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100個為什麼

為什麼古人用「白眼」來表示對人輕視?

作者:心語
font print 人氣: 1287
【字號】    
   標籤: tags:

白眼,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翻白眼,也就是用白眼球看人,有輕視、厭惡或不歡迎的意思。古籍中也有記載,如唐朝戴叔倫《行路難》︰「白眼向人多意氣,宰牛烹羊如折葵。」另清朝蒲松齡《聊齋志異.阿纖》︰「我以人不齒數故,遂與母偕隱;今又返而依人,誰不加白眼?」

那麼,為甚麼古人用「白眼」來表示對人輕視之意呢?

「白眼」一詞源自於《晉書.阮籍傳》中的記載︰「籍又能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

據載,阮籍是三國時魏尉氏人,才能出眾,個性放誕不羈,為人曠達不拘禮俗,嗜酒且喜好老莊之學,是「竹林七賢」之一。阮籍稟性極為孝順,雖然不拘禮教,但說話言辭深遠,不隨便評論他人好壞。

阮籍見到拘泥於禮俗的人,就用白眼對待他。他母親去世時,阮籍因為太悲傷,有兩次喝完酒後,放聲大哭,吐了幾升血。嵇喜來慰問他,阮籍卻用白眼對他,讓嵇喜十分不高興的離開。嵇喜的弟弟嵇康聽說後,就拿著酒夾著琴去拜訪他,阮籍非常高興,就青眼以對。因此,「白眼」的典故由此而來。

白眼也作眼白,表示輕蔑、看不起。如唐朝杜甫《丹青引贈曹霸將軍》︰「途窮返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貧。」此外,典故中還提到阮籍會用「青眼」看人。如《晉書.阮籍傳》︰「籍大悅,乃見青眼。」

青,黑色的意思,古人稱黑眼珠為「青眼」。我們正眼看人時眼珠在中間,「青眼」就是指眼睛在正常的狀態。「青眼」與「白眼」是相對的,青眼是表示對人的喜愛或器重。我們現在常使用的青睞、青目、青眼、垂青等都是由此典故而來。

所以,青白眼雖然是一種看人的姿態,其實更是一種心態,表現出對人的尊敬與輕視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貢院為了防止夾帶傳遞作弊,或防止閒人擅自進入,會在貢院四周圍上荊棘,因此貢院又稱為棘院、棘圍、棘闈。
  • 雞毛文書,是指古代傳送緊急文書,在封套上插雞毛為記,又稱為雞毛信,源自於秦漢時代的羽檄。
  • 現在許多亞洲國家用餐都使用筷子,但筷子最早是源自於中國。筷子,是中國人必備的餐具之一,與日常生活的三餐息息相關。那麼,為甚麼中國人吃飯要使用筷子呢?
  • 古人稱冬至為入九,數足九九,則春風送暖,寒意全消,所以俗話有「九九消寒」之說。而為了度過漫漫嚴冬,古人想出了各種娛樂來進行九九消寒..................................
  • 從古至今,名片的使用歷史悠久,往上可溯自..........................
  • 古人把銅錢戲稱為「孔方兄」是有典故的,源自於.............
  • 據古籍記載,「雷同」一詞源自於《禮記.曲禮上》︰長者不及..............
  • 自古以來,中國被譽為禮儀之邦,非常重視禮節。因此,逢年過節或喜慶場合,人們總會禮尚往來互贈禮物,聯絡彼此感情。其實,收禮、送禮都是學問,但最重要的是要讓收禮者感受到送禮者的誠意,故古諺云︰「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處在春分之後,此時節萬物清潔明淨,所以得「清明」之名也。戰國時代屈原《楚辭》說:「陽氣發兮清明」。公元前的京房《京氏易傳》云:「三月清明節在戌」。由此可見中國古人早在二千年以前對「清明」這個節氣就有了深入的認識。那麼清明節什麼時候變成掃墓節呢?
  • 天象奇觀常常引起觀星族的興趣,也引得關心天象與世運吉凶者的關注,「七星連珠」就是其中一種!你可知「七星連珠」、「五星連珠」從遙遠的時代以來,就是極受古代中國重視的天文現象,古來有句成語叫「珠聯璧合」,就是指這個天文現象。「七星連珠」是什麼意思呢?中國史上第一次七星連珠發生於何時?「七星連珠」是吉兆還是惡兆呢?
評論