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旦機智、反應直接、講話清晰,加上勾人的眼神、婀娜的姿態,普遍受到觀眾的歡迎。然而京劇舞台上,花旦的戲越來越少,花旦這種角色逐漸被邊緣化了。原因在哪裏呢?1949年中共推動「戲曲改革」,開始禁演「污辱勞動人民、歧視無產階級」的戲,以及「不夠淨化的舞臺形象」一律禁止。不知為甚麼幾乎所有花旦戲都犯了衝,花旦演員沒戲可演。有人解釋為花旦蹺功表現婦女裹小腳,是不夠淨化的舞臺形象,如今廢除蹺功,花旦自然就消失了。然而凡事都可變通,不踩蹺,用大腳一樣可以演呀,著名花旦小翠花甚至花了兩年時間,研究出一種花旦步,不踩蹺,一樣可以表現花旦婀娜多姿的身影!
所以問題根本不在蹺功,而在花旦的說話上。花旦不管是為別人仗義執言,或為自己喜好據理力爭,總之,她就是心裏憋不住,口無遮攔、不加掩飾的講真話。共產黨搞陰謀鬥爭,最見不得這個。搶糧搶地的社會主義,冠上勞動人民或無產階級流氓的帽子,就成為神聖不可侵犯。暗中做盡醜事,害怕金鐘罩被戳穿,所以先堵人家的嘴,說甚麼不准「污辱勞動人民、歧視無產階級」等等的。唯獨就花旦講真話的立場來說,任憑你是天王老子,該說的她就是直說。花旦有點類似諫官,更多類似童言無忌、說溜了嘴人家也不以為怪,可是共產黨不允許,在幼兒園就得上政治課,說假話、廢話沒關係,就是不鼓勵說真話。
文明社會,人與人都懂得相互尊重,並不在乎你的階級是甚麼。中共假裝抬高勞動人民,打擊的是「愛抬槓」的知識圈,教師不再有地位,是個臭老九。久而久之發展到今天,「豆腐渣工程」壓死那麼多學生,共產黨還能撇的乾乾淨淨,騙倒全世界。這豈不是因為它徹底消滅說真話的「危險」人物,才能達到這樣的恐怖境界。
小翠花(于連泉)是非常了不起的花旦演員,自九歲登場,四十年沒離開過舞台。但到1949年後,會演上百齣戲的他竟然無戲可演。1956年中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計,演了幾個小戲,卻種下文革被迫害的原因,可憐他沒熬過文革就死了。他的徒弟陳永玲也被關,陳放出後即使再傳授一些花旦戲,別人也不敢亂演。漸漸,沒再聽說誰是花旦名角了。
花旦戲消失這個風聲走漏,共產黨知道將對自己不利,它就來個移花接木的障眼法。1960年中國戲曲學校實驗京劇團(京劇已有上百年歷史,不知還要實驗甚麼)根據山西蒲州梆子《火焰駒》中的《賣水》一折移植成京劇《賣水》:丫環梅英口齒俐落的唸花名,但那不能稱得上是在講真話,只能算學生在背誦,朗朗上口很好聽。當然還配上摺扇與手帕的動作,也有一種靈巧。
《賣水》故事是公子李彥貴家被查抄,彥貴求救岳父黃璋,沒想到黃璋乘危毁婚,彥貴不得已賣水維生。小姐黃桂英不肯退親,父女數次争吵。丫環梅英促使小姐桂英和李彥貴花園相會,但表面只說請小姐赴花園賞花。丫環梅英是花旦,使出渾身解數,並以報花名給予小姐桂英在等待的時光裏取樂解悶。
豫劇的著名劇目「大祭樁」則是《火焰駒》的後半部故事,桂英之父派人暗殺丫環梅英,反誣彥貴所為,彥貴含冤被判斬首。黃桂英前往祭樁,路遇彥貴之母、嫂,被她們怒責。眼看斬首時間將到,不知最後能否見到彥貴一面。黃桂英好人受盡冤枉,觀者無不落淚,「大祭樁」是青衣主演的重頭戲。
京劇《賣水》的推出,隱隱約約暗示花旦猶如「大祭樁」裏的梅英,丫環梅英被居心叵測的黃璋給害死。就如同共產黨玩弄手段,嫁禍別人、借刀殺人,以達到絕對的控制權,不容別人有置喙的餘地。
1960年小翠花寫了一篇「京劇花旦表演藝術」的文章,除了敘述他學戲的艱辛歷程,他也贊成戲曲隨著時代進行調整,可是要根據傳統的基礎來做。他說:「傳統和老“玩意兒”,是前輩藝人花費了畢生精力给我们留下的寶貴遺產,我們一定要學習和掌握這些傳統的技術和表演技巧,一定要學精學透,才能用起來得心應手,融會貫通,也才能從這個基礎上去進行改革和創造。而要達到學精學透的程度,那麼除了勤學苦練,是没有别的捷徑的。所以要演好戲,既要刻苦學習傳統,又要不為傳統束縛住。這樣才是正確的態度。」
小翠花非常尊重寶貴遺產,要學精學透,才能從這個基礎上去進行改革和創造。但「戲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換成共產黨的邪惡意識,根除傳統文化的內涵。在表面上也恢復演出一些傳統戲,但不少是經過篡改,例如改成無神論、鬥爭、……。更多的京劇因禁演而失傳,特別是花旦戲。
我們看京劇盛行時花旦的劇目,很多現在已沒聽過了。寶貴的遺產被摧殘的所剩無幾。清末倦遊逸叟「梨園舊話」一書所記:「從前京師各戲園,每日必有花旦劇,以各堂弟子當十餘齡時,學成一二劇卽登臺試演,故賡續不絶。然所演者不過《黑松林》《賣餑餑》《女店》《闖山》各劇,聊博觀者一粲而已。若《雙釘記》《雙鈴記》《翠雲庵》《十二紅》《翠屏山》《烏龍院》等劇,非具大本領者不能出色。」
《雙鈴記》就是《馬思遠》,有大本領的小翠花在「百花齊放」時期演出此劇,劇中有許多花旦拿手絕活,結果小翠花卻被打成右派,現在再沒人會演這個戲。因為要藉眼神、動作演出複雜的心理戲太難了,不懂技巧的瞎摸是摸不出來的,而這些確確實實是小翠花花費一生所學習與揣摩來的。如今完全失傳。
至於《賣水》表表花名,這是十餘齡的學生即可登臺試演的。而像倦遊逸叟說到的花旦戲:《黑松林》《賣餑餑》《女店》《闖山》,也很適合初學者,只是現在恐怕沒人知道怎麼演。其實,從資料裏我們還可以找到更多不知道怎麼演的花旦戲:《燒靈》《查關》《算命》《入府》《變羊計》《雙沙河》《絨花計》《下河南》等等,感情豐富的花旦消失,到處都是講鬥爭的裝模作樣,毫無人性與感情,讓人好不難受。@*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