大教堂(Baltimore Basilica)。
  • 杜倫大教堂(或譯達勒姆座堂,Durham Cathedral)位在英格蘭東北方,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座大教堂是著名的諾曼式建築(Norman architecture),由法國諾曼人在11、12世紀時建造的英格蘭羅馬式風格(English Romanesque style)。
  • 威爾第(Verdi)的歌劇作品《馬克白》(Macbeth),於2007年薩翁林納歌劇節(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領域)
    隨著美國革命的消息傳遍歐洲各地,訴求個人自由或民族主義的思潮,衝擊著社會各個領域,連藝術界也不例外。古典音樂從上一個時代的形式規範過渡到充滿無限可能的浪漫主義時期(1830—1900年)。歌劇,尤其體現當代潮流。
  • 韓德爾創作了許多著名的歌劇,而《阿里歐唐德》(Ariodante)或許是他最歷久不衰的傑作,展現他豐富的音樂表達結合戲劇性敘事的能力。
  • 美國在製作絎縫被(quilt)方面有悠久傳統,但絎縫藝術可以追溯到歐洲和亞洲的中世紀。英文「quilt」一詞最早出現於13世紀,與拉丁文「culcita」(意為「墊子」)有關;當時製作絎縫被是為了基本生活所需、慶祝特定人生大事、彰顯針線技藝,以及作為政治宣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