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樂曲欣賞】得度

font print 人氣: 34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7日訊】(希望之聲/休閒頻道)好的作品總是能窮究宇宙的奧義,貫通天地古今。《得度》色彩瑰麗而深遂,就好像暗夜裡的燭光一樣溫暖人心。


http://www.youmaker.com/

音頻:【中國古典樂曲欣賞】得度

各位聽眾朋友,您今天好嗎?歡迎收聽《中國古典樂曲欣賞》,我是水晶。本節目為您嚴選屬於我們民族各個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樂種的好音樂。希望《中國古典樂曲欣賞》能為您的心靈及生活帶來美好的饗宴。

今天我們一起來分享一首當代創作、並以中國傳統樂器演奏的優美旋律--《得度》。

《得度》這首音樂創作源起也很特別:《得度》原是根據宋代詞牌《如夢令》所寫的一闕詞。大家知道許多詞家如李清照、蘇東坡等都寫作過《如夢令》,這個詞牌一共七句,33個字,本身就具有很強的音樂性。雖然填的詞不同,但是都具有婉約柔美、飄逸如夢的特質。

一位居住在塞班島的法輪大法修煉弟子以這個詞牌寫下了自己修煉後的心情--「落入凡間深處,迷失不知歸路;輾轉千百年,幸遇師尊普度……」。並以「得度」二字來表示唯有修煉、得度才能跳脫這「如夢」的塵世。後來一位古箏演奏家修樂將其譜成了這首動人的旋律。

莊周夢蝶,醒來後提出了這千古一問:究竟是莊子夢見了蝴蝶,還是蝴蝶夢見了莊子?究竟是誰在誰的夢中?又怎麼樣才能從這個夢中醒過來呢?

我們來聽聽這首曲子給我們的答案--請欣賞以二胡、鋼琴、中阮及柳琴演奏的如夢令--《得度》。

【得度】曲/修樂

落入凡間深處,迷失不知歸路;輾轉千百年,幸遇師尊普度。
得度,得度,切莫機緣再誤!

在中國的傳統樂曲中,三拍子的曲子是比較少見到的;這曲《得度》以舒緩的三拍子帶出了一種脫俗、聖潔的氣質。前四句是六個字、六個字、五個字、六個字這樣的句法,古箏演奏家修樂(她同時也是一位中醫師)以古箏五聲音階定弦的旋律特點來譜曲;她用「起」、「承」、「轉」、「合」的曲調安排將這前四句架構成一個完整的小段落;然後經過兩個字的疊句,像詠嘆又像呼喚一般的拉高旋律,再低回反覆一次;最後結束在一種餘韻深長的氣氛中。

這首曲子意境飄逸柔和、色彩瑰麗而深遂,就好像暗夜裡的燭光一樣溫暖人心。台灣的知名作曲家盧亮輝也曾以這個主題旋律編寫了民樂團演奏的版本,並曾經在新唐人新年晚會台北場演出。我們來聽聽當時演出的其中一個片段。

【得度】

2010年由新唐人電視台舉辦的全球華人小提琴大賽,也將以《得度》這個主題旋律所譜寫的《得度》主題變奏曲來作為總決賽的指定曲目,非常歡迎小提琴演奏家朋友們一起來參與這場全球華人的音樂盛會!也希望將來有機會水晶能在節目中和聽眾朋友一起分享小提琴演奏的版本。

下面我們繼續聆賞以琵琶演奏的客家音樂--《出水蓮》。

客家音樂又稱「漢樂」或「漢調」,是我國古老的民間樂種之一,它與潮州音樂、廣東音樂以及海南音樂,並列為南方、廣東一帶的四大樂種。

在我國的文化中,向來有「比德」的傳統,除了「梅」、「蘭」、「竹」、「菊」被我們賦予君子的內涵,清純的蓮更進一步被我們作為出淤泥而不染的世間聖者的象徵。

這首《出水蓮》,音調古樸、清雅,我們曾聽過古箏演奏的版本,現在我們來聽聽琵琶演奏的--《出水蓮》。

【出水蓮】演奏/劉德海

感謝您收聽<中國古典樂曲欣賞>,我是水晶。祝福您有個愉快的一天。我們下次空中再見!

轉自《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英文記者亞伯拉罕美國加州聖荷西報導)1月9日下午,神韻紐約藝術團在聖荷西表演藝術中心演出第二場。微軟公司的軟件部門經理Les Hamilton先生觀看演出後說:「這是我第一次欣賞中國古典舞的演出,搭配美妙的中國樂曲,亮麗紛呈的色彩與服裝,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
  • 前紅十字會員工保羅.比爾(Paul Biere)與夫人於2010年1月22日晚上觀賞了神韻在美國首府華盛頓DC肯尼迪藝術中心的第四場演出﹐二人都覺得度過了一個非常愉悅的夜晚。
  • 2010年新唐人華人小提琴大賽把一首名為《得度》的小提琴主題變奏曲定為決賽曲目。這首創作于2009年的曲子,以其高遠的立意和高難度的技巧,成為中國當代小提琴音樂的一部重要作品。
  • 清澈的如臨仙境、如沐清風般的寧靜與靜謐的音樂,要求有印第安人的笛聲,悠揚的、具備强大穿透力
  • 德國聖多瑪斯教堂前的巴哈雕像。(Shutterstock)
    「復格」的源起可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2),在巴哈時代達到了最高峰,之後雖然逐漸沒落,但是這種艱難的音樂形式卻常被後來的作曲家視為一種能力的挑戰。
  • 威爾第(Verdi)的歌劇作品《馬克白》(Macbeth),於2007年薩翁林納歌劇節(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領域)
    隨著美國革命的消息傳遍歐洲各地,訴求個人自由或民族主義的思潮,衝擊著社會各個領域,連藝術界也不例外。古典音樂從上一個時代的形式規範過渡到充滿無限可能的浪漫主義時期(1830—1900年)。歌劇,尤其體現當代潮流。
  • 清音若蓮——淨泉音樂原創
  • 夜曲Nocturne這個名詞來源於拉丁文,有「夜神」的意思。夜曲最早出現於十八世紀的意大利,是主要供鋼琴演奏的一種浪漫情懷的的特性小品。它和小夜曲(sérénade,傍晚演奏的聲樂曲或是器樂曲),以及多樂章組曲的「嬉遊曲」(divertimento,器樂曲)是相同的風格,都是適合夜晚以及戶外演奏的曲風。
  • 【音樂】春王正月——淨泉音樂原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